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阴道前后壁膨出
概述
阴道壁膨出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不能恢复正常而露于阴道口外,为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种。妊娠和分娩是影响盆底和阴道支撑组织功能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产后女性阴道壁膨出的发生率高达 40%[1][2][3]。常伴随尿失禁、性生活不适等症状。阴道壁膨出分为阴道前壁膨出(膀胱/尿道膨出)、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阴道前壁脱垂可以单独存在,也常与阴道后壁脱垂并存。
主要与妊娠和分娩、年龄、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盆底组织退化、创伤等因素有关。
轻症患者一般无症状。重症患者表现为阴道内有肿物脱出,常伴有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排尿异常、便秘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检查容易确诊。
治疗与否取决于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康复治疗、应用子宫托或行为指导等,若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修复手术以恢复正常的盆底功能。
通过保护盆底功能、治疗导致慢性腹压增加的疾病、避免肥胖和重体力劳动等方式预防该病。
症状
阴道前壁膨出
轻症患者一般无症状。
重症患者表现为阴道内有肿物脱出,由于盆腔韧带筋膜受牵拉,导致盆腔充血,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
常伴有尿频、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加,部分患者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但随着膨出的加重,甚至需用手压迫阴道前壁帮助排尿,易并发尿路感染。
阴道后壁膨出
阴道后壁在阴道口刚能看到的患者,多无不适。
阴道后壁明显凸出于阴道口外者,有外阴摩擦异物感。外阴肿物脱出后轻者经卧床休息能自行还纳,重者则不能还纳。
重者常伴见便秘,甚至需要手助压迫阴道后壁帮助排便。
暴露在外的阴道黏膜长期与衣裤摩擦,常增厚角化,可发生溃疡而出血,如感染则有脓性分泌物。
病因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尿道、阴道和直肠则经此贯穿而出,盆底组织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由于年龄增长、激素变化、妊娠等原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使膀胱、尿道和直肠失去支持力,与紧连的阴道壁向下膨出所致。膀胱、尿道与紧连的阴道前壁膨出,称为阴道前壁膨出;直肠与紧连的阴道后壁膨出,称为阴道后壁膨出。
具体与以下因素有关:
妊娠、分娩:特别是产钳或胎吸下困难的阴道分娩,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可能因过度牵拉而被削弱其支撑力量。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而发生盆腔器官脱垂。
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出现支持结构的萎缩,在盆底松弛的发生或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医源性原因:包括没有充分纠正手术时所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的缺损。
其他:慢性咳嗽、腹腔积液、腹型肥胖、持续负重或便秘而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脱垂。
就医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自觉外阴肿物脱出。
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
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感,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排便困难、便秘。
脱出肿物溃疡、出血。
就诊科室: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阴道壁膨出?
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史,并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检查才能进行确诊。
妇科检查
检查前医生会观察有无溃疡存在,溃疡部位、大小、深浅、有无感染等;嘱患者在膀胱充盈时咳嗽,观察有无溢尿,以除外压力性尿失禁。
嘱咐患者向下屏气判断脱垂的严重程度,并予以分度 。
I度:阴道前壁或后壁达处女膜缘,但在阴道内;
II度:阴道前壁或后壁部分脱出阴道口;
III度:阴道前壁或后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检查盆底肌肉组织,了解肛提肌的肌力。
应用单叶窥器辅助阴道全面检查,压住阴道前壁时嘱患者向下用力,可显示肠疝和直肠膨出。
若有大小便失禁还应进行肛门指诊,注意肛门括约肌功能。
其他检查:尿动力学检查以鉴别急迫性尿失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否影响日常生活?
症状是否持续加重?
生育史、生育次数、平素性生活情况如何?
有无慢性咳嗽病史及长期加腹压的动作?
有无排尿异常,如尿频、排尿困难?
是否有排便困难、便秘的情况?
排尿、排便时是否需要用手指还纳肿物?
脱出的肿物是否引起不适?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阴道壁膨出?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当前出现的症状是否需要治疗?
症状是否还会继续进展?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后可以达到怎样的疗效?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会复发吗?
治疗
治疗与否取决于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非手术治疗
为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线治疗方法。
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可增加盆底肌肉群的张力。适用于 I 度和 II 度脱垂患者,又称为 Kegel 运动,错误的方法会增加腹压,加重盆底功能的损害,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康复机构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4][5][6]。具体方法:持续缩肛不少于 3 秒,松弛 2~6 秒,连续做 15~30 分钟,每天重复 3 遍,或每天做 150~200 次,持续 3 个月以上。训练时专注于盆底肌肉,放松大腿、臀部和腹部的肌肉。
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不脱出的工具。适用于不适宜手术、妊娠期和产后、膨出面溃疡的患者,以及手术前用于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行为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戒烟,减少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避免或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
治疗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
手术治疗
对阴道壁膨出超过处女膜,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还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全身健康状况采用个体化治疗。
阴道前壁修补术:通过阴道壁的修补和紧缩,以增加膀胱颈和尿道后壁的力量,达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加用医用合成网片或生物补片可加强局部修复,对重度膨出修复有减少复发的作用。
阴道封闭术:分为全封闭和半封闭。术后失去性功能,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盆底重建手术: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子宫/阴道骶前固定、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和经阴道置入网片盆底重建术,以恢复盆底正常的解剖位置和脏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术后处理:绝经后阴道黏膜萎缩者建议术后开始局部使用雌激素,每周 2 次,至少半年以上。术后 3 个月内避免增加腹压及负重。禁止性生活 3 个月,或者确认阴道黏膜修复完好为止。术后建议规律随访终生,及时发现复发,处理手术并发症。
日常注意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注意脱出物的及时还纳,避免接触摩擦导致的感染、破溃等。
注意休息:卧床休息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
合理饮食:适当多进食有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膳食,以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防止便秘。
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有效的 Kegel 运动。
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适当进补,如鸡、山药、扁豆、莲子、芡实、泥鳅、淡菜、韭菜、大枣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
节制房事。
治疗慢性咳嗽、腹水、便秘等慢性疾病。
避免长期负重(重体力劳动、爬楼梯/提重物)。
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动作,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方式。
预防
控制体重、尽量少提重物。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易消化、易吸收、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积极治疗慢行疾病,如便秘、支气管扩张、腹水等。
随着年龄增长,重视盆底功能的状态并进行有效锻炼。
怀孕期间,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巨大胎儿、难产等问题;选择合适的生产年龄,控制生产次数,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产钳助产;产后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运动,产后 42 天到医院进行盆底肌的检查及必要的治疗。
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如果之前有子宫切除等手术病史,必要时可以做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减少以后阴道壁膨出和尿失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