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是腺病毒、冠状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性肺炎是世界各地肺炎发病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状态的人都可能患病,与患者有接触史者、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婴幼儿、老年人、妊娠女性等都容易患病,症状轻重不等,但婴幼儿和老年患者病情较重,甚至导致死亡。
病毒性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可以散发流行或者暴发流行。病毒性肺炎的早期症状与流感症状十分类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干咳、全身酸痛等。
治疗以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为主,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者需抗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甚至需要机械通气,进行多器官支持。
戒烟、避免酗酒有助于易感人群预防肺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有呼吸道症状时戴口罩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播散,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特定人群患病毒性肺炎的风险。
症状
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好发于病毒流行季节,多发生于冬春季,可以散发或暴发流行。早期症状与流感症状十分类似,主要表现为:
发热;
干咳,也可少痰、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头痛;
咽喉痛;
肌肉疼痛,全身酸痛、倦怠。
疾病进展可表现为持续发热,体温较前升高,出现呼吸困难。如果继发肺部细菌感染,会出现一些与细菌性肺炎相同的症状,比如:
咳黄痰或痰中带血;
寒战;
乏力;
食欲不振;
胸痛,尤其是咳嗽或深呼吸时明显;
心率、呼吸加快;
口唇、指甲颜色发紫;
意识障碍,老年人、儿童尤其多见。
病毒性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继发细菌性肺炎。继发细菌感染发可生在病毒性肺炎期间或之后,可能导致重症肺炎。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或指甲发紫、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病因
病毒性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毒性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好发于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患者可以同时感染一种以上病毒,并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免疫抑制的患者还容易合并真菌感染。
常见病原体有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可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一定的季节性,并且传播迅速、传播面广。
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常见于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例如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受者等。
哪些人容易患病毒性肺炎?
任何能够削弱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的因素,都可以增加患病毒性肺炎发生的几率。
2 岁或以下年龄婴幼儿。
65 岁或以上年龄老年人。
孕产妇。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毒感染者,近期进行器官移植者,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严重肾病者,放化疗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外科手术恢复期患者等,这些人群更易患严重的病毒性肺炎。
患有慢性持续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例如在医院或护理环境中工作或生活。
吸烟人群。吸烟会损害肺部抵御感染的能力。
酗酒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咽痛,全身酸痛、乏力,干咳伴或不伴咳少量白黏痰等症状时,如果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在流感季节,有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及病情进展,应当尽早就诊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存在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热的 5 岁以下儿童,当出现呼吸加快或者出现吸气时胸部内收,应该及早拨打 120。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呼吸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病毒性肺炎?
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从而诊断病毒性肺炎。这类患者抗生素治疗常无效。
相关检查常包括如下: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稍高或偏低
查血降钙素原正常,血清 C 反应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痰培养常无致病菌生长。
胸部 X 线检查通常可以发现肺部改变。
明确诊断常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培养或组织病理上见到病毒包涵体,病毒核酸、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近有没有接触流感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有无流感样症状?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自行用过药?
是否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病毒性肺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是否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
是否应该应用抗生素?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能治愈吗?
会复发吗?有并发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病毒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吗?如何预防?
治疗
常见治疗方法如下:
一般治疗与支持治疗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多饮水,少量多次进软食,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
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必要时进行氧疗。
抗病毒治疗
明确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后,应使用抗病毒药物,尤其对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者应当尽早应用。
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
阿昔洛韦:具有广谱、强效、起效快的特点,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
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用于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阿糖胞苷: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金刚烷胺: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作用,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
抗生素治疗
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肺炎的疗效目前尚有争论,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肺炎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应酌情应用。
特殊病毒性肺炎的治疗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常见原因为禽流感病毒,确诊或疑诊此病的患者都需要住院隔离,对症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尽早(在发病 48 小时内)口服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严重感染者考虑加大剂量。继发细菌性肺炎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有真菌感染证据时抗真菌治疗。重症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加强器官功能监护,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常见原因为 SARS 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需要住院隔离,进行一般治疗及氧疗,重症患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对于出现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可以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注意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疗,一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应接受相应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一般经过休息、对症治疗等,可以恢复正常,个别重症患者可能会危及生命。病毒性肺炎容易继发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性肺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菌均可发展为重症肺炎。
日常注意
有症状后应及时就医,不要盲目选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加重感染,延误病情。
补充营养,如高蛋白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预防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
病毒性肺炎流行季节,外出戴上口罩做好防护,远离患病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肺炎和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有一定预防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怀疑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奥司他韦等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