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腹裂是先天性脐旁全层腹壁缺损,常伴有内脏自缺损处外翻,是一种罕见的畸形,低龄产妇生出腹裂后代的几率较高。患儿出生后脐旁全层腹壁缺损,常伴有肠外翻。腹裂常位于脐带插入点的右侧,直径往往小于 4 厘米,无腹膜覆盖。
腹裂是最常见的胎儿腹壁缺损,患病率约为(3~4)/10,000 例活产/死胎/死产/妊娠终止。男胎和女胎的腹裂发病率相近,腹裂发病率在单胎妊娠中比在双胎妊娠中更高。母亲年龄与胎儿腹裂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目前病因未阐明,已提出了几种解释腹裂发病机制的假说,主要涉及到胚胎时期体壁的形成缺陷或破裂:体壁中胚层形成失败;脐环周围羊膜破裂;右脐静脉退化异常导致体壁薄弱;右卵黄动脉的破裂,随后出现体壁损伤;体壁不正常折叠导致腹侧体壁缺陷。
该病主要症状为先天性脐旁全层腹壁缺损,常伴有内脏自缺损处外翻。通常表现为肠管自脐旁腹壁缺损处脱出,肠系膜游离,肠管充血、水肿、增厚,表面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管彼此粘连。
产房应进行合理的新生儿处理,患儿出生后应尽早接受手术修补腹壁。 产前超声检查联合母体血清甲胎蛋白(MSAFP)筛查可检测出至少 90% 的患者。对于并发胎儿腹裂的妊娠者,建议在妊娠 37 周或 38 周时进行分娩。腹裂患儿总体存活率超过 90%。合适的新生儿处理十分必要,以保持体温并减少体液丢失。
25% 的患者是复杂性腹裂,这类婴儿在新生儿时期有更多的胃肠道、呼吸系统以及感染性疾病并发症。复杂性腹裂与发生院内死亡、短肠综合征、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院时使用胃肠外营养和出院时使用管饲的风险更高有关。
症状
腹裂是先天性脐旁全层腹壁缺损,常伴有内脏自缺损处外翻。
腹裂有哪些症状?
通常表现为肠管自脐旁腹壁缺损处脱出,肠系膜游离,肠管充血、水肿、增厚,表面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管彼此粘连。
腹裂的并发症有哪些?
复杂性腹裂的患儿在新生儿时期有显著更多的胃肠道、呼吸系统以及感染性疾病并发症。复杂性腹裂与发生院内死亡、短肠综合征、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院时使用胃肠外营养和出院时使用管饲的风险更高有关。
与腹裂相关的最常见妊娠并发症包括:生长受限(30%~60% 的患者)、胎儿宫内死亡(3%~6%)、自发性早产(30%)以及肠道扩张且肠壁增厚。
病因
腹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病因未阐明,已提出了几种解释腹裂发病机制的假说,主要涉及到胚胎时期体壁的形成缺陷或破裂。
体壁中胚层形成失败。
脐环周围羊膜破裂。
右脐静脉退化异常导致体壁薄弱。
右卵黄动脉的破裂,随后出现体壁损伤。
体壁不正常折叠导致腹侧体壁缺陷。
哪些人容易患腹裂?
受环境因素(如吸烟)影响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母体对新的父系(胎儿的)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也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已报道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血管收缩剂(如伪)存在可能的相关性。
腹裂与任何微量营养素、常量营养素、氨基酸或脂肪酸的母体摄入、缺乏均无关。
母亲年龄与胎儿腹裂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白种人和年龄小于 20 岁的女性的胎儿患病率最高。
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产前超声检查联合母体血清甲胎蛋白(MSAFP)筛查提示胎儿患有腹裂。
建议就诊科室
产科。
小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腹裂?
通常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联合母体血清甲胎蛋白(MSAFP)筛查。
具体介绍相关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显示,腹裂由一个相对较小(小于 4 厘米)的脐旁腹壁缺损组成,通常位于中线右侧,同时伴有内脏膨出。
几乎所有腹裂患者都伴有母体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增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
是否定期产检?
