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输尿管返流是什么?膀胱输尿管返流怎么办?膀胱输尿管返流症状有哪些?

Terson 综合征是一种眼-脑综合征,是继发于颅内出血的眼内出血。颅内出血主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包括其他形式的颅内出血。眼内出血的部位也可以不同,主要是玻璃体积血,也可以是视网膜前出血和视网膜出血。眼内出血的量可多可少。本病并不罕见。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成人约 20%~40% 发生视网膜及视网膜前出血,儿童则高达 70%

概述

膀胱输尿管返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返流至输尿管和肾盂。返流性肾病(RN)是由于膀胱输尿管返流和肾内返流(IRR)伴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和纠正,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我国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病率约为 0.6%。25%~40% 的患儿伴有肾盂肾炎,平均诊断年龄为 2~3 岁。新生儿发病率中男孩高于女孩,但随年龄增长,女孩的发病率逐渐高于男孩,平均发病率为男孩的 4~6 倍。多见于 5 岁以下小儿,年长小儿少见。

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的主要机制是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按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返流和继发性返流两类。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为常用的确诊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返流程度轻者可无任何症状,返流严重或有感染时可出现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高血压(后期常见)、蛋白尿(提示已发展到肾内返流)、发育障碍、肾功能不全等的症状。

治疗原则为预防尿路感染,防止肾功能持续损害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返流程度、患侧肾功能、年龄、是否存在尿路畸形、并发症等选择具体的治疗方式。

危害主要是引起尿路感染(严重时为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高血压、发育障碍、肾功能不全等。

症状

该病的症状与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轻者可无不适,严重者常表现为:

尿路刺激征:由于尿液返流,患者易发生上尿路感染,可能出现迁延不愈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腰腹部疼痛:常表现为患侧腰部酸胀不适,尤其是憋尿或用力排尿时,由于尿液返流,上尿路内压力增大,会出现胀痛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由于尿液返流,上尿路处于持续高压状态,会使肾实质受到压迫,泌尿功能受到影响。如果是双侧发病,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由于肾脏实质受到压迫,影响血供,可产生继发性高血压,是后期常见并发症,也是儿童恶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

其他:部分患者可合并发育缓慢、恶心、呕吐等症状。

当然,以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即不能通过症状诊断该病),但当儿童出现多个以上症状时,需考虑该病的可能性。

膀胱输尿管返流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肾衰竭等危害和结局。

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

输尿管肾盂积水。

肾功能不全,严重者会出现尿毒症。

高血压。

病因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

其中原发性最常见,指出生前或出生后就有的,无其他外因导致的输尿管膀胱抗返流结构异常的疾病,主要有输尿管口形态或位置异常、输尿管旁憩室,常合并膀胱功能紊乱。

继发性是指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膀胱输尿管返流,如反复尿路感染、尿路结核,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以及妊娠、外伤等。

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膀胱输尿管返流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包括种族和遗传、年龄等。白色人种的发病率是黑色人种的 10 倍。患儿的同胎兄弟或姐妹发病率可达 30%,患者后代发病率可高达 70%。

种族:白人发病率是黑色人种的十倍。

遗传:同胎发病率高达 30%,后代遗传高达 70%。

年龄:原发性多见于儿童,继发性多见于成年。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尿急、尿频、尿痛伴随发热。

腰痛伴发热。

腰痛伴乏力,恶心,呕吐。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尿急、尿频、尿痛伴随高热惊厥。

感染性休克的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肾内科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膀胱输尿管返流?

医生详细了解发病的过程后,会作出初步判断。为进一步明确判断,可能会要求患者做尿常规、尿培养+药敏实验、泌尿系彩超、泌尿系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平扫+增强、膀胱镜、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肾功能等检查。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尿常规:了解尿液内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以及尿液 pH 值等情况。当合并尿路感染时,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等情况。部分患者后期可出现尿蛋白阳性。

尿培养:该检查要求收集排尿过程中的一段尿,即中段尿送检。检查目的主要是帮助明确致病菌,并且明确细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耐药等。但该检查需要时间较尿常规长,有时因细菌的特点而无法进行常规培养,比如结核杆菌。该检查对该病无诊断意义,但可用来指导出现尿路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

肾功能:是抽血检查,了解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的情况,可用于判断双肾总的功能。部分只有一个肾脏的人肾功能也可以是正常的。

泌尿系统彩超:这是一种超声检查,便捷、无创,还可床边操作,能够看到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和结构有没有异常。但易受肠腔积气影响,与操 我们经验有关,且无法向临床医生提供多个影像图片。该检查既可作为该病初步筛查的首选检查,同时还可作为该病的复查手段。

