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长链3-OH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概述
长链-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Long Chain 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简称 LCHADD)是一种脂肪氧化缺陷的线粒体疾病。该病是由编码长链 3-羟基辅酶A脱氢酶(LCHAD)的基因 HADHA 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受累脏器有心脏、肝脏和骨骼肌。常见症状有低酮性低糖昏迷、心肌病、横纹肌溶解、外周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1]。
长链-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LCHADD)是一种脂肪氧化缺陷的线粒体疾病。
编辑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LCHAD)的基因 HADHA 突变是导致本病的关键。
根据酶活性损害的程度、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本病可分为 3 类:早发严重型、肝型和肌型。
主要受累脏器有心脏、肝脏和骨骼肌。
常见症状包括:低酮性低糖昏迷、心肌病、横纹肌溶解、外周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
治疗原则:饮食治疗、对症治疗和积极预防并发症。
本病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欧洲地区发病率较高,波兰发病率为 1:115450,而澳大利亚和北美洲地区的发生率分别为 1:193 430 和 1:314700,我国发病率约 1:250000[2]。
症状
LCHADD 可为孤立型和伴 MTP 缺乏症的 LCHADD,也可分为早发严重型、肝型和肌型。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有哪些症状?
根据 LCHAD 基因突变种类,LCHADD 可分为两类:
孤立型 LCHADD
低酮性低血糖、肝功能异常、乳酸酸中毒、心肌病、喂养困难、发作性代谢紊乱、发作性横纹肌溶解、视网膜病变;
生长迟缓,肌张力低下或心肌病(部分);
胆汁淤积或肝硬化(少数)。
伴 MTP 缺乏症的 LCHADD
新生儿猝死、肝功能异常、心肌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根据酶活性损害的程度、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LCHADD 可分为 3 类:
早发严重型(出生即可发病)
低酮性低血糖、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肌酸激酶升高、严重宫内心肌病、肝性脑病、急性呼吸窘迫。
肝型(幼儿后期或儿童发病)
伴或不伴有肝肿大的低酮性低血糖、脂肪肝、运动耐力差、视网膜色素性沉着。
肌型(青少年或成年发病)
肌无力或肌痛反复发作。
渐进性和不可逆的外周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多器官受累严重代谢并发症。
病因
由于编码长链 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LCHAD)的 HADHA 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长链脂肪代谢障碍,能量生成障碍,引起脑、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大量消耗能量的重要器官受损[3]。
就医
临床观察和身体检查有助于识别上述明显的 LCHADD 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查体:黄疸、呼吸深大、肝大、四肢松软。
常规实验室检查:
低酮性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
血氨水平升高;
肌红蛋白尿(肌型患者)。
血酰基肉碱谱分析:豆蔻羟酰基肉碱(C14-OH)、棕榈羟酰基肉碱(C16-OH)、棕榈羟烯酰基肉碱(C16:1-OH)、油酸羟酰基肉碱(C18:OH)和油酸羟烯酰基肉碱(C18:1-OH)升高,C16-OH、C16:1-OH、C18-OH 和 C18:1-OH 是LCHAD 诊断的重要指标。
尿气相质谱有机酸分析:C6~C14 的二羧酸尿和 3-羟基二羧酸水平升高
基因诊断:HADHA 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可明确诊断[4]。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低酮性低血糖;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急促窘迫。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长链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
临床典型症状:渐进性不可逆视网膜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可疑诊。
新生儿筛查:阳性,可疑诊。
血串联质谱检测:
结果正常,可排除 LCHADD。
结果显示长链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 C18-OH、C18:1-OH、C16-OH 及 C16:1-OH 增高(LCHAD 诊断的重要指标)。
HADHA 基因检测:发现双等位基因变异,可确诊 LCHADD[1][2]。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孩子是否有喂养困难?
孩子黄疸出现多长时间了?
呼吸急促不急促吗?
是否经常昏睡?
是否整天萎靡不振?
孩子大小便正常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这病严重吗?目前有药可治吗?有哪些副作用?
此病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家人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日常护理该注意哪些事?
治疗
治疗原则:饮食治疗、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
饮食治疗
高糖类、低长链脂肪酸饮食,适当补充中链三酰甘油,避免长时间空腹(尤其是夜间低血糖)。
病情稳定规律进食。
夜间或紧张活动时可给予生玉米淀粉,以加强空腹耐受力。
对症治疗
(急性期)静脉滴注葡萄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降低血氨,减少猝死及后遗症。
(必要时)小剂量左卡尼汀可补充肉碱[1][2]。
日常注意
注意保护心脏和肝脏功能。
患者和家属多了解 LCHADD 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服用新药之前,最好征求医生意见,避免意外。
家人应密切注意观察 LCHADD 患者病情变化。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有 LCHADD 家族史者生育前可进行遗传咨询。
新生儿筛查可极大降低本病患儿病死率。
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多种致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