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症
概述
佝偻病(Rickets)通常是由于儿童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 D, 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组织发生畸形和软化。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快速生长的时期,高危人群是 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此期骨骼生长需要吸收和消耗大量的钙、磷。
一般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 D 和钙剂,就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随着生活水平和营养意识的提高,现阶段中国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已经逐步下降。
佝偻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和缺乏足够的光照。
活动期的佝偻病症状包括:睡眠不安、夜啼、多汗;出牙顺序改变。若未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出现骨骼软化和畸形;且有生长、发育迟缓。如果营养素缺乏,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将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造成难以恢复骨骼畸形。
如果孩子有疑似佝偻病的相关症状,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佝偻病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非营养性),就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避免或减轻骨骼畸形,必要时需要骨科医生评估,采用一定的器械进行矫正或手术治疗。
预防佝偻病的主要方式:包括多晒太阳,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D 制剂,补充钙、磷等。
症状
佝偻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佝偻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
睡眠不安、夜啼、多汗;
出牙顺序改变,出牙晚;
生长、发育迟缓;
肌肉无力;
颅骨软化;
晚发性佝偻病儿童常伴有“生长痛”。
佝偻病有哪些后遗症?
骨骼畸形——
头颅形状不正;
胸骨前突形成鸡胸;
脊柱侧弯畸形;
肋骨部位可触及串珠样凸起,称为“佝偻病串珠”;
O 形腿、X 形腿影响美观;
骨盆畸形。
牙齿发育异常——
出牙延迟,出牙顺序异常;
牙齿结构缺陷,牙釉质出现孔洞,龋齿增多。
病因
佝偻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维生素 D 的作用: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维持血液中足够的钙、磷浓度,有利于骨骼钙化,因此它是婴幼儿时期骨骼发育和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
维生素 D 缺乏的主要原因:
食物中缺乏维生素 D;
长期处于室内,缺乏阳光照射;
没有口服维生素 D 补充剂。
部分患儿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疾病,导致肠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吸收,或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异常损失:
乳糖不耐受(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
乳糜泻(表现为脂肪泻,易引起营养不良);
炎性肠病;
囊性纤维化(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
肾病:例如肾小管酸中毒引起肾性佝偻病;
肝胆系统疾病引起肝性佝偻病。
钙、磷缺乏:饮食中钙、磷含量不足也会导致佝偻病,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因为通常牛奶和绿色蔬菜中都含有足够的钙、磷成分。
佝偻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增加儿童佝偻病风险的临床因素还包括:
孕妇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全素饮食,会导致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假如孕妇严重缺乏维生素 D,婴儿出生后又没有及时补充,将会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佝偻病或发育不良的症状。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每年的光照时间较短,且气候寒冷,儿童很难有足够的光照时间。
早产儿。
药物:如某些抗癫痫药物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影响人体对维生素 D 的利用。
纯母乳喂养:母乳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 D,纯母乳喂养婴儿应额外补充维生素 D。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了下列佝偻病的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
早产儿、双胎、发育较快婴儿,如出现睡眠不安、夜啼、多汗等;
年长儿有间断的生长痛,如活动后腿痛不伴有红肿;
肌肉无力;
明显的骨骼畸形。
就诊科室
儿童保健科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佝偻病?
首先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儿的病史、症状,并进行体检。
婴儿全身体格检查:检查并轻轻按压各处,了解骨骼的发育和畸形情况,包括颅骨、胸骨、腿骨、手腕和脚踝。
辅助检验:检测血清 25 羟维生素 D,血液中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相关指标。
X 线片:拍摄腕骨 X 线片,观察骨骼的改变和发育异常的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日常的具体饮食情况如何?
每天是否去户外晒太阳?
是否纯母乳喂养?
是否是早产儿,出生体重多少?
是否添加维生素补充剂?
除了生长迟缓,还有什么其他异常情况?
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是否在服用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佝偻病?
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或身高造成长期影响?
今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佝偻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在日常饮食中添加维生素 D 和钙、磷成分。
如果患儿的佝偻病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就需要积极治疗,去除基础病因。
假如已经引起骨骼畸形,或者可能发生骨骼畸形,则需要使用骨科器械来进行支撑、定位和矫正,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
患儿应遵医嘱定量补充维生素 D 和钙、磷,增加日照时间,加强锻炼。
在治疗期间要定期随访,及时检查调整用药计量,切勿擅自增减,避免因剂量不足而使治疗不顺利,也避免过量补充,导致维生素中毒。
患儿日常注意可增加户外活动,短时间日照不需要涂抹防晒霜。
患儿应加强锻炼,强化骨密度。
预防
有效预防佝偻病的方式包括多晒太阳,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D 和钙、磷。
每天晒太阳(可在阴凉下、不要当午迎着阳光直晒)15 分钟 ~ 2 小时,有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 D。
如果儿童确实没有条件日光浴,可补充富含维生素 D 制剂;也可食用添加维生素 D 和钙、磷成分的配方奶粉、麦片、牛奶、果汁。
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 D。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必须添加维生素 D 制剂,否则可能发生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摄入 400 国际单位维生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