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概述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一种由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的人群中,可造成全身多个器官的功能损伤。
马尔尼菲青霉病多见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则以广东、广西两省为主。
马尔尼菲青霉菌由呼吸道进入肺部,再经血流侵犯全身各处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疫源地雨季吸入土壤中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分生孢子,可能是人体感染的主要途径。马尔尼菲青霉菌在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易入侵人体,故本病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艾滋病、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中以艾滋病患者最多见。
根据真菌侵犯的范围,马尔尼菲青霉病可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局限型为病变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如肺、皮肤,较少见;播散型为全身多处器官组织受累,较多见。
马尔尼菲青霉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从而出现各种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肺部受累时可出现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气紧;消化系统受累时可出现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皮肤受累可表现为丘疹、结节;其它还可表现为消瘦、乏力、头晕等症状。
马尔尼菲青霉病主要为抗真菌治疗,主要有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在针对本病治疗同时,还需对并发症进行治疗。早期诊断并进行足量的抗真菌治疗患者预后较好。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早期进行诊断并及时给予抗真菌治疗。
马尔尼菲青霉病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造成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严重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应避免前往本病的疫源地(特别在雨季),以减少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风险。本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极容易误诊为肺结核、肺炎、骨髓瘤等疾病,从而导致治疗的延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症状
发热、咳嗽、乏力、消瘦、皮疹,是马尔尼菲青霉病最常见的症状。
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最常见,体温可达 40℃,波动幅度大;
咳嗽、咳痰:部分患者痰中可带血丝;
胸闷、气紧:真菌侵犯肺脏气道,导致气道的破坏、阻塞;
腹痛、腹泻:马尔尼菲青霉菌侵犯肠道淋巴结所致;
乏力、消瘦;
贫血:具体表现为头晕、心慌、面色发白;
皮疹:皮损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四肢和躯干上部,表现为结节、丘疹,丘疹中央多呈脐窝状,可伴有坏死;
头痛、意识模糊:较少见,为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的表现。
马尔尼菲青霉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马尔尼菲青霉菌进入机体后可随血流侵犯全身多个脏器,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性休克:真菌感染后分泌毒素,影响器官的血液灌注,出现感染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消耗后又出现全身出血的情况。
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病后期可使机体多个器官功能同时发生衰竭,此时病死率极高。
病因
马尔尼菲青霉病常见原因有哪些?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菌由呼吸道进入肺部,后经血流侵犯全身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肝脏、脾脏、骨髓、浅表淋巴结、扁桃体、皮肤等。其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进一步造成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
哪些人容易患马尔尼菲青霉病?
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炎患者。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服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雷帕霉素、环磷酰胺等。
在雨季前往本病高发地区(东南亚及我国广东、广西)旅行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咳嗽、咳痰;
胸闷、气紧;
腹痛、腹泻;
乏力、消瘦;
心慌,面色发白;
皮肤结节、丘疹;
头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意识模糊
晕厥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呼吸内科
血液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
当医生怀疑是马尔尼菲青霉病时,将通过患者既往疾病史、近期旅游和出差情况、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组织活检、真菌培养等予以确诊。
询问病史:通过询问病史,有助于对疾病初步的判断。医生了解患者之前的基础疾病、口服药物及近期是否至本病疫源地旅行出差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可了解患者器官损伤程度,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的可能,抽血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肝肾功能、传染病九项(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组织活检:对肿大的淋巴结、皮肤损伤处可进行病理组织活检,以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若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活检,可进行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后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的优点。
真菌培养:真菌培养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即医学中诊断某种疾病的公认的可靠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但此法耗时较久,往往需要一周左右时间。具体方法为取患者外周血、骨髓、皮损处分泌物、支气管刷洗物等进行培养,若培养结果出现马尔尼菲青霉菌则可明确诊断。
腹部超声:判断肝、脾是否存在肿大。
CT 检查:可了解胸部及腹部病变情况,有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器官损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这次主要是哪里不舒服来就诊的?
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能自行缓解吗?
之前有没有到医院就诊过?有做过什么检查吗?结果如何?
有没有诊断过艾滋病、恶性肿瘤?有没有诊断过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没有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雷帕霉素、环磷酰胺等。
近期有没有去过东南亚或者我国广东、广西地区?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是什么病?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个病与我之前所患的疾病有关系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具体该怎么治疗呢?能彻底治好吗?
检查及治疗费用大概多少钱?医保能报销吗?
这个病会复发吗?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治疗
马尔尼菲青霉病确诊后,应尽快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还需对各器官组织出现的损伤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等,给药的方式有静脉滴注及经口服用。
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先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后再改为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若用药后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明显,可选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即针对本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发展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若感染本病的患者自身合并有免疫缺陷,则死亡率接近 100%。
经过正规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对正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少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够及时或自身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后期抗真菌治疗疗程应足够长,否则可出现复发。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可因为治疗时间长而自行停药或减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视等药物不良反应,轻者可忍受,严重者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复查:出院后 1 个月到医院复查,复查的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真菌培养及胸腹部 CT 等。
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忌肥腻及辛辣食物。
运动:患者可适当进行锻炼,可选择健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以适度出汗为宜。
大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其他: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存在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如艾滋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炎等。
有免疫缺陷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避免前往东南亚及我国广东、广西等地,特别是在雨季。
对于患有艾滋病、结缔组织病、器官移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出现反复发热、肺部感染、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经相应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警惕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