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藻菌病
概述
接合菌病为接合菌纲所属的病原菌所导致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该纲中引起皮肤感染的两个最常见的是毛霉目和虫霉目。
本病首次报道于印度尼西亚,在该地区为流行性疾病,感染主要发生在北纬 15° 和赤道以南之间的地区,但全世界都可发生该病。
最主要的病因是接合菌纲所属的病原菌的感染,主要是毛霉目和虫霉目,危险因素是患有糖尿病、淋巴瘤、白血病、营养不良等严重的基础疾病。
毛霉病分为鼻脑型、肺型、胃肠道型和播散型,虫霉病分为耳霉虫霉病和蛙粪霉病。
患者出现一侧的头痛、鼻内疼痛,流淡黄色或黑色鼻涕,鼻腔分泌物黏稠且带血;皮肤损害表现为疼痛的结节、斑块,可有溃疡和结痂;还可有咳嗽、咯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典型的表现。
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如两性霉素 B。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早诊断、早治疗,毛霉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治疗难点在于该病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且该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可快速导致死亡。
虫霉病预后好,但毛霉病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引发脑疝、肺栓塞、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糖尿病患者要每天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症状
接合菌病包括毛霉病和虫霉病,其主要表现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有所差异。
接合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接合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毛霉病:
鼻内疼痛、流血:鼻内或鼻窦内疼痛充血(及鼻腔内毛细血管充盈,可能出现渗血等)、流淡黄色或黑色鼻涕,带血,分泌物黏稠,患者常有发热。
眼眶疼痛:眼眶部位可出现眼眶的疼痛、眼睑下垂、局部有麻木感、眼球突出和运动受限、瞳孔固定、失明。
口角歪斜:可出现同侧的面神经瘫痪(口角歪斜等)。
咳嗽、咳痰: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没有特征性支气管炎和肺炎(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咳痰)。
胸痛、咯血:病原菌侵入肺部血管引起的栓塞、坏死,出现胸前区的疼痛、咯鲜红色的血。
腹痛、胃痛、腹泻、血便、呕咖啡样血:病原菌侵犯消化道,出现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其症状受累及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定,患者多在 70 天之内死亡。
结节、斑块、溃疡、瘢痕:病原菌累及皮肤是,最初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疼痛的结节,直径可达数厘米,逐渐扩大为紫红色斑块,表面高低不平,随着病情的发展,结节中央出现溃疡,表面可结痂和坏死,有瘢痕形成。
昏睡进入昏迷: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由昏睡进入昏迷,持续 2 天~2 个月,一般在 7~10 天内死亡。
虫霉病:
鼻肿块:最早发生于鼻黏膜,此后可向四周扩散,累及鼻中隔(位于左右鼻腔中间的骨性结构)、鼻孔和鼻窦等,一般累及双侧,也可以是单侧。肿块可高低不平,不痛,不能推动,但其上面的皮肤可以推动。
鼻塞、鼻溢液:为最常见的症状,鼻肿块可导致鼻塞。
胶样粟丘疹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局限性肉芽肿
血管栓塞和坏死
肠穿孔
脓毒血症
出血性休克
病因
接合菌病是由接合菌纲所属的病原菌引发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一般情况下该菌不会致病,多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接合菌纲包括 7 个目和 30 个科,但只有毛霉目和虫霉目会致病。
接合菌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毛霉目真菌感染:毛霉目真菌属于接合菌纲,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土壤、面包、水果的常见腐生菌,为条件致病菌(即正常情况下不致病,通常是由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
虫霉目真菌感染:虫霉目真菌属于接合菌纲,可从腐烂植物中分离出来,也是条件致病菌。
哪些人易患接合菌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接合菌病:
糖尿病酸中毒患者:患者的血糖很高,容易发生鼻脑毛霉病,若能控制血糖,其感染症状可以减轻甚至转变为隐性(即有毛霉的感染,但不表现出症状),若下次再发生酸中毒,毛霉病可再次发作。
营养不良:因伤寒、阿米巴痢疾或其他疾病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消化道毛霉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接合菌病:
淋巴瘤、白血病、糖尿病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肺毛霉病的原发性感染,多因吸入毛霉孢子而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出现鼻脑毛霉病。
热带雨林地区:虫霉目中的耳霉虫霉病的患者主要来自非洲热带雨林地区,主要是尼日利亚,其他地方也有发生,但也都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有一侧头痛,鼻或鼻窦疼痛,流淡黄色或黑色鼻涕,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且应用抗生素后疗效不佳,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胸外科就医。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胃痛、便中带血或呕咖啡样物质,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医。
患者出现红色的丘疹、斑块、脓疱、溃疡、坏死,难以愈合,应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患者合并糖尿病、淋巴瘤、白血病或营养不良等疾病,若出现上述症状,更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若患者出现眼球后疼痛、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可能出现颅内高压,应及时拨打 120。
