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胃切除后吸收障碍综合征
概述
在胃切除术后,由于长期的营养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营养不良、体重降低等症状,称为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
不同的营养元素的吸收不良发生率不一样,但目前无具体的发生率报道。
主要发生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的其他病因会加剧影响营养的吸收。节食减肥、慢性胆囊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等患者容易出现此疾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等。
行抗生素抗菌治疗,补充维生素促进营养元素的吸收,补充消化酶促进食物消化;药物治疗无效者或者合并其他胃切除术的并发症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是胃切除术后远期的并发症,主要的危害是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症等并发症,经过药物治疗后,总体的预后良好。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发生率存在影响,手术前需要全面的评估选择影响小的手术方式。
症状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是胃切除术后远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消瘦:体型消瘦,体重减轻。
贫血:由于术后胃酸减少,影响铁质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腹胀:腹部胀气。
腹泻:胃排空过快,小肠蠕动增强,消化与吸收不良所致。
骨骼疼痛:主要表现全身多处疼痛,是远期的症状,骨营养不良,骨质软化。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营养不良:胃切除术后吸收不良,往往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骨质疏松症:胃切除术后,钙及维生素 D 吸收减少,骨缺少营养元素,长期导致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疼痛,容易发生脆性骨折。
贫血:内因子与维生素 B12 结合,是 B12 肠道吸收的必需因子,胃切除术后内因子分泌缺乏,导致大细胞性贫血。
病因
主要发生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的其他病因会加剧影响营养的吸收。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发生在胃切除术后,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的其他病因会加剧影响营养的吸收。
常见原因主要包括:
胃功能受损:胃切除后胃体积和分泌功能受损,影响营养吸收。
胃排空过快。
餐后胰腺、胆囊分泌不同步。
小肠转运过快。
小肠乳糖酶缺乏:对乳糖耐受量减低。
小肠内细菌孳生。
哪些人容易患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节食减肥
慢性胆囊炎
厌食症
肝硬化
慢性胰腺炎
短肠综合征
长期服用抗生素
长期慢性腹泻
腹部手术病史
长期压力过大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乳糖不耐受症
就医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是胃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在行胃切除术后的早期,应及时入院就医,根据体内营养情况进行补充或调整;当出现急性腹泻导致休克、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脆性骨折,应立即拨打 120,寻求专业的急救人员帮助,并后送入院。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消瘦
体重降低
腹胀
腹泻
全身骨骼疼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头昏眩晕:可能是腹泻导致身体容量较低,出现休克,导致头部供血较少。
脆性骨折。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消化内科
营养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通常根据病史、症状及抽血化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检测进行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辅助检查: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白蛋白、前白蛋白、电解质、微量元素等,因贫血而使血中血红蛋白的总量降低,也可以检测身体其他的营养元素判断全身营养状态。
钡餐:通过口服钡剂,看钡剂在肠道内排除情况,可以判断肠道的蠕动消化功能。
内镜:通过消化内镜检查,排除肠道其他疾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其他并发症。
小肠吸收功能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可以初步判断脂肪吸收营养不良、糖吸收营养不良等。
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 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
你的腹泻症状会缓解吗?如何做才能缓解?
因为什么病行胃切除术?
平时的饮食结构是什么样?
补充过维生素吗?
有没有其他胃肠疾病?
有没有腹部手术病史?
做过什么检查?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疾病病因是什么?
我需要治疗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我还需要如何治疗?
我的疾病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我会出现那些并发症?
我的饮食习惯需要改变吗?
我这个病的预后如何?
治疗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选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者或者合并其他胃切除术的并发症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当小肠存在细菌感染时,影响营养吸收,需要给予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等。
维生素补充:补充维生素 B、A、D、E、K。
手术治疗
毕罗 Ⅱ 式(BillrothⅡ)改为毕罗 Ⅰ 式(BillrothⅠ):两种均为胃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切除的胃及缝合方式不一样,由于毕罗 Ⅱ 式改为毕罗 Ⅰ 式后病人粪便脂肪丢失、维生素 B 吸收不良和小肠腔内细菌孳生可得到纠正。因此,对于拟进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如果病情允许,选择毕罗 Ⅰ 式可减少该疾病的发生。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营养不良加重,各种营养元素缺乏,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会出现生命危险。
经过正规治疗后,规范内科保守治疗,并积极补充相关维生素、消化酶等,效果良好,若需要手术处理,术后的预后也比较好。
日常注意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是胃切除术后远期的并发症,在胃切除术后,就应重视预防出现营养不良的并发症,积极预防后,总体的预后良好。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要短期禁食,多下床活动,防止腹部出现粘连,术后定期换药,避免伤口出现感染。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术后服用抗生素、维生素、消化酶等相关药物,患者应遵照医生建议服用,不能擅自停药。
术后、用药复查:定期入院复查消化功能情况,根据复查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平时多食用多种复合食品,多食用容易消化食物,防止卧床出现便秘。
运动:术后应早期积极下床行走活动,但避免剧烈活动。
其他:定期入院复查,评估治疗情况,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预防
针对危险因素,提前预防,降低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风险。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少吃多餐;
高蛋白饮食,改变饮食结构;
服用复合维生素;
戒酒;
控制压力;
避免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细菌混乱;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工作;
控制饮食中的乳糖,补偿钙及维生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