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苯丙氨酸血症是什么?高苯丙氨酸血症怎么办?高苯丙氨酸血症症状有哪些?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生殖系统各个部位,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感染的总称。泌尿系统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明显增加。老年女性患者入院或接受治疗为多见,65 岁以上患病率为 20%,老年男性则于 65 岁后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比例约为 10%,至 80 岁后,其发病率可大于 25%。另有数据显示,接受治疗的老年尿路感染患者,有 60% 以上发生在住院过程中,属院内感染。最主要的病因是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以及梗阻因素、医源性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等。按其感染途径,可分为 4 种,分别是上行感染、血性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常不典型,首发症状多样性,35% 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也有的患者表现为腰骶部酸痛、膀胱区不适感等,亦可发展至全身症状如发热等。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针对致病菌选用合适的药物。其关键点除了需查明治病菌外,亦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因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存在慢性顽固性感染,故而其复发和重新感染是治疗该病的难点。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十分容易忽略而延迟诊断治疗,病情易迁延至慢性化。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长时间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上尿路感染,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对于疾病的预防可多饮水、保证适量的运动、保持会阴部清洁。

别称

BH4D,PAHD,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

概述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简称 HPA)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其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最常见氨基酸代谢病。当血 Phe 浓度大于 120μmol/L 且血 Phe 与酪氨酸(Tyr)比值(Phe/Tyr)>2.0 时,统称为 HPA,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简称 HPA)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其羟化酶(PAH)缺乏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最常见氨基酸代谢病。

根据发生缺陷的酶不同,HPA可分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AHD)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两种,都会损害神经系统,但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常见诊断年龄为新生儿筛查,成年女性患者确诊于产检或畸形儿出生之后。

本病治疗原则:以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为主。

各个国家与地区 HPA 的发病率不同。美国新生儿 HPA 发病率为 15~75/100 万。不同种族及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区别[2]。我国新生儿 HPA 发病率为 1/10397,12.9% 为 BH4D,南部地区 BH4D 发病率较高[3]。

症状

根据发生缺陷的酶不同,HPA 可分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AHD,又称苯丙酮尿症 PKU)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两大类。

高苯丙氨酸血症有哪些症状?

PAHD 患者症状包括:

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

出生 3~4 个月后(逐渐出现典型症状)

头发由黑变黄

皮肤颜色浅淡

尿液、汗液鼠臭味

婴幼儿期

智力发育落后

小头畸形

癫痫发作

呕吐

湿疹

行为、性格、神经认知等异常(多动、自残、攻击、自闭症、自卑、忧郁等)

BH4D 患者症状包括:

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

出生 1~3 个月后(除表现 PKU 症状之外,还有以下症状)

运动障碍

嗜睡

躯干肌张力低下

四肢肌张力增高或低下

眼震颤

吞咽困难

口水增多

松软

失眠

角弓反张

反应迟钝

智力发育严重障碍[1][4]

病因

HPA 的两大类 PAHD 和 BH4D 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前者因 PAH 基因发生致命变异,血 Phe 浓度升高,最终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BH4 代谢过程中任何一种酶(BH4 是三个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羟化酶的辅酶)的缺陷均可导致 BH4D,既阻碍 Phe 代谢,又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合成,导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

就医

临床观察和身体检查有助于识别上述明显的 HPA 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血苯丙氨酸测定:

荧光定量法:血 Phe 浓度>120mol/L,提示高苯丙氨酸血症。

串联质谱法:血 Phe 浓度>120mol/L 及 Phe/Tyr>2.0,提示为 HPA。

尿蝶呤谱分析:目前国内诊断 BH4 缺乏症的重要方法。

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价患儿脑损伤程度。MRI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评估优于 CT。

脑电图检查:未经早期治疗的患者常伴有脑电图异常,对合并癫痫患者应进行脑电图检查。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 HPA 的金规则,建议常规进行。主要包括:

PAH 基因;

BH4 相关基因;

DNAJC12 基因变异[4]。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儿出现头发黑变黄,肤色变浅,吞咽困难,呕吐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苯丙氨酸血症?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典型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

新生儿期:筛查阳性结果应复查,用定量法精确测定。

临床症状:符合 HPA 典型症状。疑诊

足跟血检查:出生 72 小时(哺乳 6~8 次以上)采集血样,采用荧光法或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血 Phe 浓度进行 HPA 筛查。

新生儿期以后: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诊断。

基因检测:是 HPA 确诊金规则,还可进行疾病分型。

其他检查结果:尿蝶呤谱分析、二氢蝶呤还原酶活性测定等检查也有助于明确 HPA 类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孩子身体有什么异样变化?皮肤是否正常?

是否注意到孩子发育落后于同样大的孩子?

饮食是否正常?

有没有喂养困难?

孩子呕吐过吗?

孩子大小便是否正常?尿液有特别异味吗?

有没有出现过癫痫症状?

孩子反应是否够快?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高苯丙氨酸血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您推荐哪种治疗方法?有啥副作用吗?

这种病有哪些诱因?

这病会遗传给孩子吗?

家人有必要接受基因检测吗?

这病会不会影响结婚生育?

治疗

治疗原则:以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为主。

特异性治疗

PAHD

治疗指征:

正常蛋白质摄入下血 Phe 浓度>360μmoL/L,需立即治疗,越早治疗越好,提倡终生治疗;

轻度 HPA 可暂不治疗,但需定期检测血 Phe 浓度,一旦超标,应予治疗。

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目前 PAH 缺乏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BH4 治疗:适用于对 BH4 反应型 PKU 患儿,尤其是饮食治疗依从性差患儿。

BH4D

BH4 或特殊饮食治疗:旨在降低血 Phe 浓度。

神经递质前体等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神经递质前体多巴(左旋多巴)及 5-羟色氨酸联合治疗。

综合治疗

宣传及心理指导:新诊断患儿家长应接受有关遗传方式、诊治及随访原则等知识宣教。

其他探索性治疗:酶替代疗法、基因治疗等处于试验阶段。

日常注意

HPA 的预后:治疗越早,预后越好。若及时对症诊疗,预后发育很正常。

出生后 1 个月内接受治疗者多数可以不出现智力损害。

患儿家长应配合饮食及教育指导,做好患儿的心理辅导工作。

患儿及家长应了解正确饮食的重要性。饮食疗法需在医师和营养师指导下进行。日常注意饮食必须遵照医嘱。

患儿适当年龄时,应参与和实施其饮食计划。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杂合子之间不应婚配。

开展新生儿筛查,以早期发现患儿,及早治疗,防止发生智力低下。

有HPA家族史者生育前可进行遗传咨询。再次生育时可进行产前检查(怀孕早期或中期抽取胎儿绒毛或羊水,通过基因诊断,诊断胎儿是否正常),据此决定妊娠继续或终止。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灵芝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复方灵芝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川贝止嗽合剂的功效与作用-川贝止嗽合剂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