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HHH综合征
概述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aemia-hyperammonaemia- 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S)是由编码线粒体鸟氨酸转运蛋白的 SLC25A15 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突变会造成鸟氨酸转移蛋白1(ornithine transporter 1,ORNT1)缺乏,进而导致尿素循环功能障碍。新生儿期发病可出现暴发性高氨血症的表现,除此之外,没有证据表明发病年龄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1]。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HHHS 综合征)又称鸟氨酸转移酶缺乏症,是尿素循环代谢障碍中罕见的疾病。
HHHS 由位于 13q14 染色体上编码线粒体鸟氨酸转运蛋白的 SLC25A15 基因突变引起。
新生儿期 HHH 患者以呕吐、喂养困难、昏迷、呼吸困难和肝损害为主要表现。
婴儿及儿童期患儿多表现为急慢性脑病、智力运动落后或倒退,常合并肝功能损害。
HHHS 的治疗原则:急性治疗与长期管理相结合。
HHHS 的发病率极低,全世界至今仅报道 100 多例患者,男女比例为 2:1。欧美 HHHS 发病率约为 1/350000。我国目前虽有报道,但缺乏相应的流行病学数据。
症状
HHHS 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其严重程度随 ORNT1 缺陷程度不同而不同。发病年龄广,可从新生儿期到成年期(晚发型)。
HHH 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期:占病例 12%,出生后的 24~48 小时内无明显症状之后出现与高氨血症相关的症状:嗜睡、困倦、拒食、呕吐、呼吸性碱中毒和(或)癫痫发作。
晚发型:占病例 88%,起病年龄段分为:3 岁前(40%),儿童期(29%)和成年期(19%)。主要症状:
慢性神经认知缺陷: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痉挛、学习障碍、认知缺陷和(或)癫痫;
急性脑病:由多种因素(如感染,禁食或损伤)诱发,继发于高氨血症危象;
慢性肝功能障碍:肝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2]。
病因
编码线粒体鸟氨酸转运蛋白的 SLC25A15 基因发生突变造成鸟氨酸转移蛋白 1(ORNT1)缺乏,进而导致尿素循环功能障碍。可导致:
血氨升高;
血浆鸟氨酸升高;
尿同型瓜氨酸明显升高;
肝脏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内 ORNT1 活性降低,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1]。
就医
出现本病相关症状时,应及时上医院检查。临床观察和身体检查有助于识别上述明显的 HHHS 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血液检查:
血氨测定:空腹及餐后血氨浓度轻中度升高。血氨浓度波动幅度:新生儿期血 100~700μmol/L;儿童期波动在 43~532μmol/L;青春期至成人 40~306μmol/L。
血浆氨基酸分析:鸟氨酸血浆浓度升高,可达 200~1100μmol/L(参考范围 30~110μmol/L)。
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测定:在高氨血症期间,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显著升高。
尿液检查:
尿氨基酸分析:同型瓜氨酸浓度明显升高(HHHS 特征性生化改变)。
尿有机酸分析:乳清酸浓度升高。
皮肤成纤维细胞 ORNT1 活性测定:活性为正常对照的 20%~25%。
基因检测:SLC25A15 基因突变检测。
并发症:发育不良、癫痫发作、生长迟缓、学习障碍、新生儿死亡、昏迷、痉挛[3]。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呕吐、痉挛、癫痫发作、呼吸暂停、昏迷等危险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 HHH 综合征?
依据相应年龄阶段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体征或新生儿筛查,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依靠阵发性或餐后高氨血症、持续性高鸟氨酸血症和同型瓜氨酸尿排泄的代谢三联体可诊断 HHHS。肝脏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内 ORNT1 活性检测以及 SLC25A15 基因分子检测是 HHHS 最终诊断的金标准。
新生儿筛查:
鸟氨酸浓度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存在 HHHS。
进一步行基因检测等可早期诊断与治疗。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高风险人群应接受遗传咨询。
患儿母亲再次妊娠,可进行胎儿基因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近孩子是否总是睡不醒?
孩子是否精神萎靡?
孩子是否有喂养困难?是否拒食?
有没有呕吐?
孩子反应是否正常?
大小便是否正常?
呼吸是否急促?是否昏迷过?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HHH 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严重吗?
要做哪些检查?
您推荐哪种治疗方法?有啥副作用吗?
这病会有哪些发作诱因?
这病需要终生治疗吗?会不会遗传?
我的家人应该接受基因测试吗?
这病会影响结婚生育吗?
治疗
治疗原则:急性治疗与长期管理相结合。急性治疗中,急性高安血症的处理极为关键,长期管理则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综合管理,饮食控制至关重要。
急性高氨血症的处理
当血氨浓度 ≥100~125μmol/L,患者出现昏迷,应立即进行处理。
禁止摄入蛋白质。
静脉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密切监测血氨、血糖和电解质变化。
输注精氨酸、苯甲酸钠、苯乙酸钠,注意不同年龄组的初始输液剂量。
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生素灌肠,以抑制肠道细菌产生氨。
上述治疗无法降低血氨时,应立即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应继续输注精氨酸,苯甲酸盐和苯乙酸盐。
长期管理
饮食控制。限制蛋白质摄入,能量供给以糖类和脂肪为主,但也注意适当补充其他必需氨基酸。瓜氨酸或精氨酸可促进氮产物排出。
促进氨旁路代谢。氮清除剂(苯乙酸钠和苯甲酸钠)可促进氨排泄[1][4]。
日常注意
预后:HHHS 为遗传性疾病,需终生治疗,神经系统损害常持续加重。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糖类和脂肪类食物为主。
平时少吃油腻,多吃果蔬,清淡为主。
注意多喝水。
预防
可根据家系分析,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查或酶活性检查。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提示。
产前诊断。取羊水细胞或绒毛进行基因分析,可早期诊断。必要时应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