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
概述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指腹部炎症或手术后,大网膜与下腹部的脏器或壁层腹膜相粘连,大网膜纤维化和缩短从而压迫横结肠,牵拉腹膜和横结肠向下移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本病无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最主要的病因为腹腔或盆腔术后、腹部炎症后大网膜发生粘连、短缩。腹部手术病史、腹部操作病史、腹膜炎病史等为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横结肠向下牵拉移位的程度,可将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分为 3 期。轻度:少部分大网膜发生粘连,横结肠受大网膜牵拉影响较小,少有明显症状和感觉;中度:大网膜粘连范围较广,发生挛缩,横结肠轻度下移,此时可出现腹部刺激症状(如腹痛腹胀等);重度:大网膜明显挛缩,将横结肠牵拉至下腹部,导致肠管狭窄甚至闭塞,出现肠梗阻等症状。
本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横结肠梗阻以及腹膜牵拉等。
轻症患者可使用药物及物理治疗;重症患者一经诊断,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本病若长时间未予治疗,除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外,还可能并发腹内疝以及肠梗阻等。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是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征,术中细致探查、操作,术后尽可能早期活动。
症状
本病最主要的症状为胃肠功能紊乱、横结肠梗阻以及腹膜牵拉等。根据横结肠向下牵拉移位的程度,症状由轻到重。轻度:少有临床表现;中度:此时可出现腹部刺激症状(如腹痛腹胀等);重度:肠管狭窄甚至闭塞,出现肠梗阻等症状。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
胃肠功能紊乱:包括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即食欲差);
横结肠梗阻:主要表现为便秘,常伴有腹痛,多于餐后半小时左右发生,性质呈持续性绞痛,也可为阵发性胀痛,取屈身侧卧位时可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腹部牵拉症状:躯干伸直腹部或原手术切口处有牵拉痛,取屈髋屈膝或卷曲状静卧姿势可缓解疼痛,走路常呈弯腰状。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梗阻
肠坏死
腹膜炎
病因
大网膜下缘完全游离,活动性很大,具有渗出、吸收及修复等许多生理功能,当下腹部存在炎症或损伤时,大网膜便发挥其防御再生功能,限制炎症的扩散并促进炎症消退及损伤修复。但是若发生过度强烈的防御修复作用,则可能出现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继而出现瘢痕挛缩,横结肠受牵拉下降,导致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手术操作相关因素:术前未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存在潜在的感染风险而术后未及时有效控制;手术不熟悉,操作不细致,术中粗暴对待腹膜组织,未进行足够的保护;
术后患者活动相关的原因: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小甚至不活动,导致网膜与腹膜缝合处粘连;
大网膜自身的原因:大网膜具有趋向性,部分大网膜会在术后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周围形成包裹,若引流管拔管过迟,大网膜就容易和引流管口周围的壁腹膜发生粘连。
哪些人容易患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腹腔或盆腔手术史:如结肠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子宫或附件切除术等;
腹部操作:如腹腔穿刺、腹腔置管引流等;
腹膜炎病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腹胀;
恶心、呕吐;
便秘;
手术切口疼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高热
寒战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若患者疑诊大网膜粘连综合征,临床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完成一些躯体动作试验,结合 X 线钡剂灌肠造影、腹部 B 超等检查进行诊断。
具体检查如下:
切口下拉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将用手按压切口上部并用力向下牵拉,作用是观察切口是否有与大网膜粘连。
X 线钡剂灌肠造影:快速、无创性检查,但有辐射影响。作用是观察横结肠是否与大网膜粘连,并出现牵拉移位。70%以上患者可有阳性发现,典型病例可见横结肠下降呈“V”字形。
腹部平片:快速、无创性检查,但有辐射影响。单独应用时诊断价值不高,若合并有肠梗阻、腹内疝等并发症时,可有典型的 X 线影像学表现,一般用于结合钡剂灌肠造影检查。
腹部 B 超:快速、安全、无创性检查,且无辐射影响。作用是观察腹腔横结肠的位置,但诊断价值不如 X 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
纤维结肠镜:利用带镜头的光纤导管全面检查患者的肠管,可在肉眼直视下观察结肠的病变情况。主要用于诊断是否存在肠梗阻,对于判断大网膜粘连范围的评估价值有限。
腹腔镜探查:有创性检查,创口面积较小,主要用于观察大网膜与手术切口或周围组织的粘连挛缩范围,并可评估结肠受牵拉的程度。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多少岁了?症状出现多久了?自己感觉有加重吗?
肚子会痛吗?是哪个部位痛?是什么样的疼痛?是持续性的还是阵发性的?会自行加重或者缓解吗?有没有某种姿势能够缓解这种疼痛?
近期大小便通畅吗?有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出现?
近期有做过手术吗?是哪个部位的手术?是微创的还是开放性的?术后有留置引流管吗?
既往有过腹膜炎病史吗?
之前有去过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什么检查吗?检查结果是怎样的?
有接受过什么治疗吗?自己吃过什么药吗?
有对什么食物和药物过敏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症状会不会很严重?
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这种病需要如何治疗?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如何?费用高吗?
治疗结束后还会复发吗?
出院后要多久返回医院复诊?复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平时饮食要注意什么?
治疗
本病轻症患者可使用药物及物理治疗;重症患者一经诊断,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轻、偶尔发作的患者。
解痉、通便类药物:如山莨菪碱、开塞露等。需遵医嘱使用。
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显著、病程长、明显影响健康和日常生活者,特别是并发腹内疝、肠梗阻的患者。
粘连松解术、腹腔镜切除术:作用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大网膜,解除对横结肠的压迫和牵拉,并使保留游离的大网膜不再与原粘连处附着。
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调理、腹部理疗:轻症患者可用,作用是为了缓解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肠梗阻、肠坏死、腹膜炎,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采用腹腔镜技术处理粘连的大网膜,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术后再粘连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预后好。
日常注意
患者及其家属除了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日常注意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腹腔镜术后护理:及时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和干燥,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分泌物及红肿,一般 7 天左右拆线。
服用药物: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减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可能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如果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要注意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不能饮酒。一旦有过敏相关的症状,如皮肤瘙痒、发红,恶心、呕吐、呼吸短促等情况,请及时就诊。
定期复查:定期(一般 3 个月左右)到医院复查,进行腹部平片等检查。密切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情况,及时就医。
饮食卫生及作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不洁饮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跳、托举重物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手术伤口或粘连组织撕裂出血。
预防
通常针对本病的危险因素做好应对措施即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选择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手术;
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积极预防感染,控制炎症,尤其是下腹部及阑尾周围炎症;
术前冲洗手套以免滑石粉带入腹腔形成滑石粉肉芽肿,导致大网膜粘连;
术中严格清除腹腔病灶,减少异物残留;
术中切忌用大网膜覆盖腹腔脏器,避免将大网膜与切口一同缝合;
术中操作仔细轻柔,避免损伤大网膜及其周围脏器,关腹前完整复位大网膜;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配合中药以调整胃肠功能,促进恢复胃肠道蠕动;
术后及时拔除引流管;
日常膳食(如鱼、肉、豆类、瓜果、蔬菜等)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