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是什么?化脓性脑膜炎怎么办?化脓性脑膜炎症状有哪些?

脑干脑炎是指发生于脑干或以脑干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炎性脱髓鞘改变有关。临床上并无准确数据,但总体上发病率低。脑干脑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有以下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自身免疫受损,另一种是病毒感染

别称

化脑

概述

正常情况下,大脑和脊髓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膜,称为脑膜和脊膜,分别对脑组织和脊髓起保护的作用。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化脓性细菌感染脑膜和脊膜,引起相应的炎症反应[1]。本病好发于儿童,90% 的患者为 5 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B 型;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1]。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肺炎链球菌感染以冬春季多见,而脑膜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分别以春、秋季多见[2]。

通常为急性起病,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表现可包括感染的症状(例如发热、寒战及脓肿)、脑膜刺激征(例如颈强直)、颅内压升高(例如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及意识改变)、局部神经受损的症状(例如偏瘫、失语)或其他症状等[1]。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1]。化脓性脑膜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治疗效果与致病菌、机体情况,以及是否及早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1]。少数患者可有智力障碍、癫痫和脑积水等后遗症[1]。

预防化脓性脑膜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5]。

症状

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症状?

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脓肿及咳嗽、咳痰等症状。

脑膜刺激征: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不能低头、脖子不能侧弯),但婴幼儿、老年人常不明显。

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

局部神经受损症状:表现为偏身瘫痪、说话笨重或不能说话、食物模糊或视力下降等。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具有比较特殊的临床表现,例如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时,大量的细菌进入血液,造成人体的微循环出血或异常凝血,开始是弥漫性的红疹,之后迅速转变成皮肤瘀点。

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危害?

脑积水:发生脑积水后,脑组织可过度肿胀,孩子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或呕吐,此时患儿的头颅可逐渐增大,引起骨缝的分离,可见患儿的前囟扩大饱满。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持续升高的颅内压可以压迫大脑,使大脑萎缩,致使智力减退,出现其他神经功能的倒退[2]。

神经性耳聋:由于炎症波及到耳蜗,10%~30% 的儿童出现神经性耳聋[2]。

其他并发症:残疾、智力障碍、癫痫、视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等[1][2]。

病因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B 型;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1]。

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当小儿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时,细菌穿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黏膜或脐部也常是感染的侵入门户。

心脏、肺和其他脏器的细菌,也可能随血液流动到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1];颅骨、椎骨或脑组织的感染病灶,可直接蔓延引起[1。

就医

何时应就诊?

突然出现发热、寒战、颈强直、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等表现,应立刻去医院就诊,排除化脓性脑膜炎。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儿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

化脓性脑膜炎的评估和诊断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腰穿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1]。

询问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特点等。特别需要了解有没有发热、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1]。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肉力量、平衡、神经反射、感觉、运动及脑膜刺激征等[1]。

腰穿检查:医生会抽出患者的一些脑脊液,送到化验室行进一步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压力常常升高;外观看起来浑浊或呈米汤样、甚至表现为脓性。

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糖的含量下降。

脑脊液涂片检查,60% 以上可以发现细菌[1]。

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比 CT 更利于诊断,可以发现脑膜局部的异常改变和脑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液培养可以发现致病菌。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是否有发热、头痛或呕吐?

这些症状有什么影响?

哪些情况能改善或恶化这些症状?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这些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如何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该怎么办?

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是如何治疗的?

包括抗菌治疗、激素治疗和对症治疗[1]。

抗菌治疗

根据病史、查体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等结果,当怀疑为化脓性脑膜炎时,即使还不知道确切的致病菌是什么种类,医生也会立刻开始抗生素治疗,使用对多种细菌有作用的抗生素(广谱抗生素)[1][3]。

广谱抗生素一般选择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对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 B 型链球菌,疗效比较好[1]。

在细菌培养结果明确后,医生再根据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换用对致病菌专一性更高的抗生素,增强杀菌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3]。针对肺炎球菌感染,一般选择青霉素、头孢曲松;针对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一般选用青霉素,如对青霉素过敏,课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1]。

激素治疗

病情较重且无应用激素的禁忌症时,医生一般会使用激素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通常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用 3~5 天[1]。

对症治疗

颅内压升高时,接受甘露醇脱水治疗[1]。

高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或退热药[1]。

如果有癫痫发作,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1]。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要注意饮食卫生、空气消毒、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4]。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多吃水果和蔬菜[4]。

接受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因发热、呕吐等引起的口腔不适[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当皮肤有瘀点、瘀斑时,避免搔抓破溃[4]。

预防

注重日常饮食卫生和空气消毒,避免细菌经由肠道和呼吸道侵入人体。

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因口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种类和数量繁多,若口腔疾病严重(例如牙周病等),口腔中的细菌可通过破溃处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各处的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比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 B 型疫苗[5]。接种疫苗后可大大降低感染细菌的几率,即便感染,机体的自身免疫力也能得到相对的提高。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中医治疗手癣的几个偏方

2023-8-18 23:23:44

药品

沉香化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沉香化气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