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肠系膜乳糜囊肿,肠系膜淋巴管瘤
概述
肠系膜囊肿,又称为肠系膜乳糜囊肿或肠系膜淋巴管瘤等,是指位于肠系膜的囊肿,以小肠系膜多见,最常见于回肠,主要与先天性淋巴系统异常有关。
肠系膜囊肿为较少见疾病,发病率大约为 10 万分之一至 25 万分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 70% 见于成人,25% 在 10 岁以下,男女之比约 1∶1.2。
肠系膜囊肿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而机体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阻塞、异位、畸形等)、感染、腹部外伤、肿瘤、腹部手术创伤等是肠系膜囊肿的危险因素。
根据发病原因分为 4 型:胚胎性或发育性囊肿、创伤性或获得性囊肿、肿瘤性或新生物性囊肿、感染性囊肿;根据外科病理学形态分为 4 类:浆液性囊肿、乳糜囊肿、多囊性囊肿、多成分性囊肿。
肠系膜囊肿最初的临床症状是腹部胀感及触到腹部肿物,随着病情的进展,当囊肿增大压迫肠系膜,可引起腹痛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血、腹泻或便秘、发热、贫血、白细胞升高及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系膜囊肿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而定,术中探查首先要了解囊肿与相邻肠管、供应血管及其他器官的关系。
肠系膜囊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并发腹膜炎、尿路梗阻、肠梗阻、肠扭转、肠坏死等,继而危及生命。
肠系膜囊肿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一旦确诊为该疾病,应尽快手术治疗。
症状
腹部胀感和触及腹部肿物是肠系膜囊肿最初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囊肿较小时,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当囊肿增大压迫肠系膜,可引起腹痛症状,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血、腹泻或便秘、发热、贫血、白细胞升高及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系膜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部肿块与腹胀:腹部肿物多表面光滑、无痛、可活动;囊肿较大者可引起腹胀,患者腹围逐渐增大。
腹痛:可呈阵发性,主要是由于囊肿牵拉肠系膜根部所致,症状多在活动时发生或加重,静止时缓解,缓解后可再发;当并发肠扭转或坏死时,可出现剧烈疼痛。
局部压迫症状:当囊肿较大时,可压迫胃肠道可引起阵发性腹痛,食后不适及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等;当压迫输尿管,可产生尿路梗阻等症状。
其他表现:当囊肿破裂时可形成腹水;当囊肿腐蚀或侵入肠壁可引起便血;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急腹症表现。
肠系膜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肠系膜囊肿的进展过程,常见并发症包括:
腹膜炎
尿路梗阻
肠梗阻
肠扭转、肠坏死
恶变
病因
肠系膜囊肿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而机体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阻塞、异位、畸形等)、感染、腹部外伤、肿瘤、腹部手术创伤等是肠系膜囊肿的危险因素。
肠系膜囊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此类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肠系膜囊肿?
有如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机体淋巴系统发育异常,包括淋巴管阻塞、异位或发育畸形等。
感染:其中以结核感染者最多见,多因肠系膜淋巴结核发生液化后所致;其次还可见于真菌或寄生虫性感染者。
腹部外伤或手术创伤:既往有腹部外伤或手术创伤病史者,易出现肠系膜组织发生出血、血肿机化或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溢,而被纤维组织所包裹,继而可形成囊。
肿瘤病史者:主要为淋巴管瘤,还可见于囊性平滑肌瘤、淋巴管内皮细胞瘤、淋巴管肉瘤及恶性畸胎瘤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腹部胀感、触及腹部肿物、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血、腹泻或便秘、贫血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发热、无尿、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部胀感、摸到腹部肿物;
腹痛;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便血、腹泻或便秘;
贫血及体重下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疼痛;
发热;
无尿;
全身无力、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结直肠外科
普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肠系膜囊肿?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等相关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肠系膜囊肿;进一步通过诊断性穿刺、腹腔镜活检或剖腹探查给予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解开衣服,查看患者的腹部情况,初步判断腹腔内有没有肿块;触诊判断腹壁的紧张度,判断疼痛的具体部位,另外判断触诊判断还可腹腔内有没有肿块,肿块的位置、大小、表面形态、质地如何、活动度如何,肿块有没有压痛;对腹部的叩诊检查,看肿块有没有叩击痛,并判断腹腔内有没有腹水;听诊器对腹部进行听诊,判断有没有肠梗阻,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彩色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无放射性、廉价便捷,不仅可以定位,而且可以定性。可作为该病的初步筛选诊断方法之一,也可作随访观察的手段;同时也在彩色超声检查的引导下对囊肿进行诊断性穿刺。
腹部平片:价格低廉、有少量辐射、快速,可初步排除泌尿系统或肠道疾病。
钡剂灌肠造影:即从肛门灌入钡剂,再行 X 线检查,该检查可判断肠道受压情况。
CT 或 MRI 检查:可提供肠系膜囊肿的确定位置、结构、性质及与大小肠曲的关系。
腹腔镜检查:确诊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囊肿的部位、大小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哪里不舒服?症状出现多久了?
