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办?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有哪些?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临床上罕见的心律失常,亦称缓慢型室速,其发生机制与心肌自律性增加有关。常常与窦性心律竞争出现。该型心动过速常表现为的渐进性的(逐渐的、缓慢的发生)开始和终止。本病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4 小时内出现,特别是下壁心梗的患者,也是急性心梗再灌注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少数见于正常人,可见于儿童。在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中检出率为 0.87%。最常继发于心梗,特别是心梗早期。其他常见原因包括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手术应激(射频消融术,外科手术)、药物因素(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洋地黄、麻醉药物等)、脑出血、尿毒症、有机磷中毒,以及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本病包括等律型、逸搏型、室早型、混合型 4 种不同类型。疾病本身无特殊临床表现,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症状多源于原发病。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呼吸困难、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适。一般不需积极纠正心律失常,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本病一般不影响患者预后,多数患者在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可消失。严重时可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进而导致室颤,甚至危及生命。

别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接吻病,腺热病

概述

单核细胞增多症 (mononucleosis),又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热病、“接吻病”,是由 EB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

单核细胞增多症由 EB 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青少年和青年人群。儿童也可能感染,但通常症状轻微,以至难以察觉。中老年人群通常不会罹患该病,他们已对 EB 病毒产生免疫。

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鼻腔和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接吻传播。

患者康复后通常不会再患该病,但终生携带 EB 病毒,病毒不时被激活并可以传播给他人。

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表现为高热、严重的咽喉疼痛、淋巴结和扁桃体肿大、疲乏无力,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 4~6 周。

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脾肿大,左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脾脏破裂,应紧急送医。

医生主要通过症状询问、体格检查进行诊断,有时还需进行血液检查。

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无需治疗,仅需充分休息和自我照顾,大部分患者会自行康复。

症状

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表现为高热、严重的咽喉疼痛、淋巴结和扁桃体肿大、疲乏无力,症状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 4~6 周。

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脾肿大。如果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脾脏破裂,应紧急送医。

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

并非所有EB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病。儿童感染 EB 病毒后仅仅出现发热,不会出现其他症状。15~24 岁人群感染后最容易发生明显的症状。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通常持续 1~2 个月,常见症状包括:

寒战和发热,体温在 38.3°C~40° C之间。

咽喉疼痛,常合并扁桃体白斑。

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淋巴结。

扁桃体肿大。

头痛或者身体酸痛。

疲劳乏力。

食欲不佳。

左上腹疼痛,可能提示脾肿大。

患病期间,如果服用阿莫西林或氨比西林,则可能发生皮疹。

大约 3/4 的患者都会发生脾脏肿大(为正常大小的 2~3 倍),这种情况下,腹部撞击可能导致脾脏破裂。因此,患病期间应避免搬运重物或接触性运动。极少数情况下,脾脏可能自行破裂。

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后如何进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通常病情较轻,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数周即可恢复。患病期间,症状可能反复出现,也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

咽喉疼痛在最初 3~5 天最严重,接下来的 7~10 天里会逐渐减轻。

发热可能持续 10~14 天,通常后半程较轻。如果出现发热,应停止工作或上学,留在家中,直到体温正常。感觉身体好转后,可恢复日常活动。

淋巴结肿大可能持续 4 周。

体力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应充分休息,不要急于恢复活动。

个别患者病程会超过六个月,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淋巴结病、皮疹等,称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容易发展成为血液系统肿瘤,预后较差。

如果患者存在免疫缺陷或患有某些遗传病(如 X- 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则病情会更为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较为少见,更容易发生在幼儿、健康不佳的老人,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脾脏破裂。

呼吸困难,扁桃体肿大时可能引起。

长期疲劳。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可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

病因

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鼻腔和咽喉分泌物传播,有时接触患者眼泪也可导致患病。

患者康复后将不会再患该病,但终生携带 EB 病毒。体内潜伏的病毒不时被激活,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仍然可以传播给他人。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感染过 EB 病毒。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是什么?

单核细胞增多症是 EB 病毒感染导致的。

传播方式

EB 病毒可存在于唾液、鼻腔和咽喉的分泌物中(有时泪水中也可存在)。EB 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也不会通过空气传播,与患者共同生活不会被传染。

患者康复后将终生携带 EB 病毒,即便自身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EB 病毒在鼻腔和咽喉生长繁殖,唾液、泪水或分泌物等体液可能含有 EB 病毒。当他人接触这些体液时,就可能感染 EB 病毒。

EB 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者唾液交换传播。通过接吻也可以传播,故又称“接吻病”。仅触及嘴唇的简单接吻不会传播 EB 病毒,只有发生唾液交换的深接吻才会导致传染。

与感染者共用水杯、餐具可能导致传染(主要通过唾液交换的途径)。

少数情况下,输入来自感染者的血液可能引起感染。

多数人一生中都会感染 EB 病毒,但不会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潜伏在人体内,不时被激活并传染给他人。病毒激活后,多数患者没有症状。许多健康人都携带 EB 病毒,并常常将病毒传给他人。这些终生携带者是 EB 病毒最主要的传染源。