检查后,母体血清甲胎蛋白值是多少?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该病如何确诊?
该病如何治疗?
该病能够治愈吗?
治疗
诊断胎儿患有腹裂后应进行初始评估,单纯腹裂胎儿中染色体异常的患病率不会高于基线人群,因此不需要常规进行有创的胎儿基因检测。若在超声检查上发现非胃肠道结构异常,则建议进行胎儿基因评估。只要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都推荐进行微阵列分子检测。
妊娠期间随访
与腹裂相关的最常见妊娠并发症包括:生长受限(30%~60% 的患者)、胎儿宫内死亡(3%~6%)、自发性早产(30%)以及肠道扩张且肠壁增厚。
评估胎儿生长和羊水量:每 3 周进行 1 次系列超声检查,以评估胎儿生长和羊水量(AFV)。如果诊断为生长停滞或羊水过少,则评估多普勒测定的脐动脉血流量。
评估胎儿肠道:对胎儿胃和肠道(包括腹内和腹外)进行系列靶向超声评估,以寻找显著扩张或急性改变(即增厚/水肿)。如果在妊娠 34 周前观察到这些变化,在提示有早产指征的情况下,可给予 1 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以提高胎儿成熟度。
产前胎儿监测:无刺激胎心监护(NST)和羊水指数( AFI;即改良型 BPP)一周进行 2 次,或每周 1 次 BPP。
早产干预
腹裂使早产的风险增加,但仅有腹裂不是早产干预或剖宫产的指征。
分娩时机的决定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判断,包括胎龄(胎儿肺成熟的可能性)、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生长指标、羊水量、胎儿肠管的外观)、胎儿检查结果(NST、BPP、胎儿生长受限时的脐动脉多普勒流速测定)。
在实际工作中,生长正常、胎儿检查结果令人放心的腹裂胎儿在足月早期进行分娩(如果 37 周时羊膜穿刺术检查提示肺成熟,则在 37 周分娩;或者,如果没有行羊膜穿刺术,则在 38 周分娩)。
没有证据表明剖宫产可改善单纯性腹裂患者的结局,但一些儿科外科医生推荐,当腹裂累及肝脏时进行剖宫产。
新生儿处理
由于长期暴露于羊水所致的炎症和纤维化可导致肠道增厚、失去光泽,还可减弱肠运动,并可能导致肠腔梗阻。在出生后的头 24 小时内,腹裂新生儿的体液丢失量是健康新生儿的 2.5 倍。由于肠管暴露于体外,新生儿存在不可感的热损失和体液丢失的风险。另外,由于肠液的隔离致使第三间隙液体明显缺乏。这类新生儿的最初的处理方法包括:
用覆盖有塑料薄膜的无菌盐水敷料包裹肠管。此举能够保存体温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感的体液丢失。
插入胃管使胃减压。
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予以补液并给予能覆盖母体阴道菌群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因暴露肠管所致的丢失量,为了维持体液的生理需要量,补液量会增加至 2~3 倍。
确保一个开放的气道。
将新生儿放在一个热平衡环境中。
手术治疗
通过吸出胃内容物并经直肠排空大肠使肠道减压。
将缺损的大小扩大 1~2 厘米,以在还纳时将肠损伤减小到最低程度。
手动牵拉腹壁,还纳肠管,应小心,以避免使腹内压过高。
如果一期缝合不太可能成功,可以床旁放置一个有弹性装置环的预成形 silo 袋,以快速覆盖脱出的肠而不进行缝合。
疾病发展和转归
长期的术后消化道动力障碍是一个常见问题,且会影响肠道喂养。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消化道动力障碍是因为肠神经系统延迟成熟,这可能是由长时间暴露于羊水所致。
日常注意
在产房,应该用覆盖有塑料薄膜的无菌盐水敷料包裹肠管以保持体温,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感的体液丢失,放置胃管进行胃减压,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并且稳定气道。
预防
超声检查联合母体血清甲胎蛋白(MSAFP)筛查可检测出至少 90% 的腹裂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