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维生素C缺乏症
概述
坏血病(Scurvy)是由于人体长期未能进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导致维生素 C 严重缺乏,体内众多合成、代谢过程发生紊乱,最终可出现贫血和出血不止的症状[1]。该疾病数百年来,如同噩梦一般困扰着远航的海员。不过,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 1920~1930 年代不仅提纯出天然的维生素 C,而且实现了人工合成[1]。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目前坏血病在临床已经非常罕见,通常仅有散发的个例报告[2]。
由于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当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 C 时,就会形成坏血病[1]。坏血病患者体内众多的代谢过程均出现紊乱,血管破损无法修复,造血功能受到影响[1]。
引起坏血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饮食中维生素 C 含量不足或吸收能力降低有关[3]。
坏血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皮下和牙龈出血倾向,还伴有关节或腿部肿痛,情绪烦躁,疲乏无力[3]。随着病情进展,坏血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致命危险[1]。
如果伴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了坏血病的相关症状,应该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治[3]。
临床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询问既往病史和饮食状况,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即可作出诊断[2]。
坏血病的治疗方案很简单,就是补充足量维生素 C[3]。患者每天必须食用充足的水果和蔬菜,若有必要,也可以给予维生素 C 补剂[3]。通常症状在 2 周内即可缓解[2][3][4]。
患者此后必须多吃水果和蔬菜,若无法实现亦可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剂[3]。
预防坏血病的关键在于每天食用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3]。
症状
坏血病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维生素 C 摄入不足引发坏血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3]:
终日疲乏无力;
时常感到烦躁或情绪低落;
出现严重的关节或腿部疼痛;
牙龈肿胀、牙龈出血,甚至牙齿脱落;
在皮下出现瘀血或淤青;
皮肤很容易擦伤,且出血很难止住。
坏血病会伴有哪些并发症?
随着病情进展,坏血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1]:
低血压;
惊厥;
昏迷;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病因
坏血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坏血病是由于饮食中长期(不小于 3 个月)缺乏足量的维生素 C 所致[3]。这是因为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 C,必须每天通过食物摄入,补充身体所需[1]。
维生素 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人体内众多重要的合成、代谢反应[1]:
维生素 C 参与细胞间质,包括胶原的合成;当发生坏血病时,往往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血管损伤难以修复,容易出现毛细血管破损、牙龈出血及皮下大量瘀斑。
维生素 C 可增加血管壁弹性和柔韧性,有利于减少和预防出血风险;若缺少维生素 C,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都会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出血倾向。
维生素 C 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刺激机体造血功能;坏血病患者在出血不止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维生素 C 缺乏性贫血。
发生坏血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不良嗜好:几乎不吃水果、蔬菜,并有吸烟的嗜好;
无法正常进食:例如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
伴有进食障碍:例如厌食症患者;
在怀孕或哺乳期间食欲不振:此时需要人体增加维生素 C 的摄入;
伴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婴幼儿挑食、厌食,未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 C;
高龄老人;
吸毒或酗酒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伴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了坏血病的相关症状,应该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治[3]。
长期未食用水果和蔬菜;
长期无法摄入足量食物;
伴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长期营养吸收不良。
就诊科室:
营养科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坏血病?
医生首先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询问既往病史和饮食状况[2]。
验血[2]:
是否发生贫血;
铁含量是否低于正常水平;
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X 光片可显示坏血病特征性改变[2]。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目前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是否持续加重?还是维持不变?
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症状?
近期的饮食是否正常?
是否经常吃水果或蔬菜?
其他家庭成员是否也有类似症状?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坏血病?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维生素摄入不足,是否还会复发?
治疗
坏血病的治疗方案很简单,就是补充足量维生素C[3]。通常症状在 2 周内即可缓解。
坏血病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每天必须食用充足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若有必要,医生还会给予患者口服或静注维生素 C 补剂。
日常注意
患者此后必须多吃水果和蔬菜,若无法实现亦可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剂[3]。
坏血病患者此后必须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每日所需的维生素 C[3]。
若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实现,可咨询医生的建议后,每天服用合适的复合维生素补剂[3]。
对于慢性病导致维生素 C 吸收不足的患者,最好定期随访,临床医生一方面可以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趋势,调整维生素补剂的用量[3]。
预防
预防坏血病的关键在于每天食用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3]。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成年人的维生素C摄入量为每天100毫克,哺乳期妇女的摄入量为每天150毫克。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每天确保足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全谷物食品和坚果[3]。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 C 的最佳来源[3]:
橙子和鲜榨橙汁;
红椒、青椒;
草莓;
黑加仑子;
西兰花;
球芽甘蓝(牛心菜);
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