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阳离子氨基酸尿症
概述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Lysinuric Protein Intolerance,LPI)又称阳离子氨基酸尿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 SLC7A7 基因突变造成双碱基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的质膜转运缺陷导致多脏器受累的疾病。典型临床特征为厌食、呕吐、腹泻、肝脾肿大、生长迟缓、蛋白尿、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和精神神经症状等[1]。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LPI)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 SLC7A7 基因突变造成双碱基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的质膜转运缺陷导致多脏器受累的疾病。
患者在摄入含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的蛋白质后,症状明显。
主要发病特征包括:呕吐、腹泻、喂养困难、昏迷、发育停滞、无力等症状。
LPI 治疗以控制高氨血症和并发症为主。
目前已经报道的 LPI 患者超过 200 名,约 1/3 来自芬兰。芬兰的 LPI 发病率为 1/60000 活产新生儿,日本为 1/57000 活产新生儿,法国为 1.7/100000 活产新生儿。中国 LPI 发病率未见报道[2]。
症状
LPI 常在断奶后发病。在摄入含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的蛋白质后,症状明显。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有哪些症状?
消化:持续呕吐、慢性腹泻、抗拒高蛋白饮食、肝脾大、胰腺炎等;
神经:肌张力低下、嗜睡、发育障碍等;
肾脏:肾小管受损、蛋白尿、肾衰竭等;
肺部: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血液: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骨骼:骨质疏松。
并发症:肺炎、噬血细胞综合征、骨密度减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病因
LPI 源于 SLC7A7 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产生的有缺陷的二碱基氨基酸转运体,导致血液中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低于正常;而尿液中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排出增多。精氨酸及鸟氨酸缺乏还可引起尿素循环障碍,血氨增高[2]。
就医
临床观察及体格检查可识别明显的 LPI 症状,一些患儿肝大、脾大、营养不良、肌肉松软。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氨分析:空腹血氨正常,食用高蛋白食物后血氨升高。
血氨基酸检测:血清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水平降低。
尿氨基酸检测:尿液赖氨酸、精氨酸升高。
尿有机酸检测:尿乳酸升高。
肾脏检查:蛋白尿、血尿。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肝脾肿大,肾钙质沉着症。
骨骼 X 线:长骨 X 线片提示骨质疏松。
胸片:毛玻璃密度影和肺间质纹理增加。
肺部高分辨 CT:肺间质改变或肺泡蛋白沉积症。
基因分析
SLC7A7 双等位基因突变[2][3]。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持续呕吐
慢性腹泻
嗜睡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
LPI 典型临床症状:可疑诊。
实验室检查:
高血氨;
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血细胞减少、高血脂等。可疑诊。
感染、恶性病及中毒等:是,则需进一步检查。否,应考虑其他诊断。
氨基酸检查:
血浆: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减低或基本正常。
尿: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增高,胱氨酸正常。是,则需进一步检查。否,应考虑其他诊断。
基因检测:SLC7A7 基因 2 个等位基因致病性变异。是,明确诊断 LPI[1]。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注意到身体有什么变化吗?
孩子是否哭闹不止?
是否反复持续呕吐?
孩子大小便正常吗?是不是经常拉肚子?
孩子是否老是睡不醒?
家人有过类似情况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这病严重吗?能治疗好吗?
需要做更多检查吗?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有啥副作用吗?
这病会遗传给孩子吗?
我的家人应该接受 LPI 测试吗?
这病会不会影响结婚生育?
治疗
治疗原则:以控制高氨血症和并发症为主。
高氨血症的治疗
低蛋白饮食
瓜氨酸替代治疗
并发症治疗
肺炎、噬血细胞综合征和 SLE: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骨密度减低:补充维生素 D 和钙,阿仑磷酸盐口服
肺泡蛋白沉积:肺移植后容易复发。
日常注意
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 LPI 病死率。病情反复可能导致智力和运动发育延迟。并发症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及生命[4]。
家长应记饮食日记,并与有关症状结合分析,尽早发现 LPI 症状,及时就医。
在积极治疗 LPI 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患儿饮食,保持低蛋白饮食。
家长同时一定要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
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和行为变化。同时应确保护理者和家庭成员都知道患儿的病情,共同应对 LPI。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
有 LPI 家族史者,生育前可进行遗传咨询。
患者父母再次生育再发风险为 25%。
所有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应接受遗传咨询
对高风险胎儿,应进行产前诊断。
预防并发症对 LPI 患者也至关重要。比如,骨密度减低可进一步发展为骨质疏松,甚至多发骨折,因此应早期应用活性维生素 D 和补钙,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