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酶缺乏症是什么?精氨酸酶缺乏症怎么办?精氨酸酶缺乏症症状有哪些?

颞间隙位于颧弓上方的颞区,借颞肌分为颞浅、颞深两间隙,发生于颞间隙的细菌感染引起的肿胀即为颞间隙感染。病因为耳源性感染、相邻间隙感染、颞部损伤继发的感染扩散至颞间隙引起。危险因素为局部损伤、感染及全身抵抗力下降。主要症状是颞部及邻近部位的肿胀、疼痛,以及张口受限。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引流。治疗关键点为消除颞间隙及病源部位的感染。治疗难点为防止感染向颅内扩散,避免引起颅内感染。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骨髓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当耳部及其他部位出现感染时,应及时治疗,维护面部卫生,避免感染扩散。

别称

ARG1缺乏,精氨酸血症,高精氨酸血症

概述

精氨酸酶缺乏症(Arginase Deficiency)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精氨酸酶1(ARG1)完全或部分缺乏而引起的尿素循环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精氨酸血症。

精氨酸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ARG1缺乏导致高血氨和高精氨酸血症。

未经治疗的儿童可能出现癫痫、痉挛、身材矮小和智力障碍。

大多数受影响的婴儿现在在出生时通过新生儿筛查得到确认。

精氨酸酶缺乏症在美国的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 000~1/300 000。日本的发病率约为1/350 000。[1]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症状

精氨酸酶缺乏症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

进行性痉挛性瘫痪(肌肉僵硬,反射能力增强)

智力障碍

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癫痫(单纯局灶性癫痫、复杂局灶性癫痫、全身性强直、失神发作,甚至癫痫持续)

小头

平衡与协调问题

高氨血症。烦躁不安、嗜睡、拒绝进食、呼吸困难、运动障碍、呕吐甚至昏迷(婴儿)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动作笨拙、易跌倒等(幼儿)。

昏迷、惊厥

神经系统外的症状

轻度肝细胞损伤

凝血功能异常

急性肝衰竭

新生儿期黄疸、肝大、肝纤维化

脊柱畸形(侧弯和前弯),可能与肌肉痉挛状态有关。[2][3]

病因

精氨酸酶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ARG1基因突变引起。ARG1基因突变导致精氨酸酶产生异常。精氨酸酶是6种酶中的一种,在人体氮的分解和去除过程中起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尿素循环。精氨酸酶的缺乏导致血液中氨(高氨血症)和血液和脑脊液中精氨酸(高精氨酸血症)的过量积累。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在本病的神经系统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如果从父母双方遗传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疾病基因,那么通常不会出现症状,携带一个疾病基因的发病风险为25%,男性和女性风险相同。近亲(血缘)父母携带相同异常基因的可能更大,后代出现精氨酸酶缺乏症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4]

就医

大多数精氨酸酶缺乏症可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认。精氨酸酶活性通常在受影响个体的红细胞中检测不到。分子遗传学检测可用于确诊。如果没有发现两个突变,则用红细胞酶试验来确认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可怀疑或提示精氨酸缺乏症。

如身材矮小、四肢进行性痉挛性瘫痪、认知功能落后或高氨血症表现(呕吐、嗜睡);

精氨酸水平高于正常3倍以上;

精氨酸与鸟氨酸比值大于0.8;

精氨酸酶活性测定(本病诊断重要依据);

红细胞精氨酸酶测试和ARG1基因分子检测(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就诊科室

遗传代谢科,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精氨酸酶缺乏症?

除了明显可见症状之外,医生还需参考多项检查结果,科学确诊本病。主要检查项目包括:

血常规检查。以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凝血时间延长,血氨多为轻度至中度升高,急性高氨血症少见。

血氨基酸筛查。精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达到正常高限3倍以上的,可提示为本病。

尿液有机酸筛查。乳清酸水平升高。

脑脊液氨基酸检测。精氨酸水平升高。

酶活性检测。红细胞内精氨酸酶活性明显降低,多数小于正常人1%。

基因检测。检测致病基ARG1,除了最主要的错义突变之外,还有缺失、插入以及剪切突变。

脑电图检查。约50%以上患儿脑电图提示背景活动的减慢以及癫痫样波的活动,但非特异性改变。

头颅MRI。无特异性改变,部分可表现为大脑皮质、小脑萎缩,弥漫性脑水肿,局部缺血坏死等。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细胞肿大、肝纤维化、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内糖原累积。[2]

医生可能询问患儿家长哪些问题?

孩子身体发育有无异常?是否比同龄孩子更矮小?

有没有精氨酸酶缺乏症家族病史?

孩子四肢是否发生过痉挛?

孩子在认知方面是否有滞后感?

孩子走路步态是否正常?

孩子是否发生呕吐或嗜睡?

在服用哪些药?

患儿家长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能治吗?

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生活习惯对疾病有影响吗?

这个病会遗传吗?

如果生二胎,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精氨酸血症的治疗过程中,降低血氨浓度,防止过量氨形成,减少或避免精氨酸摄入都十分关键。主要措施包括:

饮食疗法。该病饮食疗法十分关键,旨在限制精氨酸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糖类和脂肪为主,给予低精氨酸饮食,从而减少氮的摄入和分解代谢。同时还应注意适当补充不含精氨酸富含支链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粉和天然蛋白。氨基酸粉一般为0.7克/(千克•天)。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1个月~3 个月为 1.25克/(千克·天)~2.20克/(千克•天);3个月~6 个月为1.15克/(千克·天)~2.20克/(千克·天);6个月~12 个月量为0.9克/(千克·天)~1.6克/(千克·天);1岁~4 岁为8克/天~12克/天。通过饮食疗法,血精氨酸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减缓和阻止疾病发展,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状态、行为语言能力等。

脱氮药物。静脉和口服氮清除剂(苯甲酸钠和苯丁酸钠)可使内源性氮以马尿酸和苯乙酰谷氨酰胺的形式从尿中排出,从而促进氨排泄。苯甲酸钠一般为250毫克/(千克•天),苯乙酸钠500毫克/(千克•天),血氨水平应控制在60微摩尔/升以下。

透析。急性高氨血症一旦出现,应积极治疗,采取禁蛋白质、高热量饮食的持续补充,促进氮的排泄等措施。如上述措施无效,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迅速降低血氨浓度。

对症治疗。给予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或卡马西平控制抽搐(丙戊酸应该避免,因为它可增加血氨水平)。物理治疗帮助肢体功能恢复。[1][2][3]

日常注意

平时应关注该病相关病症,发现问题应及时上医院检查。具体主要包括:

肌肉是否僵硬,反射能力是否增强(痉挛或瘫痪);

智力发育是否正常;

身体发育是否迟缓,身材是否比同龄孩子明显矮小;

有无癫痫症状;

走路时,平衡和协调能力如何。

预防

本病属于遗传性疾病,近亲结婚会增加本病发病风险。建议新生儿最好接受预防本病的相关筛查。患者宜选择低精氨酸饮食,减轻疾病症状。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小柴胡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可唯适的功效与作用-可唯适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