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瘘是什么?脐瘘怎么办?脐瘘症状有哪些?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外伤时,脑组织在颅骨内剧烈移动导致蛛网膜破裂,脑脊液聚集在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是颅脑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 5%~21%,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认为是外伤导致蛛网膜撕裂形成单向活瓣,脑脊液流到硬膜下腔隙后不能回流而形成积液。根据外伤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大多数硬膜下积液患者无症状,部分进行性发展的患者可表现为头疼、呕吐,甚至精神变化。治疗方法为动态复查颅脑 CT,如果积液增加而且症状明显,需手术治疗,如积液无变化、症状未见加重,可保守治疗。主要危害是压迫脑组织,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甚至出现昏迷、死亡。年龄大于 60 岁患者出现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后,即使症状表现不明显也应该及时复查 CT 或磁共振(MR)。

别称

卵黄管未闭,脐粪瘘,脐肠瘘

概述

脐瘘,又称脐肠瘘、卵黄管未闭,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该病是由于胎儿原始肠道与卵黄囊之间相连的卵黄管未能完成闭锁(正常情况下胚胎发育 2 月末卵黄管逐渐退化闭锁),导致新生儿肚脐与肠道直接相通所致[1]。

该病好发于男性,绝大多数在新生儿期发病,每 15000 个新生儿中大约有 1 例脐瘘患者[1][2]。

导致患者胚胎期出现这一发育异常的原因尚不清楚。

该病以脐部漏粪、排气为特征性表现,常见症状有间歇性渗液、腹压增加时(比如按压肚子、咳嗽)渗液增加等。若瘘口较小,可仅有脐部潮湿、局部炎症等表现;若瘘口较大,还可见脐部有红色肿物突出,这是瘘管粘膜外翻的表现[3][4]。

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瘘管,效果良好[3]。

脐瘘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以免症状加重,以及并发肠脱垂(肠管自瘘管脱出到体外)以及嵌顿、坏死、梗阻等严重并发症[1][2][5]。

脐瘘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

症状

该病以脐部漏粪、排气为特征性表现,常见症状有间歇性渗液、腹压增加时(比如按压肚子、咳嗽)渗液增加。若瘘口较小,患者可仅有脐部潮湿、局部炎症表现;若瘘口较大,还可见脐部有红色肿物突出,并发肠脱垂甚至嵌顿坏死、出现肠梗阻[1][2][3][4][5]。

脐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间歇性渗液[3]:按压肚子、咳嗽等动作使腹压升高时,可见渗液增加。该症状与脐尿瘘类似,区别在于脐瘘渗液可含有食物残渣、无尿味。

脐部漏粪、排气[1]:由于直接与肠道相通,脐部瘘口处可排出粪便或有类似放屁的排气现象。

脐部潮湿、糜烂[2][3]:若瘘口较小,通常仅有脐部潮湿表现,并因肠液腐蚀刺激而出现糜烂、湿疹等局部炎症表现。

脐部红色肿物[2][4]:为瘘口较大时瘘管或肠粘膜脱出所致。

脐部寄生虫[1][3]:合并肠道寄生虫(比如蛔虫)的患者可有此表现,寄生虫沿瘘管爬行到脐部。

脐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不及时治疗,脐瘘相关症状会逐渐加重,并发肠脱垂甚至出现嵌顿、坏死、肠梗阻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脐部溃疡、皮炎[2][3]:此为肠液腐蚀、刺激所致。

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感染,脐部潮湿、糜烂及被粪便污染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

肠脱垂、嵌顿、坏死[1][2][4]:瘘口较大、腹压增加时,部分肠道经瘘管自脐部脱出体外而无法回缩,肠道受压,血供不足,最终导致肠管坏死。

肠梗阻[5]:脐瘘有可能导致肠梗阻,推测原因与脐部感染沿瘘管扩散到肠道内,引发肠坏死有关。

病因

脐瘘是由于胎儿原始肠道与卵黄囊之间相连的卵黄管未能完成闭锁(正常情况下胚胎发育 2 月末卵黄管逐渐退化闭锁),导致新生儿肚脐与肠道直接相通所致[1]。引起患者胚胎期出现这一发育异常的原因尚不清楚。

脐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具体病因尚不清楚。

主要机制为卵黄管未完全闭锁导致肚脐与肠道直接相通,绝大多数患者在新生儿期发病[1]。

哪些人容易患脐瘘?