泌尿系 CT 平扫+增强:该检查利用 X 射线进行,费用较高。在疾病的早期常无特征性改变,但可用来明确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等其他疾病。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为常用的确诊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

该检查需待感染控制后才能做,否则可导致感染加重。

检查方法是经过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射造影剂,多方位、多时间段动态观察排尿期时的泌尿系统的显影,尤其是是否存在膀胱内造影剂向上返流进入输尿管的情况。

检查时需患者配合,且耗时偏长。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国际返流委员会提出的五级分类法:

Ⅰ 级:尿返流只限于输尿管。

Ⅱ 级:尿返流至输尿管、肾盂、但无扩张,肾盏穹隆正常。

Ⅲ 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和(或)扭曲,肾盂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Ⅳ 级:输尿管中度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大多数肾盏保持乳头压迹。

Ⅴ 级:输尿管严重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大多数肾盏不显示乳头压迹。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小便是否有不舒服,有没有尿急、尿频、尿痛等?

有没有发热、腰痛、腰部肿块表现?

有没有恶心、呕吐,全身浮肿表现?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泌尿系统总是感染?

得了膀胱输尿管返流怎么治疗?

膀胱输尿管返流怎么预防?

治疗

治疗主要目的是制止尿液逆流和控制尿路感染,保护肾功能。医生通常根据病情的轻重、尿路感染的控制程度、患者的年龄等,选择治疗方案,欧洲及美国泌尿协会膀胱输尿管返流相关指南也强调,根据潜在风险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观察等待

对于<1 岁的患儿,可观察等待。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81% 的 Ⅰ~Ⅱ 度和 48% 的 Ⅲ~Ⅴ 度患儿,膀胱输尿管返流有自然消退的可能。返流患儿应定时排尿,避免憋尿,鼓励二次排尿,因返流的存在,第一次排尿后,返流到输尿管的尿液又回到膀胱,因此在 2~3 分钟后患儿需再次排尿。男性患儿如存在包皮过长或者包茎,可行包皮环切术。

药物治疗

对于 1~5 岁的患儿,返流级别在 Ⅰ~Ⅲ 度的,可先行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预防感染,防止感染对肾脏的损害。患儿应长期预防性服用小剂量、肾毒性低、广谱、高效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药物治疗应坚持服用到返流消失。治疗过程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1~5 岁患儿,返流级别为 Ⅳ~Ⅴ 度;

>5 岁的女性患儿;

Ⅰ~Ⅲ 度患儿在随访过程中,返流级别加重者;

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尿路感染或尿路感染反复发作;

存在尿路畸形,如异位输尿管开口。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治疗。

开放手术:手术原则为延长膀胱黏膜下输尿管长度,重新建立抗返流机制。目前手术成功率可高达 92%~98%。

腹腔镜手术:有一些小样本研究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返流。虽然随访表明术后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手术。因此目前不推荐将腹腔镜手术作为常规手术治疗。也有研究显示手术治疗仅仅是纠正了组织结构异常情况,并不能完全阻止患儿肾功能损害的发生。

内镜治疗:近年有一些报道采用生物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醣酐/透明质酸共聚物等,经内镜注射到膀胱黏膜输尿管下,改变输尿管口形态或缩紧输尿管开口达到抗返流目的。最近一项 Meta 分析表明,经内镜注射治疗后,Ⅰ~Ⅱ、Ⅲ、Ⅳ、Ⅴ 度患儿的治愈率分别达到 78.5%、72%、63%、51%。虽然内镜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疾病发展和转归

随着年龄增长,81% 的 Ⅰ~Ⅱ 度和 48% Ⅲ~Ⅴ 度的患儿,膀胱输尿管返流有自然消退的可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多饮水能够带走体内毒素和废物,少喝饮料或者含糖多的食物。

清淡低脂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孩在月经期间保持好个人卫生。

一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及时到社区或者医院及时检查就诊。该病需要长期随访,长期随访主要包括每年评估身高体重、测量血压以及进行尿液分析。

患者应意识到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慢性肾脏病,如高血压、肾功能受损或蛋白尿风险增加相关。

预防

多饮水,多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不要轻易用抗生素,一旦耐药很苦恼。密切随访很重要,医生朋友多交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多饮水,每天饮水50~60毫升/公斤体重,可以少量多次饮水,养成定时小便的习惯,尤其是小便后第二次小便,家长要严格督促孩子。

如果已经诊断为膀胱输尿管返流和反复的泌尿道感染,一定要密切定期随访和复查。

有文献报道,患儿预防性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极易产生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菌株或多药耐药尿路病原菌,极易发生严重的难以控制的尿路感染。对长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儿普查,也显示耐药的几率明显增高,因此不推荐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咳特灵片的功效与作用-咳特灵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严重打打鼾不可小视

2023-9-15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