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妊娠合并淋巴腺瘤
概述
淋巴瘤注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妊娠合并淋巴瘤孕期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有可能危及母儿生命,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
淋巴瘤是妊娠所合并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生于 20~40 岁的青年人,妊娠合并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可达 1/1000~6000。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合并妊娠较为少见。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免疫抑制、细菌感染等有关。
霍奇金淋巴瘤分为 4 种亚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为主型和淋巴细胞衰减型。分期可分为 Ⅰ 期、Ⅱ 期、Ⅲ 期和 Ⅳ 期。
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并出现畏寒、发热、夜间盗汗、消瘦、乏力、不思饮食、瘙痒等症状。
可通过放、化疗控制疾病。但由于母体处在妊娠阶段,无论放疗还是化疗,都会给母体和胎儿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母体而言,放、化疗可增加母体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对胎儿则可引起畸形及宫内死亡等危险。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母体及胎儿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症状
妊娠合并淋巴瘤注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妊娠合并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淋巴结肿大:为无痛性肿大,常常可能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大腿根部)摸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淋巴结;
发热:多为低热,体温约 38 摄氏度左右;
盗汗: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
体重下降、消瘦:部分患者 2 个月内体重可下降 10 公斤;
厌食:不思饮食;
畏寒。
妊娠合并淋巴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贫血
感染
肠梗阻
颅内高压
肾功能衰竭
病因
妊娠合并淋巴瘤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免疫抑制、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哪些人容易妊娠合并淋巴瘤?
免疫力低下者。
长期处于高危环境因素下:如辐射区、农药密集区等。
营养条件差者。
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者,如 EB 病毒感染可引起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发热;
盗汗;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注;
严重腹痛;
先兆流产:表现为腹痛和阴道流血。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血液科
妇产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妊娠合并淋巴瘤?
当医生怀疑是妊娠合并淋巴瘤时,通常会对孕妇进行体格检查,相关血液学、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后,可能进一步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沉检查:医生通过血沉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淋巴瘤的分期及病情进展。
生化检查:评价患者身体一般情况。
免疫学表型检测:区分淋巴瘤分型。
染色体检查:通过染色体检查帮助诊断、分型。
B 超:通过 B 超查看胎儿情况。
病理检查:最好取完整的淋巴结送检,可以确定病理分型,选择治疗方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妊娠时间多久?
是第一次妊娠吗?
身上能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吗?
有发热的情况吗?
发热时伴随寒战和盗汗吗?
有没有咳嗽、胸闷、气短的情况?
近期体重有明显变化吗?食欲如何?
有腹痛的情况吗?
近期做过产检吗?结果如何?
有贫血的情况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吗?
我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何种治疗方法最有效?
这些症状会一直影响我的生活吗?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我可以做些什么?
不能做什么?
疾病会对我的寿命产生影响吗?
我需要化疗及放疗吗?
疾病和相关治疗会对胎儿造成哪些影响?
治疗
妊娠并发淋巴瘤注的治疗是复杂的,应考虑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胎次、妊娠期病情危重程度及妊娠期限,全面权衡利弊。
药物治疗
化疗:对于淋巴瘤患者,联合化疗效果最好,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但是妊娠期间化疗会增加母体感染和出血的危险,引起胎儿死亡和畸形。因此若妊娠早期需要化疗则应积极终止妊娠,妊娠中晚期可先行其他治疗,待妊娠结束后再做正规的化疗。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柔红霉素。
手术治疗
流产术:适用于妊娠早期确诊的人群。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在妊娠早期,若放疗时放射线不能避开子宫,则应终止妊娠。如病变广泛、病情发展迅速者,也应考虑终止妊娠。在妊娠中、晚期,且病变暂时不威胁生命时,可允许继续妊娠,先试行低或中等剂量的放疗以期杀死肿瘤细胞,待妊娠结束后再做正规的放化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可继续发展,引起远处转移,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
妊娠对本病的病程无明显影响,也不会使孕妇的自发流产率增高。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为 68%。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放疗和(或)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注、呕吐等,如有明显不适请及时就诊。还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如有异常也应及时就诊。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血常规、全身 CT 等。
饮食: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 1~3 天需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
对于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食用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第一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对于非手术患者,可以按照自身身体情况进行锻炼。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其他:戒烟酒。
预防
目前暂无有效预防方式,家族中有人患本病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体检,孕期按时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