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气性坏疽是一种发展急剧、病情严重的肌坏死或肌炎,通常由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引起。
梭状芽胞杆菌在人、牲畜的粪便和泥土等周围环境中广泛存在,人受到外伤后被此菌污染的机会很多,但引起感染发病者不多。在缺氧的环境下,此病菌迅速繁殖使人致病,如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损伤、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损伤、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或石膏包扎过紧、临近肛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
感染此菌后,最快 8~10 小时,最迟 5~6 日发病,患者伤处疼痛剧烈、迅速加重, 肌肉等组织细胞大量坏死,可累及受伤肢体,导致需要截肢而致残;全身中毒症状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导致死亡。
治疗关键在于早,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治疗越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组织坏死或截肢率。主要治疗措施有急诊清创、使用抗生素、高压氧及全身支持治疗等。
外伤后要立即清洁伤口,避免感染此类细菌。
症状
气性坏疽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疼痛:远超出伤口本身所致疼痛的程度,是由于细菌直接刺激及引起机体炎症反应,释放“致痛物质”等所引起。
渗液:细菌产生的一些酶溶解组织蛋白,组织细胞坏死、渗出。
恶臭:因组织分解、液化、腐败,大量产生硫化氢等气体(臭鸡蛋气味)。
皮肤表面肿胀坚硬:由于病变部位气、水夹杂,急剧膨胀,局部张力迅速增加。
皮肤表面大理石样斑纹:由于局部张力,皮肤受压而发白,浅部静脉回流障碍。
皮肤捻发音:是由于细菌产生的一些酶,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大量不溶性气体,如硫化氢、氮气等积聚引起的皮下积气。
烦躁、恐惧:疼痛焦虑及炎症等引起精神异常。
出汗、脉搏加快、体温上升: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以及机体的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等,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由细菌的酶和毒素等,引起溶血性贫血和/或肝脏受累。
尿血:可为溶血性贫血和/或肾脏受累的表现。
昏迷:全身中毒症状使脑部受累,可致昏迷。
呼吸变浅或停止:呼吸系统受累致呼吸衰竭。
脉搏细数或消失:心脏及外周循环功能衰竭的表现。
气性坏疽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气性坏疽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肢体坏死及全身感染性休克。
常见并发症包括:
溶血性贫血;
肾衰竭;
休克。
病因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引起的肌坏死或肌炎。这类细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不仅使细菌易于穿透组织间隙快速扩散、溶解组织蛋白,使组织坏死、渗出,严重水肿,而且还产生大量不溶性气体积聚在组织间,使张力增加,压迫微血管,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更有利于细菌繁殖生长,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急剧进展恶化。
气性坏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损伤;
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损伤;
绑止血带时间过长或石膏包扎过紧;
临近肛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
哪些人容易患气性坏疽?
深部伤口者,如利器刺伤等,伤口越深,越容易形成缺氧的环境,给厌氧菌滋生的条件。
从事交通运输等,易于出现交通事故挤压伤的人员。
从事建筑高空作业,出现创伤可能性较大的人群。
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结肠或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肝硬化、糖尿病者。
从事农业生产,经常接触此类厌氧菌土壤的人员。
有酗酒等不良嗜好者。
就医
凡外伤后未及时清洁消毒伤口,1~4 日后出现剧烈疼痛,伤口及附近部位皮肤坚硬如木板,皮下积气有捻发音,皮肤出现大理石样斑纹,伤口恶臭,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等,需要就医。就医原则:立即就诊。此时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就诊来挽救生命。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有外伤病史,第 2 日伤口仍然疼痛明显。
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损伤、第 2 日疼痛减轻不明显。
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血管损伤、持续疼痛。
绑止血带时间过长,或石膏包扎过紧后,出现疼痛。
临近肛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后,疼痛持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有外伤史,尤其是利器等深部组织刺伤,次日疼痛没有减轻反而明显加重者。
外伤后伤口及附近部位皮肤坚硬如木板,皮下积气有捻发音(极细微而均匀的破裂音,似用手指在耳朵边捻转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皮肤出现大理石样斑纹,伤口恶臭,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并迅速加重者。
有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外伤后伤口处疼痛快速进展加重者。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普通外科
骨外科
如已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常需要多科室协作诊治,必要时转入重症医学科。
医生如何诊断气性坏疽?
根据病史及创伤部位局部表现,结合伤口脓液/渗出液涂片培养、放射影像学检查等,可诊断。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伤口内脓液/渗出液涂片及细菌培养,发现这类细菌有助于诊断。
放射影像检查,显示伤处软组织间有积气有助于诊断。
伤口内肌肉活组织病理检查进行细菌培养,有助于确诊。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凝血系列,有助于了解全身状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创伤病史?是如何受伤的?
创伤后伤口的处理情况?
伤口疼痛的性质、疼痛的范围、程度和原发伤口所致的对比情况?
疼痛是否加重或缓解?是否快速进展?
有无伤处皮肤坚硬?有无捻发音?
有无紧张烦躁?无力虚弱?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外伤后都有可能出现气性坏疽吗?
得了气性坏疽会有什么危害?
气性坏疽都有哪些表现?
都需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能治好吗?
气性坏疽能预防吗?如何预防?气性坏疽传染吗?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尽早诊断和治疗,是保全伤肢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紧急处理措施有:对伤口充分切开引流、大剂量过氧化氢(即双氧水)等氧化剂冲洗湿敷、大剂量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对于创伤肢体已广泛感染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患者,应果断截肢以挽救生命。
药物治疗
冲洗用药有过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
系统用药首选大剂量青霉素,还有其他药物,如克林霉素、氯霉素、甲硝唑、亚胺培南、强力霉素等。
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前,可根据经验用药,不必等待药敏结果。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出来后,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药物。
手术治疗
在抢救严重休克及其他并发症的同时,需要紧急行局部手术处理。越早越好,可以挽救病员生命,减少组织坏死或截肢率,手术原则是彻底清创。
如果感染发展迅速、范围广泛,所有层次都已经受累,伤肢受损严重,合并粉碎性开放性骨折、肢体大血管损伤、动脉搏动消失,经常规处理仍不能控制病变发展,为挽救生命应考虑截肢。
其他治疗方法
敞开所有死腔,用大量氧化剂冲洗,术后亦需继续用氧化剂定时冲洗湿敷伤口。
高压氧治疗可抑制厌氧杆菌生长繁殖,并使其停止产生部分毒素。
可视病情少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低蛋白,纠正凝血机能异常。大量多种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对症治疗给予止痛、镇静退热等处理。
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的总病死率约为 25%,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治疗,病死率常达 100%。老年、伤口位于躯干或伴有隐匿性疾病者,病情更加危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减少严重创伤的发生,尤其注意伤后伤口的清洁、消毒处理。
注意休息,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意适当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加强营养。
预防
预防严重创伤,尤其是创伤后患处的清洁消毒,必要时清创处理,避免此类细菌的感染,日常注意能极大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从事农业工作,常接触土壤者,避免皮肤破损引起细菌污染及感染,如有皮肤刺伤,及时就诊。
从事建筑或高空作业者做好防护,避免创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注意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如有挤压伤等创伤,紧急送医。
有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肝硬化等病史者,如突发发热、腹痛急剧进展,需立即就诊。
有结肠或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定期复诊,控制好基础疾病,外伤后尤其要注意消毒处理好伤口。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避免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