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室性心动过速
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指连续 3 个及 3 个以上的室性心律,且心率大于 100 次/分的现象。
常见于患有基础心脏病的人群,但也可以见于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人群;在老年人群中,常发生在心梗后的慢性期;随着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无症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器质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最主要的病因,其中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疤痕是导致室速的最常见原因;此外,心肌缺血、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低镁)等因素也可引发疾病。
根据心电图的形态可分为单形性、多形性、双向性、尖端扭转型以及并行性室速。按室速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性室速。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特发性、束支折返性以及儿茶酚胺敏感性等室速。疾病分期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主要症状为心脏排血减少,表现出头晕、焦虑、出汗、晕厥,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者通常无明显症状。
对于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首先要解决原基础疾病,必要时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手术治疗,以防止心源性猝死。心脏结构正常的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只有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需要治疗。治疗措施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导管消融术。
主要危害是引起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病因之一。
症状
通常表现出心脏排血减少的症状,如头晕、焦虑、出汗、晕厥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者通常无明显症状。
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症状包括:
低血压表现比如头晕、乏力、尿少等;
呼吸急促、出汗;
头晕、眩晕,焦虑不安;
晕厥,急性发作或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猝死。
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衰竭
猝死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最主要的病因,其中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疤痕是导致室速的最常见原因。
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有:
代谢障碍:机体代谢障碍引起血液中钾离子、钙离子含量发生较明显改变比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
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奎尼丁、胺碘酮等因其改变心脏自主节律,在心脏电生理改变过程中比如复极时间延长、早期后除极等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
少数编码钠、钾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与遗传有关被称为离子通道病,如长 QT 间期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
有如下列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
有高血压、肺心病病史:长期的病变会使心脏的解剖结构和电生理结构发生改变;
有家族遗传史:先天性病因包括编码钠、钾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突发低血压、呼吸急促、出大汗;
心绞痛:突发或在情绪激动时胸口部位紧缩性、压榨性疼痛,偶尔伴有左前臂、手指疼痛,持续数分钟可缓解;
晕厥;
意识模糊不清。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发心源性休克
心脏骤停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时,将通常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后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在有初步诊断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心脏彩超等检查,必要时行心导管术进行心电生理检查以获取更重要的诊断依据。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查体:通过查体可立刻判断病人的危急情况,判断有无心脏骤停、猝死等需紧急抢救状况;主要包括视诊:看有无休克、心脏骤停等;听诊:有无心脏杂音;叩诊:有无心脏增大表现等。
心电图检查:患者常出现 3 个或 3 个以上连续宽度快频率的 QRS 波,心率常在 100~250 次/分 。
抽血生化学检查:心肌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CK/CK-MB、肌钙蛋白 I、肌钙蛋白 T 等,由于这些蛋白成分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当心肌细胞损伤破裂时不同时间段各物质会释放入血,因此根据血液中不同时间这些物质的动态变化可判断心肌损伤情况。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检查、胸部 CT、心脏彩超判断有无心脏结构变化。
心电生理学检查:能通过将检测电极通过导丝直接引入心腔内部,针对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进行电生理的检查,从而能诊断出复杂的心律失常具体病因,能提供重要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之前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吗?有多少年了?
之前发生过心肌梗死吗?进行了什么治疗?
之前有过头晕、昏倒吗?
最近会不会心慌、气促、出大汗?
最近会不会有胸口疼痛的症状?
既往有无出现心脏骤停的病史?
最近有做过心电图吗?心电图报告单有带吗?
家里有其他亲属发生过类似的症状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我平时需要注意哪些?
治疗
对于急性期患者最先要尽快终止室性发作,恢复正常心律。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主要为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复发。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患者,无症状可自行恢复者无需特殊处理,有症状者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其主要作用为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猝死风险,是有效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可以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流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氟卡尼、美西律、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
胺碘酮: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持续性室速最有效的药物,但迅速经给药会引起低血压。
手术治疗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仪(ICD):适用于经完全恢复心脏血供和进行最佳药物治疗后还是反复发作室速者。
导管消融术:对于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对药物、ICD 效果不佳时,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导管消融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如果症状加重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要立即给予镇静剂并行电复律。
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是一种院外心脏骤停除颤仪器,它可以被专业或非专业人员有效和安全地应用,可以挽救生命。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从而影响患者寿命;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患者,无症状可自行恢复者预后良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度过急性发作期,但如若没有根治原基础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易复发,从而影响老人生活质量和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看管照护:家里有心脏病史老人的,应至少有一名成年人在其身边看护,以应对突发状况。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需注意不良反应,切勿私自增减药量药类,若出现腹痛、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服药并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病情稳定者每 3 个月到半年需要到医院随访复查,主要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
饮食:清淡低脂饮食;摄入充足的水果和蔬菜。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相关器质性心脏病: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压、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 X 线检查等常规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人要注重营养搭配均匀,适当补充维生素,比如多吃蔬菜水果等。
老年人如果胸痛、发昏,突发昏倒,应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