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低肌张力-低智力-性腺发育低下-肥胖综合征,小胖威利综合征
概述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又称为小胖威利综合征,是 15 号染色体印迹基因区异常导致的多系统异常综合征。本病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2~4 岁后食欲亢进,渐出现身材肥胖,矮小,性腺发育落后,智力低下。
PWS 又称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
目前,美国、瑞典和日本均有关于 PWS 发病率的研究,从 1/15 000 到 1/5 000 不等,最近研究显示,该病出生发病率在 1/29 000,平均病死率 3%[1]。
是由于第 15 号染色体长臂 15q11~q13 异常所致的罕见性多系统综合征。
各年龄段 PWS 患儿临床表现不同,新生儿、婴儿、幼儿、3 岁以上。
PWS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新生儿肌张力低、发育延迟、身材矮小、行为异常、童年时期开始肥胖、下丘脑–性发育不良及特征性外貌[2]。
治疗的重点主要在于长期监管饮食行为、指导训练及对症治疗。
患者因难以控制的饥饿感以致过度摄食,甚至出现威胁生命的肥胖、2 型糖尿病。
其他:肌张力低的婴幼儿应高度怀疑 PWS 可能[3]。低钠血症的患儿,尤其是生长发育差的小婴儿,也需警惕 PWS 可能[4]。
症状
PWS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同,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2~4 岁后食欲亢进,渐出现身材肥胖,矮小,性腺发育落后,智力低下。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哪些?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
新生儿(0~28 天)
肌张力低下
哭声弱
吸吮力差
婴儿(>28 天至 1 岁)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低下
哭声弱
吸吮力差
特殊面容及皮肤色素减退
幼儿 (>1~3 岁)
运动智力发育落后
肌张力低下
皮肤色素减退
3 岁以上患儿
智力发育落后
食欲亢进及肥胖
身材矮小
外生殖器发育不全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严重感染
睡眠呼吸暂停
急性肠扩张[5]
病因
是由于染色体 15q11~q13 中的父系基因缺乏表达所致。该区受基因组印记的影响, 通常仅从父系贡献的 15 号染色体中激活。来自母系贡献的染色体的相同等位基因被表观遗传因素灭活, 并不能表达, 所以当 1 个或多个父系遗传基因表达缺失时则导致 PWS 的表型。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常见原因有哪些?
65%~75% 的患者存在父源 15q11~13 区域微缺失;
20%~30% 的患者是母源单亲二倍体;
约 1%~3% 的患者是印迹基因功能缺陷;
极少数 (<1%) 的患者是 15 号染色体发生平衡易位导致 PWS。
哪些人容易患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上述基因缺陷的患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出现肌张力低下、哭声弱、吸吮力差。
婴儿出现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哭声弱、吸吮力差、特殊面容及皮肤色素减退等。
幼儿出现运动智力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皮肤色素减退等,结合既往有吸吮力差病史。
3 岁以上患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食欲亢进及肥胖、身材矮小、外生殖器发育不全,结合既往有肌张力低下及吸吮力差。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有研究中报道,患该病婴儿出现严重感染而导致死亡,所以一旦患儿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及时救治。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对具有 PWS 典型临床表现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如发现存在父源性 15q11~13 区域缺失或母源性单亲二倍体,则确诊为 PWS。且出生有窒息史对临床诊断 PWS 可能有提示意义[6]。
临床表现:
胎儿期胎动少;
新生儿期及婴儿期肌张力低下,哭声弱小,吸吮力差,喂养困难、特殊面容等;
幼儿期运动智力发育落后;
儿童期因食欲亢进导致肥胖,呈矮胖外观,认知功能损坏参差不齐;
青春期出现肥胖、性腺发育不良、学习困难等表现。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全基因芯片分析,可直接检测 15 号染色体 q11~13 区域是否有缺失;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可以检出几乎所有的 PWS 患儿,但是不能明确患儿的发病机制;
若需明确 PWS 的发病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MS-MLPA);
脑电图;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甲状腺功能;
电解质(钠、钾、氯、镁、钙、磷)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母亲孕期有什么异常吗?
母亲甲状腺功能正常吗?有过甲亢或者甲减吗?
患儿出生时是否有窒息史?
是早产儿吗?
患儿第一次出现异常是多大?
患儿吃奶的时候吸吮有力吗,四肢运动有力量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小胖综合征“有不胖的吗?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能活到几岁?
这个病能治愈吗?
产检的时候可以发现吗?
生下一胎还会再患病吗?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需要终身监护、指导治疗、饮食控制及激素治疗[7]。
药物治疗
生长激素长期治疗:小婴儿期开始生长激素治疗可明显促进肌肉组织发育,改善摄食及行为认知能力,预防肥胖的发生,改善患儿终身高。
性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早期特殊奶瓶或短期鼻饲喂养。
后期肥胖需控制饮食、体质量管理。
疾病发展和转归
PWS 虽然预后不良,但病死率低,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 PWS 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预防严重并发症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日常注意
生长激素虽是 PWS 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长期使用费用昂贵,目前在我国还未被广泛接受,因此饮食控制和体质量管理虽作用有限,仍不可忽视。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减少脂质(油脂类)的摄取;
减少糖类(淀粉类、含糖食品、饮料)的摄取;
要保证蛋白质(奶、蛋、豆、鱼、肉)的摄取不可减少;
矿物质、维生素足量;
足够的水及适当的低糖饮料。
预防
虽然目前已有 PWS 的诊断标准,但由于特异性不高,尤其在婴幼儿期发现困难,应继续加深对 PWS 的认识及了解,对可疑的 PWS 患儿,尽早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从而早期干预对症治疗,改善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监测内容包括[8]:
体格发育
营养状况
青春发育
神经精神状况
血生化指标
骨龄
骨密度
脊柱 X 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