肚子哪里痛?活动后痛的会更明显吗?休息后能缓解吗?
腹部有没有摸到什么肿块?什么时候摸到的?摸到肿块的那个地方会痛吗?
有没有接触什么动物?家里有没有养宠物?有没有在一些畜牧区工作过?
以前有得过什么疾病?有没有外伤过?有没有做过什么手术?
平常吃饭怎么样?最近几个月人体重有没有减轻?
大便怎么样?大便的颜色怎么样?有没有带血?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这种情况严重吗?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这种情况能只吃药吗?吃药能根治吗?
手术要多少钱?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多久需要复诊一次?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平时有没什么食物要忌口?
治疗
肠系膜囊肿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而定,术中探查首先要了解囊肿与相邻肠管、供应血管及其他器官的关系。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缓解囊肿压迫导致的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囊肿导致急腹症或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而定,术中探查首先要了解囊肿与相邻肠管、供应血管及其他器官的关系。
手术方式:
单纯囊肿切除术。
囊肿、肠管切除加肠管端端吻合。
囊肿与肠腔吻合。
囊肿部分切除。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具有损伤小、愈合快等诸多优点,可用腹腔镜切除囊肿。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肠系膜囊肿在临床上少见,并且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但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预后较好。
若发现不及时,且未经过正规治疗,延误病情,可发展为腹膜炎、肠梗阻、尿路梗阻,严重者可发生肠扭转、肠缺血坏死,更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肠系膜囊肿的最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调整食谱,合理膳食,注意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遵循医嘱、早期下床活动,及时复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
术后麻醉未清醒之前应去枕平卧,肩部垫一小枕,头偏向一侧,使气道伸直,减轻气道阻力,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清醒后给予头部垫枕,自动体位。
术后穿棉质宽松舒适的衣服和裤子,保持卫生。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卫生,避免感染。
随时注意观察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引流管情况,避免受压、扭曲、打折、移位和脱出,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果短时间内流出大量鲜红色的血性液体,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手术后应保持背部受压皮肤清洁干燥,麻醉清醒后至离床活动前,可每 2 小时翻身按摩 1 次,每 6 小时叩背 1 次。
饮食管理
术后 24 小时全流质饮食,即果汁、米汤、面汤等,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术后第 4 天腹部体征较好者可半流质饮食,以面条、米粥、鸡蛋糕为主,仍然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出院时按照医嘱规定饮食或定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
食物选择应多样化,以低盐为主,应限制肉类、钠盐及富含草酸的食物( 如菠菜、莴笋) 的摄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运动管理
术后若无明显禁忌症,患者可在术后第 2 天离床活动,可由家属搀扶在病房里走动,促进身体各部机能的恢复。
术后第 2 天下床活动后,可自行训练排尿,排尿正常者可拔出导尿管。
若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更换锻炼内容,循序渐进,从散步到做操乃至慢跑等。
术后复查
请按时按医嘱定期(术后 1、3、6 个月)复查切口、B 超、X 线片等。
其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密切观察身体变化。
若出现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发热、食欲低下等征象时,及时联系医生,必要时住院治疗。
预防
由于肠系膜囊肿的发生比较少见,除先天性畸形外,有针对性地预防或阻断腹膜后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可使该病的发生率下降。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尽量避免去畜牧区或疫区旅游或工作,若不得不接触,需做好防护措施,不要食用没有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食品,避免感染寄生虫。
家里如果有养宠物者,需及时打疫苗,保持家里干净,及时清理宠物的大小便。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寄生虫感染、淋巴管瘤、囊性平滑肌瘤、淋巴管内皮细胞瘤、淋巴管肉瘤及恶性畸胎瘤等,若在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后出现腹部胀痛、腹部包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对于术后的患者,应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饮食应多样化,应行营养丰富、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