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痄腮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Mumps)属于病毒感染,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有三对唾液分泌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当发生病毒感染时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脸部发生明显的肿胀变形。
在疫苗常规接种之前,流行性腮腺炎曾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直到腮腺炎疫苗普遍应用于临床,发病例数才有了大幅下降,在疫苗接种地区的腮腺炎流行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我国儿童主要接种麻腮风(MMR)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风疹(Rubella)三种儿童常见的病毒性感染。
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在患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前、后几天,具有最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防护,避免传染给他人,尤其是青少年。
未曾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感染风险较高,不过一旦感染即可获得终身免疫。
腮腺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腮腺肿胀、疼痛,并发症罕见但较为严重。
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血清学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检测。
没有针对腮腺炎病毒的特效药,临床只能进行对症治疗。
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患者都可以在大约 2 周内逐渐自行恢复健康。
家庭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卧床休息,补充水分。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麻腮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某些感染腮腺炎病毒的患者,在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当病情逐渐进展,症状较为明显时,通常是在发生病毒感染的 2~3 周之后。 常见症状可能包括:
面部一侧或双侧的腮腺出现肿胀、疼痛
发热
头痛
恶心、呕吐
肌肉疼痛
虚弱和疲乏
食欲不振
咀嚼或吞咽时感觉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腮腺炎的并发症很罕见,但可能会很严重。
大多数腮腺炎的并发症是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炎症和肿胀,如:
睾丸:可能发生睾丸炎,导致处于青春期的男性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睾丸炎症和肿胀。睾丸炎可产生剧烈疼痛,但很少会造成不育,基本不影响生育功能。
胰腺: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
卵巢和乳房: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患者可能发生卵巢炎或乳腺炎,而生育功能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大脑: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导致大脑炎症,脑炎可能造成神经系统问题并危及生命。
脑脊液和脑膜:如果腮腺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形成脑膜炎。
其他并发症:
听力丧失:在罕见的情况下,腮腺炎可能导致一侧或双侧耳朵永久性的丧失听力。
流产:女性怀孕期间感染腮腺炎,尤其是孕早期,可能会导致流产。不过这一结论尚未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它的传播方式与感冒和流感一样,都是通过飞沫传播,可以是直接吸入,或是与患者共用器具或餐饮工具。
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在儿童时期未接种腮腺炎疫苗,至青少年时期也未曾补种疫苗的年轻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虽然腮腺炎通常并不会导致严重症状,但其初始表现与病情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腺热和扁桃腺炎的症状相似,所以患者还是应该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是国家法定传染病之一,确诊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后,临床医生会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疫情。
如果是家里的儿童患病,应该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应该尽快就医治疗:
发热 ≥39℃;
进食或饮水困难;
意识混乱或出现方向障碍;
腹痛;
男孩发生睾丸疼痛和肿胀。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医生一般首先会询问病史和查体:
检查患者的体温和各项体征;
对肿胀部位进行触诊;
观察患者口腔内的腮腺管口情况。
血清抗体检测:人体的免疫系统通常会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感染。所以,如果患者得了腮腺炎,通过验血可以发现在体内存在对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
病毒检测:在患者的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可以分离、检测到腮腺炎病毒。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发病之后出现过哪些症状?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症状是否不断加重?
除了颌面部症状之外,身体其他部位是否还有异常状况?
身边是否还有其他人近期也出现了相似的症状?
患者以前是否接种过腮腺炎疫苗?
患者还有其他什么合并症正在接受治疗?
患者正在服用哪些处方药物或非处方药物?
患儿是否正在上幼儿园或小学?
患者是否正处于怀孕期或哺乳期?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的病情最可能是由什么病原体造成的?
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病情改善需要多长时间?
有什么家庭治疗措施,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会不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怎样才能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治疗
如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抗生素基本没有效果。在发病期间,患者只能随着病程的进展,等待腮腺炎逐渐自行好转,目前没有任何治疗方案可以加快康复的速度。
临床通常只能进行对症治疗,用于缓解症状,包括:
多卧床休息,并补充足量的液体。
严重头痛和睾丸炎患儿必要时,医生一般会选择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ibuprofen)和扑热息痛(paracetamol),16 岁以下的青少年慎用阿司匹林(aspirin)。
对肿胀的腮腺进行热敷或冷敷,以缓解疼痛症状。
若在发病期间未出现并发症,则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患者都可以在大约 2 周内逐渐恢复健康。一般来说,在腮腺炎确诊1周后,可以认为患者不再具有传染性,可以安全的返回公司上班或回校上课。
日常注意
对于腮腺炎患者而言,确保充足的休息是最佳家庭治疗方案。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疼痛和不适,并且要注意避免家人受到感染。
卧床休息,直到退烧为止。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前、后几天,具有最强的传染性。在此期间,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尤其是未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
经常用肥皂洗手。
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并及时丢弃。
在症状出现后至少五天内不要去上学或上班。
若出现睾丸压痛,可穿着运动护裆,并冷敷疼痛部位。
避免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可以尝试肉汤或软质食品,如土豆泥或煮熟的燕麦作为营养来源,同时需摄入充足的水分。
避免刺激唾液分泌的酸味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或果汁。
预防
接种麻腮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儿童免受腮腺炎病毒感染的方式。如果可以,最好进行二次强化接种,由此可以获得 95% 的保护效力。
第一次接种可以在婴儿 12~15 个月之间。
第二次强化接种可以在 4~6 岁。
若错过上述时间段,可在 11~12 岁进行补种。
若身边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单次接种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效力。
应该接种麻腮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的人群:
育龄未怀孕的女性;
青少年学生;
医务人员、教育机构职员;
计划出国旅行的人。
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接种麻腮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的人群:
伴有中度或重度的疾病,应该等到病情好转之后再行接种;
处于怀孕期的女性,应该等到分娩之后再行接种。
下列人群在接种之前需要征求临床医生的建议:
癌症患者;
血液病患者;
伴有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的疾病,例如 HIV/AIDS;
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将会影响正常免疫功能,例如使用类固醇;
在过去的 4 周内,刚接种了另一种类型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