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低磷酸酶血症,磷乙醇胺尿症
概述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简称 HPP)又称低磷酸酶血症或磷乙醇胺尿症,是一种罕见单基因遗传性全身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包括:骨骼矿化障碍、牙齿脱落、血液和骨骼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反常性减低。患儿中,乳牙过早丧失是主要临床特征。碱性磷酸酶缺乏是 HPP 患者代谢异常和骨骼系统损害的关键。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简称HPP)是一种以骨骼矿化障碍、牙齿脱落、血液和骨骼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反常减低为特征的罕见疾病。
本病主要由 ALPL 基因突变引起。
HPP 临床严重程度差异很大,目前主要可分为7大类:单纯牙型、成人型、儿童型、婴儿型、围生期型、假性低磷酸酯酶症、良性型[1]。
据统计,严重型 HPP 的发病率为 1/100000;而轻型 HPP 发病率相对较高[2]。我国 HPP 的患病率尚不清楚。
症状
HPP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骨骼矿化异常、牙齿或关节病变和肌肉乏力等。
低磷酸酶血症有哪些症状?
单纯牙型:(最轻最常见)仅有牙齿受累。
成人型 HPP:(多为中年起病)牙齿异常、骨软化症(反复骨折、骨骼和关节疼痛或肌肉无力)、活动障碍。
儿童型 HPP:(6 个月大时起病),牙齿脱落、佝偻病表现、可轻度到重度。
婴儿型 HPP:(6 个月大前发病)纳差、难以存活、衰弱、囟门宽阔或头颅畸形。半数患儿会死于各种并发症。
围生期型 HPP:(极端型或致死型)。一出生即可见四肢短小、严重骨骼矿化不足、高调哭喊、癫痫发作、周期性呼吸暂停、伴发绀和心动过缓、不明原因发热、易激惹、骨髓抑制性贫血和颅内出血、肺不张。
假性低磷酸酯酶症:类似于婴儿型 HPP,但血清 ALP 正常或升高。
良性型 HPP:宫内出现骨骼畸形,有围生期低磷酸酶活性,但出生后症状改善[2][3]。
病因
HPP 主要由 ALPL 基因突变引起,目前至少报道了 300 种 ALPL 基因突变,可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ALPL 基因失活性突变导致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SALP)减少,进而导致以牙齿早发脱落和骨骼矿化异常为主要特征的 HPP 发病[4]。
就医
HPP 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医生诊断需要明确具体类型、症状和相应处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下检查十分重要:
临床症状:牙齿发育异常或脱落;骨骼疼痛或骨骼畸形;骨折(反复骨折概率小)。
生化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而血钙血磷一般正常。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可见颅骨畸形、牙齿脱落、长骨远端干骺端毛糙、长骨假骨折、四肢弯曲、脊柱侧弯等。
基因检测:确诊的金规则,ALPL 基因突变。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发生骨折或者婴儿出现呼吸暂停等致命危险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低磷酸酶血症?
临床症状:具备 HPP上述典型症状。疑诊。
生化检查:进一步确认相关指标。疑诊。
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结果符合 HPP 症状相关描述,确诊。
基因检测:发现 ALPL 基因突变。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孩子头型和四肢发育是否出现异常?
婴儿是否高调哭喊?
孩子出现过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问题吗?
是否出现不明原因发热?
是否出现过早掉牙问题?
有没有骨折?
家人是否有人得过低磷酸酯酶症?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严重吗?
孩子需要做更多检查吗?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疗法最好?有啥副作用吗?
这个病遗传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病该如何预防呢?
这病平时护理要注意哪些?
我的家人应该接受 HPP 筛查吗?
如果治好了,孩子能正常结婚生育吗?
治疗
治疗原则:酶替代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HPP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特异性的酶替代治疗(ERT)
ERT 是目前 HPP 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日本、加拿大、欧盟和美国已经批准 ERT 用于治疗 HPP[5]。
综合治疗
机械辅助通气:可应对重症HPP患儿容易出现呼吸衰竭。
髓内固定手术:患儿骨折后必要的骨科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疼痛(特别是儿童低磷症)。
骨质疏松药物:特立帕肽(teriparatide)(治疗成人患者应力性骨折)。
限制饮食磷酸盐(尤其是生长迟缓儿童)。
物理疗法。
牙科监测:专业口腔评估治疗。
日常注意
HPP 预后:HPP 诊断结果具有可变性。胎儿期发现或出生时有严重畸形的病例几乎在几天或几周内死亡。6 个月大之前诊断的患儿,一些病情每况愈下,另一些则预后良好,完全正常。
密切关注孩子非换牙期莫名牙齿脱落问题。发现问题,立即就医。
在患儿护理方面,家长应与医生积极配合,遵照医嘱,确保护理。
重要提示:对于 HPP 患者而言,补充钙 D 并非多多益善,反而物极必反。钙和维生素 D 过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高钙血症、高尿钙及高磷血症,而其骨骼病变无丝毫改善。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有 HPP 家族史者生育前可进行遗传咨询。
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妊娠期需进行系统的胎儿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