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Malgaine半脱位,牵拉肘,肘脱环,肘错环
概述
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幼儿,多由手腕和前臂被拉扯所致,故又称为牵拉肘,桡骨头的完全脱位较少见,但常见于成年人,可由暴力损伤所致[1]。桡骨头呈椭圆形,最近端为浅凹状关节面,与肱骨小头凸面形成关节,与肱尺关节一起完成屈伸活动。桡骨头的尺侧与尺骨鹰嘴半月切迹形成上尺桡关节,有环状带包绕,与下尺桡关节一同完成前臂旋转活动。桡骨头及颈部位于肘关节囊内,没有韧带、肌腱附着,因此稳定性差。
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在 5 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薄弱,当腕,手被向上提拉、旋转时,容易发生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常见临床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等,一般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一经出现牵拉儿童前臂后,儿童哭闹不止,上肢活动受限,应高度怀疑桡骨头半脱位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及局部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评估治疗方案。
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的桡骨头半脱位患者能通过手法复位完全治愈。桡骨头完全脱位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手术治疗以及康复和并发症治疗。
桡骨头脱位合并尺骨上端骨折的患者在治疗或出院后患者应该避免患肢用力,定期复查。
预防桡骨头半脱位的关键是避免暴力牵拉儿童的前臂,预防桡骨头脱位的关键时避免收到暴力冲击。
症状
桡骨头半脱位
疼痛:小儿诉肘部疼痛,并且不肯用手拿东西或做肘部的旋转动作,拒绝别人触摸,一般不会伤及神经;
其它临床症状少见,一般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
桡骨头完全脱位
疼痛:表现为局部疼痛等,一般较明显;
肿胀:局部出血,加之创伤性反应,因此局部肿胀明显;
活动障碍:多于伤后立即出现;
畸形:在创伤后,患者多先发现下肢出现畸形,一般较明显。
病因
桡骨头半脱位大多发生于青少年或儿童,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健全,环状韧带薄弱,当手腕被向上提拉、旋转时,就容易引起半脱位,全脱位的情况很少,常出现于成年人。
主要由间接暴力所引起,肘部是前臂和上臂的连接结构,当肘关节处于半伸直状态时跌倒,手掌着地,暴力沿尺、桡骨向近端传导,尺骨鹰嘴处产生杠杆作用,前方关节囊撕裂,使尺、桡骨向肱骨后方脱出,发生肘关节后脱位。
当肘关节处于内翻或外翻位时遭受暴力,可发生尺侧、桡侧侧方脱位。当肘关节处于屈曲位时,肘后方遭受暴力可使尺、桡骨向肱骨前方移位,发生肘关节前脱位。
就医
什么情况该去医院就医?
患儿在上肢被牵拉后,小儿一直啼哭不止或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别人触摸,此时应高度怀疑桡骨头半脱位,家长应尽快带患儿应尽早去医院就医。
外伤后出现肘关节内侧处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应高度考虑肘关节损伤或桡骨头脱位,应尽快就医。
就诊科室
骨科
急诊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桡骨头半脱位、脱位?
桡骨头脱位医生可根据外伤或受暴力的病史以及局部疼痛,肿胀,异常活动,上肢畸形等初步确定诊断。
肘关节正侧位 X 线,CT 平扫可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疼痛或受外伤暴力?
受伤时是否合并其他外伤?
症状自外伤后是否加重?
受伤肢体的手掌或前臂是否有麻木或感觉异常?
有无出血,出血量大吗?
既往是否有骨质疏松或其他骨病?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具体是哪里发生了脱位?
是否需要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是否合并其他器官受损或骨折?
是否有神经血管受损等并发症?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期间有什么主意事项?
出院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是否有后遗症?
治疗
治疗目的为复位桡骨头的解剖位置,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能力,一般通过手法复位即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若脱位经常复发且手法复位失败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介入。
绝大部分的桡骨头半脱位患者可通过手法复位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般不用麻醉即可进行手法复位。
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 90°,做轻柔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反复数次,并用拇指轻轻推压桡骨头即可复位。
复位成功的标志是有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活动恢复正常[2]。
桡骨头完全脱位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和并发症治疗。
如果桡骨头脱位时不合并肱尺关节脱位,桡骨头通常向前脱位,很容易手法复位,由于环状韧带已经破裂或移位,肱二头肌的牵拉常会引起脱位复发,如果桡骨头未复位,将限制关节屈曲。
因此,当出现手法复位后复发脱位、脱位后未及时接受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3]。
日常注意
避免剧烈运动,保护好肘部,患肢避免用力;
补充营养,有利于损伤组织恢复;
避免反复脱位,形成习惯性。
预防
预防桡骨头脱位、桡骨头半脱位关键是避免受到暴力,避免单牵拉前臂。
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或冒险运动时,应戴好护具;
既往如体检发现有不明原因的骨质异常时应及时就诊,以避免以后发生病理性骨折;
平时牵、拉儿童手部时,应注意力度;
预防跌倒;
若出现半脱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