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发育不良是什么?皮肤发育不良怎么办?皮肤发育不良症状有哪些?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是由于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肺部导致的炎症。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是一种医院感染常见的肺炎,占肺炎发病总数 20%,因肺炎死亡的患者中,有 30% 是由于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而死亡。机会性感染、院内感染、呼吸机感染等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最主要的病因。咳嗽、咳绿色脓痰、发热、呼吸困难、紫绀、意识改变等症状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最常见的症状。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目前通过抗生素联合治疗,经长时间、联合用药后可控制感染,能够消除患者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可导致菌血症、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疾病,引起患者全身性中毒及器官衰竭,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别称

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先天性皮肤缺陷症,皮肤再生不良

概述

皮肤发育不全是先天性的,即患儿出生时即存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内表皮、真皮或者直到皮下组织的先天性缺损。

本病是一种罕见的新生儿疾病,发病率约为 0.5/10000 至 1/10000 活产儿,男女比例约 7∶5。

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病因均无定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母亲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或者宫内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 2 型感染)、母亲怀孕期间羊膜黏连及子宫内压力较高、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损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不少家族发病的病例报道,说明本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根据 Frieden 分类法,将皮肤发育不良分为 9 型:

1 型为单纯性头皮先天性皮肤缺损;

2 型为头皮先天性缺损伴短肢畸形;

3 型为头皮先天性皮肤缺损伴表皮痣;

4 型为先天性皮肤缺损伴皮肤发育不良;

5 型为先天性皮肤缺损伴纸样胎儿;

6 型为先天性皮肤缺损并大疱表皮松解;

7 型为致畸因子引起的先天性皮肤缺损;

8 型为宫内感染致先天性皮肤缺损;

9 型为伴先天性皮肤缺损畸形综合征。

患儿出生时皮肤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缺失,缺损程度深度不一,境界清楚。可以仅有表皮缺失,也可以有真皮及皮下组织部分或全部缺失。大部分患儿的皮肤损害发生在头皮,通常在头顶部,以矢状缝附近居多,部分患儿出现在四肢,少部分患儿累及躯干。皮肤缺损面积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

在婴幼儿时期应仔细护理和控制继发感染,后期可由整形外科进行手术植皮。

个别类型伴有肢体畸形可影响患儿日常生活,少数可合并脑积水、消化道畸形、颅骨缺失等,可继发脑膜炎、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情况,危及患儿生命。

开展优生优育、产前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症状

皮肤发育不良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患儿出生时即出现的边界清楚的皮肤缺损,是本病的最典型表现。

皮肤缺损部位红色肿块,底部粗糙。

底部为红色的厚壁大疱。

皮肤缺损的形状不规则,可呈圆形,也可呈细长、三角或星形的皮肤局部或全层缺失。

皮肤伤口愈合缓慢、反复结痂。

头皮异常扩张的血管。

大面积剥脱的表皮。

其他的发育异常:如肢体的环状挛缩,先天性缺肢。

皮肤发育不良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皮肤感染

继发性脑膜炎

继发性脑出血

继发性营养不良

病因

皮肤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母亲孕期接触某些药物、宫内感染、宫内局部压力性坏死、高龄产妇、宫内创伤等因素有关。

皮肤发育不良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25%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还有少数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母亲孕期接触某些药物:如可卡因、海洛因、甲巯咪唑、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他巴唑、丙戊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

宫内局部压力性坏死:母亲怀孕期间发生羊膜粘连、子宫内压力较高,导致胎儿皮肤局部压力过大,出现坏死。

高龄产妇:大龄孕妇出现胎儿畸形的比例会升高。

宫内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 2 型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出现畸形。

宫内创伤:胎儿在子宫内受到创伤,导致皮肤出现缺损。

哪些人容易患皮肤发育不良?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皮肤发育不良:

男性:虽然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男性患儿。

母亲为高龄产妇。

遗传性家族史:如家族中有其他人患有该疾病,则出现本病可能性较大。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皮肤发育不良:

母亲孕期接触某些药物:如甲巯咪唑、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他巴唑、丙戊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母亲孕期出现宫内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 2 型感染。

母亲孕期剧烈运动:母亲孕期经常参加一些极为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宫内创伤,发病风险增高。

母亲宫内压高: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

母亲非法使用毒品:如可卡因、海洛因。

母亲怀孕期间未进行产前检查。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婴幼儿出生时即出现皮肤缺损。

皮肤损害面积较大。

皮肤缺损部位在头部、躯干等重要脏器所在位置。

伴发肢体、面部等其他畸形。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皮肤缺损数目多,且面积较大,可能出现严重的皮肤感染。

若皮肤缺损位于头部,伴颅骨缺失或脑膨出,需谨防出现脑出血或脑膜炎等。

若伴发消化道畸形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皮肤发育不良?

当医生怀疑皮肤发育不良时,将通过视诊、触诊、B 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及触诊:医生可通过观察皮肤缺损的情况来判断皮肤缺损的程度。患儿需要暴露皮肤缺损部位。医生在行双手消毒后,以手指或掌面触诊,在此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但要尽量放松,配合医生操作。

B 超检查:用于检查皮损大小、深度以及深层组织有无缺损。患者需要平躺,暴露皮肤缺损部位,用超声探头接触皮肤损害区域。

CT 和核磁共振:用于检查有无颅内畸形,以及皮肤、颅骨缺损和矢状窦之间的关系。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皮肤损害是如何出现的?

皮肤损害出现多久了?

家里其他人是否有类似情况?

母亲怀孕期间有吃什么药?

母亲怀孕期间是否出现宫内感染?

分娩期间,孩子有没有产伤?

母亲分娩时有没有使用产钳?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本病严重吗?会不会遗传?

有没有其他的后遗症?

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治疗方式?

治疗费用如何?

后续应该怎么护理?

治疗

在婴儿期应仔细护理和控制继发皮肤感染,后期可由整形外科手术植皮。

手术治疗

植皮手术:在自身健康皮肤处取下一部分皮肤,用来覆盖皮肤缺损的区域,手术后,皮肤缺损部位周边会有缝合的印记,取皮的部位会留有瘢痕。

颅骨修补术:目的是使皮肤闭合,避免感染、出血等风险。若是严重的颅骨缺失、矢状窦暴露,神经外科医生会评估缺损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

其他治疗方法

暴露治疗:即使皮肤缺损区域暴露,不用任何治疗。缺损面积较小时可采用这种方式。皮肤缺损可自行愈合。

包扎治疗:日常使用抗菌敷料包扎治疗,保持伤口充分湿润,早期每天换药一次,后期定期换药直到伤口愈合。可以辅以湿润烧伤膏包扎,促进伤口愈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接受正规治疗,如皮肤损害小且无其他并发症,患儿可痊愈;若患儿伴随严重发育畸形,治疗难度大。

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甚至还会出现皮肤反复感染的风险。合并其他严重发育畸形的患儿,若不治疗可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日常注意事项:保持皮肤缺损部位干燥,清洁,每日可用碘伏消毒预防皮肤感染。避免皮肤损害区域受到外伤。

植皮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水泡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开始后 1 周内出现,如不良反应严重(如皮肤红肿、水泡、移植皮片颜色改变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植皮术后,患者应每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植皮皮瓣的生长情况。

饮食:

植皮术后:术后 1~3 天需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稀粥等),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如面条、馄饨、汤饭等),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

非手术治疗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有助于皮肤修复。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孕期避免接触致畸药物,如甲巯咪唑、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他巴唑、丙戊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孕期避免接触可能致畸的病原体,如单纯疱疹病毒 2 型。

孕期避免剧烈运动。

孕期监测血压。孕期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高压)在 90~140 mmHg 之间,舒张压(低压)在 60~90 mmHg 之间。

孕期避免接触毒品。

孕期完善产前检查。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优生优育,避免高龄生产。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氨苄西林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氨苄西林颗粒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溃疡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溃疡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