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破裂是什么?小肠破裂怎么办?小肠破裂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以腹痛、畏寒、发热及黄疸为主要症状表现的先天性胆道疾病。本病较少见,发病率为 1/1000000,一般以男性儿童及青年人为好发人群,男性比女性比例是 2∶1,常于青年时期发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胚胎发育过程胆管发育异常所致先天性结构薄弱或交感神经缺如是本病的最主要病因。直系亲属中有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患者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病国内一般分 Ⅰ 型和 Ⅱ 型。Ⅰ 型又叫单纯型,特征表现为肝内胆管节段性囊状扩张,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胆道感染,此型肝组织是正常的;Ⅱ 型又叫汇管区周围纤维化型,多伴有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征表现为肝内末端小胆管扩张,主要症状为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此型肝组织有慢性炎症改变,我国以 Ⅰ 型多见。长期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导致的腹痛、腹部肿块、畏寒、发热及黄疸是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主要症状,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肝脓肿和败血症。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应用保肝利胆药物对症治疗;手术切除肝内囊性病灶,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及梗阻,取尽胆道内的结石,恢复肝内胆道的通畅。此外,维持患者的肝功能是治疗的难点。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早期无临床症状,随着持续胆汁淤积致胆石形成、胆道感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从胆石形成到胆管炎,长期胆汁淤积甚至导致肝硬化及肝性脑病的发作。此外,该疾病还有 5%~25% 的可能发展成为胆管癌。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诊断越晚预后越差。

概述

小肠破裂是由各种外力的作用所致的小肠穿孔。

小肠破裂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主要见于腹部钝器伤、高处坠落、或突然减速等造成的空回肠破裂。

一般认为,小肠破裂的好发部位在近段空肠距屈氏韧带(Treitz 韧带)50 cm 以内,和末段回肠距回盲部 50 cm 以内。

外伤性损伤分为闭合性肠损伤、开放性肠损伤和医源性肠损伤。

该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热等,可伴有休克。

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正确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小肠破裂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小肠破裂如果不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急性腹膜炎、休克和中毒等并发症。

症状

小肠破裂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腹胀、发热。

体征: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可发现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意识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等表现。

小肠破裂有哪些并发症?

可出现急性腹膜炎、休克和中毒等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和中毒: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

休克:是机体遭受到各种严重致病因素侵袭,引起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神经-体液因子失调,全身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的综合病理过程。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功能衰竭等。

病因

小肠破裂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小肠破裂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外伤性损伤,一般可分为闭合性肠损伤、开放性肠损伤和医源性肠损伤。

闭合性肠损伤

闭合性肠损伤的病理表现为肠壁的挫伤、血肿和破裂。

轻微的肠壁挫伤时,受伤的肠管仅有局部充血、水肿,肠壁的组织连续性没有受到破坏,血液供应尚好,多能自行愈合。

严重的挫伤,可使受伤的肠黏膜失去应有的完整性,局部缺血的范围,超过侧支循环代偿的程度,最终将发展为溃疡、肠壁坏死而出现穿孔,肠内容物和细菌可自穿孔的肠壁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挫伤的肠壁愈合后,也可能形成肠管的瘢痕性狭窄。

肠壁裂伤后的病理改变,随损伤深度和范围不同而异:

对于没有损害到肌层的单纯性黏膜裂伤、范围不大的单纯性浆膜层裂伤,能依靠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使损伤愈合,不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无后遗症。

损害到浆肌层的裂伤,可有明显渗血和炎症改变,甚至在损伤部发生肠破裂。若黏膜裂伤累及黏膜下血管,可在局部出血的基础上,造成感染及肠穿孔。因此,对于较重的肠壁裂伤,尽管早期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为防止其隐患的存在,还必须强调治疗上的主动性。

空回肠在腹腔中,比其他器官游离,发生血管损伤而造成血肿的机会相对较少,但空肠上段及回肠末段的肠管较为固定、系膜短、缺乏缓冲能力,受到外力直接作用后,可损伤肠系膜上动静脉、肠系膜下动静脉及其分支血管,形成血肿块,对肠壁的威胁严重。少量持续出血,可沿肠间蔓延,发展成较大血肿,影响肠管的血运。血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可突破浆膜或黏膜,严重的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或死亡。在血肿的基础上,可发生继发的肠溃疡、穿孔、腹腔脓肿、腹膜炎等。

