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是什么?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怎么办?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Deficiency),又称 G6PD 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常因食用蚕豆而诱发溶血,俗称“蚕豆病”。G6PD 的全称是“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它是人体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一种蛋白质。G6PD 缺乏症患者的红细胞膜发生了 G6PD 缺陷,使得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的物质减少。部分重症患者可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或在特定条件下(摄入某种食物或药物)诱发非免疫性溶血,可形成致命危险。从全球范围来看,G6PD 缺乏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全世界约 4 亿人口受累,男性多于女性。我国的发病率分布呈南高北低趋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区人群患病率较高。G6P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属于 X- 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疾病的遗传方式和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性别有连锁相关性。G6PD 基因突变可使得红细胞膜无法抵抗氧化损伤,难以维持稳定,最终发生红细胞破坏并溶血。诱发 G6PD 缺乏症患者溶血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食物、药物或感染。G6PD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部分患者终身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影响正常寿命。小部分患者在特定因素诱发下,可出现急性溶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尿、黄疸、腰痛等贫血和溶血症状,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如果伴有慢性贫血或急性溶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控制病情。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进行对症治疗。通过 G6PD 酶活性检测和基因检测还可以确定 G6PD 缺乏症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类型。患者在无溶血发作时无需特殊治疗。当出现溶血时,可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对症治疗或抢救治疗。G6PD 缺乏症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急性溶血的诱发因素,做好疾病管理。G6PD 缺乏症是一种遗传病,无法预防其发生。但通过新生儿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避免其临床症状急性发作。

别称

crigler-najjar 综合征,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黄疸

概述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是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一种,又称为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先天性缺乏,从而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属于临床罕见病,常发生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发病率约为每百万活产儿中 0.6~1.0 人。

本病分为两型,I 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由其父母近亲婚配导致;II 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体病因不详。

根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程度,本病可分为 I 型和 II 型。I 型是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完全缺乏,不能将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形成结合胆红素,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若其扩散入脑中,可引发胆红素脑病。II 型是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部分缺乏,胆红素结合障碍,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较 I 型轻,不易产生胆红素脑病。

黄疸是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严重患者还可出现嗜睡、肌肉痉挛、强直、角弓反张(脖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惊厥等胆红素脑病表现。

不同类型的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的治疗方式有差异,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物有药物治疗、血浆置换、光疗、肝脏移植和肝细胞移植等治疗。

若体内非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不能有效控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或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因胆红素脑病死亡,尤其是 I 型患者。

基因检测有助于及时诊断、指导治疗及生殖干预。

症状

黄疸是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最典型的临床症状,随着疾病进展,还可出现嗜睡、肌肉痉挛、强直、角弓反张(脖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惊厥等胆红素脑病表现或出现严重后遗症。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黄疸:是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或巩膜黄染,表现为眼睛的结膜,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发黄。I 型患儿多在出生后 2~3 天内出现,II 型患儿多发生在出生后不久,也可在幼年或成年时发病。

嗜睡:血中胆红素浓度异常升高,侵犯神经系统时,早期患儿可表现为喜欢睡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吮吸反射减弱。

肌肉痉挛、强直: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收缩,可局部或全身发作,发作时肌肉疼痛难忍,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十秒不等。

角弓反张:因背部肌肉痉挛而使患儿身体向后挺仰,整体身体形状看起来就像弯曲的弓一样,是身体全身肌肉痉挛的表现。

惊厥:患儿表现为双眼凝视,对刺激无反应,同时可伴有四肢或躯干肌肉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昏迷:是胆红素脑病的严重表现,出现完全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但有呼吸和心跳。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智力异常

胆红素脑病

病因

本病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研究证实是由于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基因突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减少甚至缺如,致使体内胆红素结合功能障碍或丧失,使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减少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丧失

哪些人容易患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

父母是近亲结婚

携带有相关基因的人群

接触大量射线

就医

当患儿出现黄疸、嗜睡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儿发生反复肌肉痉挛或强直、角弓反张、惊厥或昏迷时请立马就医或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症状时提醒您有必要就医:

黄疸

嗜睡

反应差

如出现以下症状提醒您需要立马就医,或拨打 120:

肌肉痉挛或强直,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生;

角弓反张;

惊厥或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肝病科

儿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本病时,将通过患儿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病理活检、基因检测、苯巴比妥治疗试验等来确诊。

相关检查的具体介绍:

病史:根据病史,包括主要症状比如黄疸的出现时间,有无诱发的因素,持续时间等。

查体:医生可通过检查患儿的皮肤、巩膜,看是否存在黄染等。

辅助检查:

血清胆红素测定:抽血检查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明确是否存在胆红素升高,尤其是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肝功能检测:抽血检查患儿肝脏功能,评估是否存在肝功能异常。

肝穿刺活检:可在 B 超引导下行肝脏穿刺,取少许肝脏组织送病理活检,明确肝脏的组织学改变,进一步明确黄疸原因。

基因检测:通过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突变。

苯巴比妥治疗试验:此方法主要用于区分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 I 型和 II 型。若苯巴比妥治疗有效,说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部分下降,体内仍存在结合胆红素,属于 II 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比如黄疸,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出现的部位有哪些?

黄疸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的?有无进行性加重?

除了黄疸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现? 比如嗜睡、肌肉痉挛、惊厥等。

去其他医院治疗过吗?做过什么检查没有?

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家族遗传病史?父母是否属于近亲婚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一种什么病?

是什么原因导致该病的出现?

我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这个病能治愈吗?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会遗传吗?

若不正规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吗?

治疗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目前尚无法治愈,但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生存时间。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血浆置换、光疗、肝脏移植和肝细胞移植等。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儿可使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

苯巴比妥:此药属于肝酶诱导剂,能够诱导肝细胞产生更多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并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结合的能力,从而减少体内非结合胆红素含量,此药对 II 型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患者有效。

锡原卟啉:此药的作用是使血红素转变为胆绿素的过程被抑制,减少胆红素的生成,从而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

肝脏移植术和肝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新的治疗方法,疗效尚未得到肯定。

其他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疗法: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浆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减少脑组织损伤或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易早期进行,尤其是 I 型患儿。

光照疗法:利用日光或一定波长的人工灯光照射患儿,可减低患儿体内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对 I 型和 II 型患儿均有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疾病自然发展,不接受正规治疗,多数患者常死于胆红素脑病,或遗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经过正规治疗后,部分 II 型患者可使胆红素控制在一定水平,可存活至成年,而 I 型患者预后较差。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苯巴比妥的患者服药期间应注意有无眩晕、腹泻、呕吐、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若有,请及时告知医生,不能自行突然停药。

定期复查:听从医生的指示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血清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测等。

饮食:饮食宜清淡,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豆类制品、鱼类,多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玉米油、大豆油、鸡蛋、牛肉等,多吃蔬菜、水果等,注意多喝水。

运动: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

其他:注意皮肤卫生,接触患儿前要洗手,减少患儿皮肤刺激。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近亲结婚。

孕前男女双方可行基因检测,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避免接触大量射线。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夏季三大保健食物 吹空调多吃生姜

2023-8-19 23:23:44

保健

女人为什么要多吃红枣 女人吃红枣好处多

2023-8-19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