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与黑便
概述
呕血与黑粪指由肝硬化、胃癌、全身性系统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胃幽门部以上的组织病变而出血的疾病。
最主要的病因:食管、胃部炎症与溃疡、异物损伤消化器官、消化器官血管病变、肿瘤等。
主要为呕咖啡色或暗红色血液与解柏油样便(黑色发亮的大便)、头晕、心悸、冷汗等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药物止血,效果不佳可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止血。
该病主要引起患者贫血、休克,生活质量和寿命视原发疾病恶性程度而定,严重可致死。
症状
呕咖啡色样或暗红色血液、解柏油样便(黑色发亮的大便)、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是呕血与黑粪最常见的症状。
呕血与黑粪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呕血与黑粪: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与出血量密切相关)。
头晕、乏力:因呕血、血便等失血过多引起的头晕、乏力。
心悸:失血过多时,导致心脏血供不足,心跳加快产生的症状。
冷汗,四肢发冷:因失血过多血容量不足导致冷汗、四肢发冷。
呕血与黑粪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呕血与黑粪随着病情持续,如果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可导致患者大量失血,从而出现贫血、血容量不足等症状。
常见并发症包括:
贫血
休克
病因
呕血与黑粪主要或常见病因包括肝硬化、胃肠道炎症与溃疡、门静脉高压、肿瘤、药物因素、全身疾病等。一般出血点在胃底幽门以上,才可能出现呕血。
呕血与黑粪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该病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炎症:如急性出血性胃炎,因酗酒等原因使胃黏膜上皮损害,胃酸入侵胃黏膜引起炎症出血。
肿瘤:如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导致黏膜表皮出现溃疡,出血。
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药物破坏了胃黏膜上皮。
全身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会引起凝血机制失常,导致出血。
哪些人容易患呕血与黑粪?(危险因素)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呕血与黑粪:
遗传性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输出量不足,导致胃黏膜淤血导致出血。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呕血与黑粪:
炎症:如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食道损伤患者等。
肝硬化:如乙肝、丙肝等疾病导致的肝硬化患者。
肿瘤:胃癌,食管癌患者。
药物因素:如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药物的患者。
系统性疾病:如血友病、尿毒症患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呕血、黑粪、心悸、头晕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大量呕血、休克、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呕血
黑粪
心悸
头晕
乏力
冷汗
四肢发冷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大量呕血
休克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呕血与黑粪?
当医生怀疑是呕血与黑粪时,将通常采用粪便隐血、内镜检查、CT 和 MRI、B 超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内镜检查:诊断消化道最主要的诊断方法。通过内镜观察患者消化道是否有出血点及出血点位置。
粪便隐血:通过粪便隐血检查,可以排除因为食物色素问题导致的黑便。
CT 和 MRI:CT 和 MRI 可以观察到患者消化道血管是否有曲张出血。
B 超:医生可通过 B 超观察患者是否有肝硬化或辅助诊断患者是否有胃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黑粪持续多久?形状如何?
是否有呕血,呕血量大不大?持续多久了?
有没有诊断出肝脏疾病?如肝硬化?
平常有没有酗酒的习惯?
有没有诊断出血友病、白血病?
有没有诊断出消化道炎症或者癌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能不能治好?
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
需不需要手术治疗?住院会住多久?
治疗
呕血和黑粪是因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疾病,导致消化道的出血的原因复杂,首先要针对症状止血,早期治疗措施主要是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止血、防止胃肠道出血相关并发症。然后诊断出原发病因纠治原发疾病症状。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因胃黏膜溃疡导致的出血,应用该药物可以起到满意的止血效果。
生长抑素:如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够有效缓解门静脉高压,从而减轻胃黏膜下静脉曲张性出血。
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一般止血药物,在查明出血原因之前可用于止血治疗。
普萘洛尔:在控制静脉曲张出血后,应用普萘洛尔可预防再出血。
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医生通过内镜观察到出血点或区域,通过内镜指导采用冷冻法、氩离子凝固术、硬化剂疗法等方法控制弥漫性出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由于肝硬化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在 X 线透视下,从颈静脉穿刺,将特殊的金属支架放入指定位置,建立肝内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前的人工分流通道,以此方式缓解因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和控制胃黏膜出血。
断流手术:尽管可以通过药物和介入手术止血,但是仍然有患者出血而不能控制,此时应考虑实施断流手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呕血和黑粪可导致患者贫血,长期血容量不足可引起患者休克、昏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出血能够控制,但是仍有 20% 的患者再次出血,治疗后不影响患者生活。患者预后视原发疾病恶性程度而定。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卧床休息并在床上大小便。患者在术后可出现肝区、穿刺处疼痛等属正常现象。
放疗注意事项:该病不涉及放疗。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 CT 和大便隐血等。
饮食:少量出血且无呕吐者,给予流质、清淡饮食,停止出血后改为易消化、半流质、营养丰富饮食,少量多餐,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急性大出血并出现恶心、呕吐患者需严格禁食术后应禁食,通过静脉滴注补充电解质和营养,通过注射器行胃管滴入高能量的流食,如牛奶。
运动: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要及时更换睡姿,以免压疮发生。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限酒:抽烟不利于病情恢复,饮酒会扩张血管,导致胃部再次出血。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滚烫的食物,不吃过夜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低脂、少有、高质量蛋白质食物为主,如牛肉、鸡蛋、鱼。
查见消化道疾病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难治程度增加或发展为癌症。
查见肝脏疾病及时就医,避免门静脉高压导致出血。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定时体检,检查心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或手术纠治先天心脏功能缺陷,恢复正常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