若患者出现高热或低体温(体温低于 35℃)、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扪不清,可能是感染播散到全身,引起感染性休克,应立即拨打 120。
若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大咯血,可能为肺栓塞,应立即拨打 120。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按压时疼痛剧烈,腹部坚硬如板状,突然将手抬起,患者疼痛加剧,可能出现肠穿孔,应立即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神经内科
呼吸内科
胸外科
消化内科
普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接合菌病?
当医生怀疑是接合菌病时,通过糖尿病、淋巴瘤、白血病或营养不良等其他严重疾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可能考虑该疾病,诊断该疾病还需进行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
相关检查具体介绍如下:
真菌学检查:医生需要找到真菌来明确是否有真菌感染,进而行真菌学检查,医生会取痰液、脓液、鼻分泌物等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检查为无创检查,在能取到标本的前提下为首选。
组织病理学检查:若患者无分泌物等,为明确患者有真菌感染,医生可能会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会取一块皮肤损害处的皮肤,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方法更加精准,但该方法为有创伤的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起病?
是否患有糖尿病?
症状是什么?持续了多久?后续症状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加重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是否到医院诊治?做了哪些检查?医生的诊断是什么?是否用过药物?药物是否有效?
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有无变化?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所患疾病是什么?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病情转归如何?
可能会有什么后遗症?
是否需要复查或长期监测病情?
治疗
毛霉病起病急,且一般病情严重,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同时应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血糖),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如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毛霉病与虫霉病的治疗不同。
药物治疗
两性霉素 B:为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 B 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毛霉病的患者主要使用两性霉素 B。
碘化钾:为控制接合菌病患者的皮肤炎症,碘化钾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虫霉病的患者可服用碘化钾,应服用至皮肤损害消退 1 个月以后。
复方磺胺甲噁唑:为控制接合菌病患者的皮肤炎症,复方磺胺甲恶唑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虫霉病的患者可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应服用至皮肤损害消退 1 个月以后。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或清创术:对于局部皮肤的毛霉病,可采用局部手术切除的方式根除病灶。对于有明显的大的感染灶,为获得更好的疗效,可行手术切除配合两性霉素 B 的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及时治疗,毛霉病因可能出现侵犯大脑、肺栓塞、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
若患者及时治疗,如果感染比较局限,程度较轻,可以痊愈,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高压至脑疝,肺栓塞,即使及时进行了救治,也可能会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局部手术切除,如果是门诊手术,要定期到医院换药,可用碘伏消毒伤口,防止伤口感染,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或有无流水渗液,有无流脓,伤口有无裂开。若有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两性霉素 B 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肝肾功能的损害,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两性霉素 B 还可导致低钾血症,应定期复查血钾、心电图(低血钾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可 1 个月复查一次。
其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通过饮食控制,或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每天监测血糖情况。
预防
具体预防方式如下:
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每天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过饮食控制、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有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如鸡、鸭、鱼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天晨跑半小时),增加抵抗力。
针对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有糖尿病、白血病、淋巴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防止该疾病的发生。
居住于热带雨林地区的人群,要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尽量保持生活环境干燥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