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充血性胃病
概述
由肝硬化或其它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胃部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的胃黏膜充血性病变。
该病暂无普通人群发病率,门静脉高压患者患该病几率为 20%~75%;肝硬化患者患该病几率为 35%~80%。
该病发病的原因目前机制不明,但是与肝硬化、门静脉主干、脾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有关。
该病分轻度和重度,轻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指内镜下黏膜仅可见蛇皮样改变;而重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为内镜下可见红色斑样出血征,伴或不伴有蛇皮样改变。
轻者无自觉症状,重者表现为少量呕血、黑便、少数上消化道大出血。
通过降低门脉压力药物改善门静脉高压状态;同时可采用血管介入术-经颈静脉肝内媒体分流(TIPS),或外科门-体分流术、脾动脉栓塞术等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可导致上腹部隐痛、患缺铁性贫血,如发生大出血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等。
患者术后饮食以清淡优质蛋白为主,禁粗糙、辛辣及坚硬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乳果糖帮助通便。
症状
症状轻者无自觉症状。可出现烧心、上腹部隐痛不适,少量呕血、黑便等症状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严重时最常见的症状。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烧心、上腹部隐痛不不适。
呕血:少量呕血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主要症状。
黑便:因胃部出血,经消化液消化后,排除的大便为黑色。
上消化道大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随着病程加深,可能因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缺铁性贫血,还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
缺铁性贫血
失血性休克
肝性脑病
感染
肝肾综合征
病因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主要或常见病因包括肝后性、肝硬化及肝前性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是该病最常见的原因。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是该病最常见的原因。由于门静脉高压使胃灌注增加,胃黏膜和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胃黏膜淤血水肿,使黏膜下含氧的血液减少,引起黏膜缺血缺氧,导致黏膜愈合能力和防御能力下降而被胃酸侵蚀。
肝后性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布加综合征、肝窦综合征等。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乙肝及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
肝前性门脉高压:特发性门脉高压、门脉系统血栓、门脉系统狭窄、动脉-门静脉瘘等。
感染:由于胃黏膜防御力和愈合力降低,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更容易感染,促进了胃黏膜损伤加深,推动病程加深。
哪些人容易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老年人:老年人因新陈代谢能力低下,损伤的胃黏膜修复能力差,导致易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
肝功能低下者:如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等。
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或其他容易导致门静脉高压的疾病患者。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推进该病的发生。
就医
当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烧心、少量呕血、黑便,伴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等贫血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休克、意识改变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紧急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呕血
黑便
头晕
眼花
耳鸣
心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休克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普通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当医生怀疑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时,通常采用血生化检测、粪便常规、消化道内镜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生化检测:医生可通过查看血生化检测中血清转铁蛋白含量等项目判断患者是否贫血。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大致判断胃黏膜病变状态。
粪便常规:门脉高压潜血阳性需进一步行内镜检查。
内镜:诊断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最主要的方法,医生可通过内镜观察到胃黏膜和胃底充血、水肿、网格花斑样变,如同蛇的鳞皮。还可观察到上述症状弥漫性融合,形成黄色或白色网状结构包绕的多发性红疹区。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因为什么症状来看病?
呕血和黑便持续时间有多久了?
有没有诊断过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有没有诊断过乙型肝炎?
平常有没有头晕、心悸的感觉?
平常吃饭有没有烧心的感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我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有乙型肝炎,我会不会反复得这个病?
这个病可不可以治好?需要手术么?
我需不需要住院,大概要多久?
治疗费用高吗?医保给报销吗?
治疗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首先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治疗,效果不佳需通过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改善门静脉高压, 药物不能改善症状的,可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外科门-体分流或肝移植术。
药物治疗
普萘诺尔、卡维地洛:这两种药物均为 β-受体阻滞剂,该药可通过收缩内脏小动脉使门静脉压力下降,达到控制出血,改善胃黏膜病变的效果。
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能够通过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抑制出血。
奥曲肽:生长抑素,可通过降低肝静脉血压和减少胃黏膜血流量,抑制出血。
手术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医生在 X 线透视下,从颈静脉穿刺,将特殊的金属支架放入指定位置,建立肝内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人工分流通道,以此方式达到降低门静脉高压和控制胃黏膜出血的目的。
氩离子凝固术、硬化剂疗法、冷冻疗法:从内镜治疗中衍生出来的新方法,因胃黏膜弥漫性出血,难以较好地控制出血点,随着内镜技术发展,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同时在施术过程中减少输血量。
外科手术分流:因分流手术创伤较大,因此目前较少应用。
肝移植术: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患者因血容量急剧减少而休克,进而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甚至造成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轻症患者能够缓解甚至治愈,重症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肝功能能否再次恢复正常,是该病患者是否复发的决定性因素。术后第 1、2 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分别为 22%、29%。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卧床休息 24 小时并在床上大小便。患者在术后可出现肝区、穿刺处疼痛等症状,属正常现象。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失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一般可忍受,如症状加重,及时到医院就医。
定期复查:患者应每 1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凝血常规、肝功能、血氨、甲胎蛋白、腹部 B 型超声等。
注意饮食:手术患者,术后 1 天需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后期应给予清淡、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软食,如活鱼、鲜虾、小米、牛奶等。通过药物治疗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少食粗糙、辛辣食物。
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感染,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支架移位。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戒酒:抽烟不利于病情恢复,饮酒会扩张血管,导致胃部再次出血。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不去卫生差的地方吃饭,避免乙肝感染。
日常饮食少油腻,少饮酒,保护肝功能。
日常保持健康的作息,多锻炼,可每两天慢跑一次,持续 30 分钟以上为宜。
如诊断出肝脏疾病,及时到医院,遵医嘱治疗。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及时控制感染,避免感染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应日常注意清淡饮食,多散步保持身体活力。
老年人、有家族遗传史者,按时体检,至少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