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是什么?外阴癌怎么办?外阴癌症状有哪些?

变态反应性口炎,是指过敏体质者与一些致敏物质接触后,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儿童、成人均可患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反复或长期接触可疑过敏原。过敏原包括某些药物、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甚至一些牙科常用的材料等。变态反应性口炎主要指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和接触性过敏性口炎。症状轻微者,仅表现为局部黏膜红肿,严重者出现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渗血,甚至出现皮肤风疹、红斑等。主要治疗方法为抗过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主要的预防方法。

别称

外阴原发性鳞状上皮癌

概述

外阴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是排第四位的,但与前三位的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相比仍是少见肿瘤。外阴是围绕尿道和阴道的皮肤区域,包括阴蒂和阴唇。而外阴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外表面区域的癌症。本病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鳞状细胞癌注是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占外阴癌的 90% 左右[1][2]。

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年龄增加、免疫力降低、吸烟、患外阴癌前病变等有关。

通常是形成于外阴上的肿块,常引起瘙痒。 最常发生在大阴唇,其次是小阴唇、阴道前庭及阴蒂等处。

虽然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外阴癌最常见于老年人.

存在外阴癌病因且出现外阴局部症状者应尽快就医,明确是否有本病。

治疗通常涉及手术切除癌症和少量周围健康组织,有时外阴癌手术需要切除整个外阴。

早期的外阴癌被诊断出来,治疗需要广泛手术的可能性就越小。

患者日常应注意戒烟、健康饮食、规范治疗、定期随诊、适度锻炼。

避免接触导致外阴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HPV 感染、不洁性行为等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外阴癌的发病风险。

症状

常见临床症状包括[1][3]:

外阴持续性瘙痒;

持续疼痛或压痛;

异常阴道出血;

外阴皮肤变化,如颜色变化或增厚;

外阴肿块,结节状、菜花状、开放性疮疡(溃疡)。

病因

外阴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某些因素似乎会增加患此病的风险,包括:[1][2]

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 是一种性传播感染病毒,增加了几种癌症的风险,包括外阴癌和宫颈癌。 许多年轻、性活跃的人都接触过 HPV,但大多数时候感染会自行消失。对于某些人来说,感染会导致细胞变化,并增加未来患癌的风险。

年龄增加。 外阴癌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诊断的平均年龄是 65 岁。

有外阴癌前病变史。 外阴上皮内瘤变是增加外阴癌风险的癌症前期病症。 大多数外阴上皮内瘤变病例不会发展成癌症,但少数病例会继续成为侵入性外阴癌。

免疫力减弱。 服用药物来抑制免疫系统,例如那些接受过器官移植的人,以及那些具有削弱免疫系统条件的人,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增加外阴癌的风险。

吸烟。

慢性非瘤性皮肤黏膜病变。 引起外阴皮肤变薄且发痒的地衣硬化会增加外阴癌的风险。

就医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4][5]

对于有持续 HPV 感染史的人群,或持续癌前病变的人群;

有外阴结节,并伴有疼痛瘙痒人群;

久治不愈的外阴溃疡人群;

外阴瘙痒疼痛并伴有分泌物增多的人群;

就诊科室

妇产科

妇科肿瘤科

肿瘤科。

医师是如何诊断外阴癌的?

医师会在诊断前会通过详细的问诊及体格检查来评估,这非常重要。

对外阴的病变应作详细的观察,如发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丘疹样疣,或白色病变经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采取活体组织检查:

除极早期类似良性病变而难以确诊外,一般诊断均无困难,活检为惟一可靠的鉴别方法,必要时还需多次、多处活检方能最后确诊;

对于不同的病灶应采用不同的活检方法,如微小病灶需做全部病灶的切检;

较大病灶取活检时要包括病灶下的正常组织,以便评估浸润深度。

其他:组织病理学检查、多普勒超声、CT 检查等。

医师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吸烟或者接触“二手烟”?现在是否已经戒烟?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分泌物增多/外阴异物/外阴溃疡的?

是否有 HPV 感染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师哪些问题?

我没有吸烟,为什么会得外阴癌?

我没有感染过 HPV 为什么会得外阴癌?

外阴癌跟性生活有关吗?

我能做些什么来缓解症状?

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肿瘤分期及身体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为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2][3]。

根据不同的分期评估情况给予初始治疗

早期: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应该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包括局限于外阴的病灶(T1 期),还有一些病灶虽然累及了阴道、尿道、直肠,但病灶是比较小的(T2 ≤ 4cm),可以完全切除病灶且不会影响脏器的功能;

局部晚期:初始治疗不能手术,如果要切除肿瘤,就会影响到受累脏器功能,或不能保留这些脏器,包括大病灶 T2 期及 T3 期肿瘤。此时先评估腹股沟/股淋巴结状况,处理淋巴结后,行放化疗,再评估是否行手术切除肿瘤。还有就是有盆腔外转移,对这样的患者,应该进行综合治疗,目的是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症状。

放疗

对于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一般需要行肿瘤靶向外放射放疗(EBRT)。照射区域为外阴和(或)腹股沟/股淋巴结、髂外及髂内淋巴结区。

通常情况下,放疗每周 5 次,每天 1 次,尽量避免治疗中断。术后辅助放疗需尽快开始,一般在术后 6~8 周内。

化疗

同期放化疗药物推荐顺铂单药、氟尿嘧啶(5-FU)+ 顺铂及 5-FU+ 丝裂霉素 C。

晚期、复发及转移灶化疗方案可选用顺铂单药、卡铂单药、顺铂\长春瑞滨,顺铂\紫杉醇,卡铂\紫杉醇,紫杉醇单药及埃罗替尼[6]。

日常注意

戒烟;

每日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

每天进行适量的锻炼;

采取总体健康的饮食并以达到正常的身体质量指数为目标;

掌握药物的规范用法,并定期随访;

外阴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后随访应在术后两年每 3~6 月随访 1 次,第 3~5 年每 6~12 月随访 1 次,之后每年随访 1 次[4]。

预防

避免接触高危因素,包括吸烟、环境暴露、感染等,无论是否已经发生外阴癌,规避这些危险因素将有助于减少外阴癌发生或者进展的风险。[1][5]

戒烟;

避免暴露:洁身自好,固定性伴侣,减少感染梅毒、疣等性病的风险;

接种 HPV 疫苗;

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已婚女性加强每年妇科体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症状应增加体检频次。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乙酰吉他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乙酰吉他霉素胶囊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乙酰螺旋霉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