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
概述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指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脑膜炎奈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人是唯一传染源。非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为 5%~15%,在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 50%~100%。在年轻人集中的地方如军队、学校等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极易引起流行。本病的传播途径为飞沫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更具有易感性,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主要病因为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颗粒,病原菌侵入邻近组织而引起感染。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易感人群(如老年体弱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和慢性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暴露在脑膜炎奈瑟菌污染的环境中(群体中有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者,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者通过打喷嚏、咳嗽、吐痰等方式将病原菌排出体外,含菌的飞沫颗粒悬浮在空气中,污染空气环境)。
本病无分期分型。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寒战、高热(39~40 摄氏度)、咳嗽咳痰和胸痛等。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保护心、脑、肾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的关键点在于选取敏感抗生素。治疗的难点在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病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消除传染源是非常必要的,在治疗开始后,至少最初 24 小时应该采取隔离措施。
症状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寒战、高热:寒战是感觉自己很冷、发抖,高热(39 摄氏度~40 摄氏度),发热频率无特殊规律。
咳嗽、咳痰:包括脓痰、泡沫痰。
胸痛:一侧或两侧胸部的疼痛不适,疼痛为持续性钝痛。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败血症
脑膜炎
病因
本病为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肺部所致。传染源为带菌者或患者,传播途径为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更具有易感性。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常见原因有哪些?
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颗粒,病原菌在呼吸道表面生长繁殖并侵入邻近组织而引起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身体素质差,如平时常感冒或营养不良的人;
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
老年人;
儿童;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寒战、高热(39~40 摄氏度);
咳嗽、咳脓痰或泡沫痰;
一侧或两侧胸部持续性钝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四肢乏力、心率加快、嘴唇发干、神志不清。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感染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医生主要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血常规、痰涂片、胸部 X 线、痰培养等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来明确诊断。需与肺炎球菌肺炎相鉴别。
相关检查具体介绍如下:
血常规:用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
痰涂片:用于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初步诊断。
胸部 X 线:检查肺部炎症情况,了解疾病累及范围,评估病情。
痰培养:用于明确痰中是否存在脑膜炎奈瑟菌,也可进一步进行药物敏感实验,指导用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什么时候开始的?
除了最主要的症状外,还有哪些不舒服?
近期有无急性呼吸道感染?
有无呼吸道慢性疾病?
既往有无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
是否去过脑膜炎奈瑟菌流行区(医生应根据当地当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询问患者具体的地区)?
是否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者接触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呢?
我需要被隔离吗?隔离多久?
需要进行治疗吗?
治疗效果怎么样?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治疗花费高吗?
本病的疗程一般是多久?
怎么才能预防再次感染?
治疗
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保护心、脑、肾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氯霉素等,对脑膜炎奈瑟菌高度敏感,可杀灭病原菌,治疗本病。
祛痰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用于帮助排痰。
其他治疗方法
吸氧:增加患者血氧含量,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
拍背:促进脓痰排出。
营养支持:提升机体抵抗力。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治疗效果好,无后遗症,不影响患者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应谨遵医嘱,合理规范用药,不得随意停换药物;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流鼻血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应该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每 3 天复查 1 次血常规、肝肾功能;2 周复查一次痰涂片、胸部 X 线、痰培养。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评估预后。
运动:适度锻炼,可进行快走、慢跑、太极等运动,每周进行 2~3 次运动,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等)。
饮食:日常注意要注意多食用优质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瘦肉等。要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如青菜、柑橘等。不要吃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其他: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经飞沫传播,病人应该在当地的医院隔离治疗。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增强身体抵抗力,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适当锻炼身体,可选择慢跑、游泳、打太极等运动方式。
保持生活、作息规律,定点起床睡觉(如早上 7 点起床,晚上 10 点睡觉)。注意按时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超过晚上 12 点睡觉),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积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恢复呼吸道正常生理功能,在人多的地方应戴口罩。
老年人:一方面适度锻炼,提升机体抵抗力,可进行慢跑、快走、打太极等运动;另一方面可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抵御脑膜炎奈瑟菌。
儿童:严格遵从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按时接种相关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或环境卫生差的地方要戴口罩。
慢性肺部基础疾病患者:积极治疗慢支炎、慢阻肺等基础疾病,提升机体抵抗力,恢复呼吸道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