流行病学观察发现,该病多见于男性患者,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其他危险因素也不清楚。

就医

当发现脐部有渗液、漏粪、排气、红肿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就医。脐瘘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1]。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脐部渗液、反复潮湿不干燥。

脐部漏粪、类似放屁样排气。

脐部红肿、糜烂。

发现脐部有异常孔洞。

脐部有肿物脱出体外。

发现寄生虫自脐部爬出体外。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外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脐瘘?

医生依据脐部漏粪、排气、肠道寄生虫钻出等特征性表现,即可明确脐瘘的诊断。对于没有漏粪等特征性症状的患者,诊断相对困难,医生会借助超声、瘘道造影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超声检查[4]:可探查瘘道结构及走形,如发现脐部下方瘘道与肠管相通即可明确诊断。

瘘道造影检查[1]:医生会向患者脐孔注入造影剂,然后拍片检查,脐瘘患者可见造影剂进入肠管并显示瘘管形态。若造影剂进入膀胱,则诊断为脐尿管瘘。

其他检查[1]:如探针探查瘘孔、亚甲蓝/美兰试验等,可用于其他卵黄管发育畸形和脐尿管畸形病变的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脐部渗液有多长时间了?孩子哭闹时渗液量有没有增加?

有没有发现脐部漏粪、像放屁一样排气?

孩子排尿是否正常?有没有排尿困难、尿细的表现?

从发病到现在有没有去治疗过?如何治疗的?

在别的医院治疗期间有没有做过瘘管造影检查?结果如何?

孩子是否患有其他先天性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诊断是否明确?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个病会遗传吗?

有没有预防得这个病的办法?

脐瘘这种病该怎样治疗?

手术风险大不大?

这个病治愈后还会复发吗?

治疗

为避免发生肠脱垂等并发症,脐瘘一经诊断,应尽快行瘘管切除手术。目前医生会尽量保留正常的脐部,以免脐切除后不美观,甚至对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影响[6]。

药物治疗

对于局部皮肤溃烂、感染者,医生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7]。

手术治疗[1]

单纯瘘管切除:适用于未并发肠脱垂的患者,目前在将瘘管完全切除的同时,应注意保留正常的肚脐,避免切除肚脐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影响[6]。

并发肠脱垂的处理:根据脱垂肠段的具体情况而定,若肠道尚未坏死,可剪开脐环将肠道送入腹腔;若肠道已坏死,医生会切除坏死的肠道后进行肠道重建(缝合肠道断端)。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不及时治疗,脐瘘相关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出现肠脱垂(可因嵌顿缺血导致肠坏死)、肠梗阻等并发症[1][2][5]。手术切除瘘管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良好[3]。

日常注意

因粪便、肠液可对脐部造成污染、腐蚀,脐瘘患者日常注意应加强脐部卫生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术后饮食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执行,而且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家属还要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多加安慰等[8]。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加强脐部卫生护理:要及时清洗漏出的粪便、肠液,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以免导致脐部皮肤糜烂、产生湿疹、感染。

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持续哭闹、咳嗽、用力排便、因感冒打喷嚏等均可增加腹压,进而增加瘘口渗液以及肠脱垂的风险,还会增加术后伤口开裂的风险。因此无论术前术后,都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

术后饮食严格遵医嘱执行[8]:因手术涉及腹腔肠管,行此类手术的患者通常要经历禁饮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正常饮食的过程,若不重视可能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甚至并发肠梗阻。

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8]:术后早期下床,保持适当的活动量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以及预防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

其他护理措施[8]:家属应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多安慰患者,使其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哭闹、焦虑等。

预防

脐瘘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导致患者胚胎期出现这一发育异常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厄贝沙坦片(若朋)的功效与作用-厄贝沙坦片(若朋)说明书

2023-8-2 23:41:04

保健

男士正常的几个标准

2023-8-2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