别称
葡萄状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概述
葡萄状肉瘤是在阴道形成过程中,由于发育异常所致胚胎组织残余异位的结果,该疾病是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一个亚型注,约占所有横纹肌肉瘤的 10%。
平均发病年龄为 38.3 个月,85%~90% 的病例发生在 5 岁以前的婴幼儿,而 66% 发生在 2 岁以前,极少发生在青春期以后的人群中。
葡萄状肉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脓血、阴道口脱出形状呈葡萄状的淡红色肿物。
葡萄状肉瘤对放射线以及化疗药敏感性低,所以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结合化疗的方式为主,该疾病具有侵袭性,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
葡萄状肉瘤恶性程度很高,病情进展迅速,一般 4~l8 个月即可经历发病到死亡的过程,手术后也极易复发,术后五年生存率仅为 l0%~50%。
症状
病情初期表现为阴道长出小的乳突状或结节状肿块,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阴道脱出葡萄状肿物,会出现阴道出血的症状。
葡萄状肉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葡萄状肉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葡萄状肿物:阴道长出葡萄状或息肉状肿物,肿物半透明,质地软。大便时肿物可能从阴道口脱出;当肿瘤向阴道内生长时,可填塞整个阴道甚至突向外阴。
腹部胀痛或隐痛。
阴道流脓血。
葡萄状肉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肺转移:呼吸道梗阻;
骨转移:持续性的骨痛;
尿频、尿潴留;
淋巴结转移注。
病因
葡萄状肉瘤是在阴道形成过程中发育异常,所致胚胎组织残余异位的结果。
葡萄状肉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葡萄状肉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哪些人容易患葡萄状肉瘤?
具有人乳头瘤史的人群更易患病,因为人乳头瘤病毒注同阴道黏膜的发育异常变化相关。
长期使用子宫托(一种治疗妇女子宫脱垂的医疗器具)或有过盆腔放疗史。
母亲妊娠期服用过量雌激素的幼儿。
常处于辐射(如 CT、X 线)环境中的人群。
0~5 岁女性幼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腹痛或胀痛;
尿频伴随血尿注;
下腹部触及肿块;
阴道出血或者查见阴道口肿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阴道出血不止;
呼吸困难,严重可致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妇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葡萄状肉瘤?
当医生怀疑是葡萄状肉瘤时,通常采用触诊,检查体液、分泌物,阴道彩超,免疫组织化学或镜检病变部位来诊断葡萄状肉瘤。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触诊:触及阴道内有大小肿物,质地硬而不规则,有助于初步诊断。
体液、分泌物检测:进行血常规、尿液分析、阴道分泌物等检测,其目的是评估患者病情。
阴道彩超:可以检测肿瘤形态大小。
免疫组织化学:该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测肿瘤或肿瘤细胞内的相应蛋白质,来辅助诊断该疾病。
病理组织镜检: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所属类别,可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阴道出血多久了?血流量多不多?
多久发现的阴道有肿物生长?
有没有进行过治疗?是否服用过药物?
是否有辐射接触史?
呼吸顺不顺畅?日常睡眠好不好?
母亲孕期是否使用过雌激素?
身体有没有其他部位不适?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疾病进展到什么地步了?病情严重吗?治得好吗?
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吃药吗?医保可以报销吗?
哪种治疗方式适合我?治疗周期长吗?
这个病有家族遗传性吗?家人需要进行筛查吗?
生活习惯以及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治疗后容易复发吗?
治疗
葡萄状肉瘤对放射线以及化疗药敏感性低,故治疗以手术切除辅以化疗为主。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有助于杀死残留的癌细胞,控制病情进展,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顺铂注等。
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由于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且病情进展迅速,所以发现时常常侵袭至阴道深部及盆壁,无法实现全切。所以在不影响器官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切除所有肿瘤侵袭部位。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葡萄状肉瘤进一步恶化,肿瘤侵袭阴道深处或发生转移,造成无法全切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术后极易复发并且可随时危及生命。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辅以化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注意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感染。时刻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对儿童患者,应该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抓挠伤口,影响伤口愈合。
饮食:术前遵照医嘱禁食,术后以流食为主,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油腻,多补充维生素。
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在造血功能障碍,要遵医嘱定期进行血液分析监测骨髓造血情况。
定期复查:术后 1 月或每半年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主要进行查血、阴道彩超、免疫组化等检测。
运动: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当地进行慢走、登山等强度小的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放射线、化工产品等。
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疾病入侵。
孕期遵照医嘱是否摄入雌激素。
避免长期使用子宫托。
每年定期体检,筛查肿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