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复发性流产
概述
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是指连续出现 3 次或 3 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在所有妊娠女性中的发生率为 1%。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异常、子宫颈口松弛、病原体感染、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等[1]。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上升、流产次数增多、烟酒不良嗜好、滥用药物、服食毒品、肥胖[1]。
如果患者发生习惯性流产,应该前往医院接受系统检查,明确具体病因[2]。临床医生将会针对患者的生殖系统结构、内分泌水平、感染状况、染色体异常、免疫功能开展一系列的检查,通过鉴别分析找出主要病因。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生殖系统结构异常一般可通过手术治疗,病原体感染可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内分泌紊乱可采用药物治疗,免疫功能异常需进行主动免疫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最终能否恢复生育功能与病因治疗的效果直接相关。
对于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患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此类患者应该根据具体病情避孕或从怀孕开始就密切监测胎儿状况[2]。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多数情况下无法预防[1]。积极防治生殖系统感染和损伤,避免接触宠物,避免生食肉、蛋、奶类食品,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2]。
症状
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表现为连续出现 3 次或 3 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并且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1]。
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下腹疼痛、妊娠物排出。晚期可出现阴道的出血量增加,腹部的疼痛加重。这时如果检查宫颈,可以发现宫颈扩张,或者已经看到胎囊在宫颈口形成堵塞。
病因
习惯性流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已知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胚胎发育异常为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异常:
先天性结构畸形,如子宫畸形等;
由于各种病变损害原有的正常结构,如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内口松弛,由于多次妊娠、手术等所致,少数为先天性。
病原体感染: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巨细胞病毒;
弓形虫;
细菌性阴道感染上行至子宫,破坏绒毛膜和羊膜的结构和功能。
内分泌紊乱:
黄体功能不全;
高泌乳素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
免疫功能异常:孕妇体内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或胎儿。
另有 50% 的患者属于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产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伴有既往自然流产史:流产次数越多,习惯性流产的风险越高;
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
过量饮酒或咖啡;
滥用药物,服食毒品;
肥胖。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连续出现 3 次或 3 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就诊科室:
妇科
内分泌科
传染病科
医生如何诊断习惯性流产?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了解大致情况[2]。
生殖系统结构异常[2]:以影像学检查为主。
B 超;
X 光片;
CT 或核磁共振检查。
内分泌紊乱:
患者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各项血液指标和激素水平测定。
病原体感染状况:
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的标志物;
获取生殖系统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
染色体异常:检测染色体是否发生结构异常,或伴有某些基因缺陷[2]。
免疫功能异常[2]:
是否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组织或攻击胎儿;
免疫细胞是否异常增多、活跃。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目前为止流产过几次?
最早一次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此后,每次怀孕是否都会发生流产?
每次怀孕是否和同一个伴侣?
除了习惯性流产,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或感染?
平时是否有烟酒嗜好?
是否还有其他家庭成员也有习惯性流产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习惯性流产?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明确病因?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之后能否恢复正常生育功能?
染色体异常是否代表无法怀孕?或即使怀孕也很可能是畸形儿?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尝试受孕,在此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生殖系统结构异常一般可通过手术治疗,病原体感染可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内分泌紊乱可采用药物治疗,免疫功能异常需进行主动免疫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患者最终能否恢复生育功能,与病因治疗的效果直接相关。不过,对于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患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习惯性流产?
生殖系统结构异常[2]
如患有子宫纵隔(一种先天子宫畸形,就像房间被打了隔断)或子宫肌瘤,应在妊娠前施行手术矫治。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内口松弛)
患者可在妊娠 12~14 周接受预防性宫颈环扎手术(医生将患者宫颈的阴道端做环形缝扎,到妊娠37周时再把丝线拆开)。
免疫功能异常[2]
主动免疫治疗:应用丈夫或其他健康者的淋巴细胞,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开展主动免疫治疗,约 90% 可产生有效的封闭抗体,对胚胎进行免疫保护。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或两种药联合使用。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环孢素治疗,抑制过于活跃的免疫功能。
内分泌功能异常
接受相应的内分泌治疗。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补充黄体酮。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接受适量甲状腺素治疗。
病原体感染
接受抗感染治疗。
日常注意
根据医生的指导,积极治疗,尽可能去除病因,恢复正常的生育功能。
家人和朋友应该多与孕妇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避免发生心理问题。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在病情好转过程中,也可以向医生详细咨询后续受孕、妊娠的具体注意事项。
预防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多数情况下无法预防[1]。
积极防治生殖系统感染和损伤,避免接触宠物,避免生食肉、蛋、奶类食品,保持健康体重等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