传染性与潜伏期

首次感染 EB 病毒后数周至数月内,患者可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之后,病毒潜伏在患者体内,不时被激活并传染他人。

血制品也存在传播EB病毒的风险。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避免献血。

EB 病毒感染后,需要 4~6 周才会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哪些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单核细胞增多症由 EB 病毒引起,以下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15~24 岁的年轻人,尤其是与多人密切接触者,如大学生、护士、军人等。

儿童也易患本病,通常只表现为发热。

与患者或 EB 病毒感染者亲密接触,如发生唾液交换的深接吻。

与感染者共用水杯、餐具、盘子或牙刷。

免疫系统较弱者,更容易患病。

就医

医生将询问患者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通常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还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何时应就医?

如果已经诊断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

左上腹部剧痛,可能提示脾脏破裂,常常与腹部撞击有关。

扁桃体肿大,导致呼吸或吞咽困难。

如果尚未诊断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且尝试家庭治疗后咽喉剧痛还持续 2~3 天,则应在 1~2 天内就医。

如果尚未被诊断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且已经尝试家庭治疗 7~10 天,出现以下情况应就医:

全身无力。

身体酸痛。

淋巴结肿大。

就诊科室

儿科

感染科

如何诊断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医生诊断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手段。医生可能询问患者有关症状和疾病暴露的问题,还会检查患者有无感染的体征,如咽喉观察、皮肤检查、腹部按压。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确诊,主要包括:

单核细胞增多症检查,包括EB病毒抗体检测和EB病毒DNA检测。

全血细胞计数,目的是排除其他疾病和发现并发症。

外周血涂片可见10%~20%或更多异形淋巴细胞。

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出现并发症或单核细胞增多症检查呈阴性时,还可以进行其他检查:

肝功能检查,以判断病毒是否累及肝脏。

单核细胞增多症检查结果为阴性时,可检查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巨细胞病毒能够引起与单核细胞增多症类似的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了哪些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左上腹有无疼痛?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是否接触过其他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如接吻或共用餐具)?

症状持续存在,还是有时出现?

是否进行过家庭治疗?具体包括哪些?

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症状或疾病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自己是怎样患上该病的?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女朋友或室友是否需要进行检查?

传染性持续多久?怎样确保其他家人不会被传染?

是否需要呆在家里休息?需要休息多久?

什么时候可以恢复体力活动和锻炼?

以后还会再得这种病吗?

哪些药物可以预防这种疾病?

治疗

通常,单核细胞增多症无需治疗,仅需充分休息和自我照顾。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减轻发热、咽喉疼痛和头痛。

如何治疗单核细胞增多症?

通常,单核细胞增多症无需治疗,仅需充分休息和自我照顾。多数患者数周后能够恢复,有些患者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应充分休息,直到症状减轻。可用盐水漱口或使用咽喉含片,以缓解咽喉疼痛。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减轻发热、咽喉疼痛和头痛。

重症患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缓解咽喉、扁桃体或脾脏的肿大。皮质类固醇还能缩短病程和缓解病情。

哪些药物可治疗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没有特效药,非处方药物可用于控制症状。

药物选择

非处方止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头痛和咽喉疼痛。注意安全用药,阅读并遵循药品标签与说明书。

重症患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缓解咽喉、扁桃体或脾脏的肿大。

患病期间,服用阿莫西林或氨比西林可能导致皮疹。抗生素引发的皮疹常常是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最初体征。

对于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病毒药物不能改善症状或缩短病程。非处方药物通常能够缓解症状,但也不能缩短病程。

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单核细胞增多症没有手术治疗方法。如果发生脾脏破裂,则需紧急手术切除破裂的脾脏。

日常注意

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需充分休息,足量饮水,避免搬运重物和接触性运动。大部分患者会自行康复。

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自我照顾?

除非发生严重并发症,单核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通常无需治疗,只需在家休息和自我照顾。没有任何疗法或者药物能够加快康复过程。大部分患者都会自行康复。以下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

爱惜身体,患病期间切勿劳累。疲劳时应充分休息。

卧床休息。停止上班或上学,卧床休息极为重要。

患病后 4 周内(或医生要求的时间内)避免搬运重物和接触性运动,以防止脾脏损伤。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减轻发热、咽喉疼痛和头痛。

用冰水或盐水漱口,以缓解咽喉疼痛。硬糖或咽喉含片也能缓解症状。4 岁以上儿童可选择糖果或含片;8 岁以上儿童可选择漱口的方式。

足量饮水。对于发热患者,饮水有助于预防脱水。

症状 2~3 周后逐渐好转,患者大约一个月内能够恢复日常注意活动。

预防

以下措施能够降低传播或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风险:

不与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接吻,或共用餐具。

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避免献血,以免通过血液传播 EB 病毒。

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避免与他人接吻,尤其是深接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春季晒太阳养生好处多

2023-9-21 23:23:44

药品

天麻片的功效与作用-天麻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