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庭功能紊乱是指前庭功能的失平衡状态,其中包括单侧、双侧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前庭功能亢进和中枢性前庭功能紊乱等。
美国大约有 35% 前庭功能障碍的成年患者,我国尚无流行病调查结果,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本病可由众多疾病引起,如突发性聋、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耳蜗前庭疾病;脑血管病、肿瘤、外伤等前庭中枢性疾病;还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先天性因素等;还有晕动病等非器质性病变都可以引起前庭功能紊乱。
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眩晕、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出汗、心慌、行走时有不稳感、倾倒感、站立或行走时易向一侧倾斜、走路蹒跚、有酩酊感(头脑不清醒的感觉)、头重脚轻、头内有麻木、空虚感、头紧箍、头沉、重压感、眼前发黑等。
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应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家属应安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的心情。可用前庭神经镇静剂、前庭神经抑制剂、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尽早进行前庭康复训练,促进前庭代偿。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眩晕患者可能在任何时间、环境下突然发作,症状轻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会影响工作、生活,需卧床休息;症状重的时候容易出现摔伤、骨折等事故;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往往会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少盐;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避免开车,防止跌倒、摔伤等事故发生。平时可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锻炼身体。
症状
前庭功能紊乱病患者的症状不一,差别很大。可以表现为短暂的或持续的、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步态不稳。也可表现为发作时间较长,间隔时间渐近的头晕、不平衡感、摇摆感、倾斜感或视物模糊等症状。
前庭功能紊乱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前庭功能紊乱病常见症状包括:
眩晕:自身没有运动但感到旋转或摆动等运动幻觉,或感受到正常头部运动时身体扭曲的运动感。
头晕:指患者出现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
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或运动可引发视物模糊。
不稳感或摔倒感。
前庭功能紊乱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电解质紊乱:眩晕可引起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产生恶心、呕吐、腹泻、出冷汗、呕吐的症状,严重者可因反复呕吐出现全身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跌倒:患者眩晕、步态不稳,可发生跌倒、摔伤、甚至骨折。
心理问题:眩晕可使患者出现恐慌、抑郁及焦虑等情绪,并且患者心理压力随病史延长而逐渐增大,影响患者生活。
躯体功能、活动功能障碍:由于眩晕发作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发作时引起的身体症状以及个人情感上的压抑,这类患者常常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不愿意独自在家或者出门,导致这些患者日常生活适应延迟,逐渐发展为躯体功能、活动功能受限。
病因
每个人的前庭都是不同的,前庭有一定的频率特性,有一定的反应阈值并且相差较大。当刺激超过反应阈值时,就会表现出前庭失平衡状态,当刺激解除或减弱时,这种失平衡状态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前庭功能紊乱,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一种前庭过激或前庭失平衡状态。
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造成前庭功能减退、丧失。也可由前庭器官敏感性过高,内耳前庭受到过度刺激而产生的眩晕及头晕,这种病变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最常见的晕车病就是一种前庭过激反应。
常见病因有哪些?
前庭末梢性眩晕: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多见,亨特综合征、淋巴周围瘘、Dandy 综合征、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等较少见。
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多为颅内病变所致,常见的有前庭性偏头痛、后循环缺血、前庭阵发症。
其他:药物性眩晕、听神经瘤等。
哪些因素容易使人患前庭功能紊乱?
众多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导致的内耳前庭供血障碍。
各种感染引起的前庭神经炎、内耳迷路炎、梅尼埃病等。
情绪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足或嗅到不良气味等也为诱发因素。
就医
因眩晕、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头动不能耐受等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年龄较大,尤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突发眩晕。
持续性眩晕伴有姿势不稳、肢体活动障碍、言语、构音障碍。
急性突发眩晕伴有突发头痛,尤其是枕部头痛。
急性突发眩晕且急性突发眩晕伴听力丧失者。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障碍。
肢体运动障碍。
眩晕剧烈呕吐。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神经内科
急诊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前庭功能紊乱?
准确的病史采集,可使 70~80% 前庭疾病的病因得到初步明确或明确其方向,多数情况下,一定的前庭症状对应着某些前庭疾病。
全身一般检查,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检查外耳道、鼓膜情况;以及眼科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眼性眩晕。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神经功能检查等。
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听力学检查。
前庭与平衡功能检查:眼动检查、瘘管试验、甘油试验、冷热试验、旋转试验、摇头试验、甩头试验,位置试验、眼震电图、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神经和内耳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TCD(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助于了解中耳、内耳道及颅内情况。
脑电图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脑脊液的常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每次发作时,有什么自我感觉的诱因吗?例如体位变化等?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有多长?是瞬时的、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亦或是持续性的?
发作频率是首次发作还是类似的发作已达数次?
有无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慌、胸闷 、四肢冰冷、唾液增多、疲乏、面色稍苍白、腹泻的症状?
有没有头痛?有什么原因引起吗?具体部位在哪?一般持续时间多长?
有无嗜睡、表情淡漠、唇干舌燥的表现?
有无紧张、焦虑、抑郁、失眠?
眩晕或不稳感发作时或发作前后,意识是否清楚,有无肢体瘫痪、口齿不清、黑朦或视物成双的表现?
是否伴耳鸣或耳聋?
工作紧张、压力大吗?
饮食有没有特殊?有过敏的食物吗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症状能缓解吗?
会复发吗?再发作时怎么办?
有生命危险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需要手术吗?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疾病会遗传吗?
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应卧床休息,卧于舒适体位,闭目,头固定不动,避免声、光刺激。家属可安抚患者心情,减轻恐惧、焦虑心理,进行病因治疗。尽早进行前庭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用于控制眩晕及相关的伴随症状。
前庭神经抑制剂,如苯海拉明、地西泮。
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抗组胺药。
利尿脱水剂,如氯噻酮、70% 二硝酸异山梨醇等。
血管扩张药和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如倍他司汀、尼莫地平等。注意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仅能用于特定的疾病,对于眩晕患者,治疗的成功需要针对病因,正确诊断和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前庭神经切断术。
迷路切除术。
外淋巴瘘修补术。
半规管填塞术。
其他治疗方法
前庭功能低下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促进前庭代偿。
前庭功能敏感性过高者,可试行习服疗法,对相同刺激下所表现的反应性将会逐渐降低或衰减。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取耳石复位治疗。
心理障碍,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疾病发展和转归
前庭功能紊乱可以被逆转,从病因入手,在病情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加以干预,采用药物、前庭康复训练、手术等方法综合治疗都可以改善其结局。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果蔬,低盐低脂低油饮食,忌烟酒。
呕吐时禁食,呕吐停止,食用软食、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居住环境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保持空气新鲜、光线柔和。
不要晃动床铺、坐椅,不得做立即低头、久蹲、立即旋转等动作。
生活规律,保证每日睡眠质量,听轻音乐,放松心情。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
减轻精神压力,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食宜少盐。
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