开放性肠损伤

开放性肠损伤的特点是:腹壁和肠管同时受伤,有时可见肠内容物经由腹壁伤口流出。在处理腹腔异物时,必须注意寻找异物相对肠壁的出口和入口,多数伤口为对口性。

枪弹伤的弹道,可以在肠腔内潜行一段距离,致使在肠管表面两个破裂口的距离较远。大的弹片损伤范围局限,钢珠弹可能造成数量多达几十处的肠管损伤,其破裂口小、分布面广,容易被遗漏。

当损伤的轨迹与肠管呈切线方向、穿透物恰巧停留在肠腔内、损伤的力度未能达到肠壁的另一侧时,可能只有一个破裂口。

开放性小肠损伤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腹膜炎。小的穿孔仅有极少量的肠内容进入腹腔,除了局部的腹膜炎以外,缺乏其他症状。小肠损伤破裂较大,或来院就诊的时间稍晚,可经腹壁开放创口内,流出胃肠道内容物或溢出气体。更严重的损伤,可能经由腹壁创口,流出血液或受损的肠管、网膜等组织。

医源性肠损伤

医疗中的小肠损伤也时有发生。常见的原因如手术分离粘连时无意间损伤肠管、腹腔穿刺时刺伤胀气或高度充盈的肠管、内镜操作的意外损伤、以及行人工流产术时误伤小肠发生肠穿孔或肠破裂等,也有时损伤空回肠血管形成血肿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受到外伤,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外科

其他相关科室(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其他部位损伤)

医生如何诊断小肠破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B 超、腹部 CT 等)等结果,并与相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进行综合确诊。

与常见的相似症状的疾病鉴别:

肝脾破裂:肝脾为实质性脏器,在腹部损伤中,其损失发生率最高。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的疼痛,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腹膜刺激征不明显。若肝破裂,累及胆囊或胆管,造成胆汁漏入腹腔,则可引起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

胰腺损伤:上腹部强力挤压暴力所致,损伤常在胰腺的颈、体部。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明显压痛及肌紧张,有时因膈肌受刺激,出现肩部放射痛。胰液外漏时,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一般出血量不大。血淀粉酶及腹腔穿刺液的淀粉酶高于正常,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胃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时,较少累及胃,只有在胃膨胀时,偶有发生。开放性损伤时,可伤及胃,若损伤未伤及胃壁全层,一般无明显症状;若全层破裂,则立即出现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症状。在 X 线检查中,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胃管可引流出血性液体。

十二指肠损伤:十二指肠大部分位于腹膜后,损伤发生率低,损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 3/4 以上。若损伤发生在腹腔内部分,破裂后,可有胰液和胆汁流入腹腔内,而早期出现腹膜炎。出现右上腹或腰部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右上腹或腰部有明显的固定压痛、腹部体征较轻而全身情况不断加重、血性呕吐物等症状,都可以为诊断提供线索。以及在腹部 X 线检查中,可见腰大肌轮廓模糊,有时可见腹膜后呈逐渐扩展的花斑状改变(积气引起)等,均可以提示有十二指肠损伤。

结肠损伤:腹膜炎症状出现晚,但较重,部分位于腹膜后的结肠损伤,容易漏诊,易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直肠损伤:损伤在腹膜返折以上,临床表现与结肠破裂相似,即腹膜炎出现晚但较重;若损伤发生在腹膜返折以下,并不表现为腹膜炎症状,而引起严重的直肠周围组织感染,表现为血液从肛门排出,会阴部、臀部、大腿部的开放性伤口处有粪便溢出,尿液中有粪便残渣,直肠指检可发现血迹,有时可扪及破裂口。

腹膜后血肿:为外伤引起腹膜后脏器(胰腺,肾脏,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段脊柱骨折、腹膜后血管损伤所致。出血后,血液可在腹膜后间隙,形成巨大血肿,可渗入至肠系膜间,突出表现是内出血征象、腰背痛、肠麻痹,伴有尿路损伤时,可出现血尿;若血肿在盆腔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直肠指诊中,可扪及骶前区有波动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家属)哪些问题?

何时何处受到何种外伤?

有没有昏迷史?

疼痛部位在哪里?

有没有血尿、血便、呕血、里急后重感等症状?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有没有自行服用过止痛等药物?

平时,有没有服用抗凝药物?

有没有心脑血管病等其他病史?

患者(家属)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内脏有没有损伤?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有生命危险吗?

有没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治疗

小肠破裂的治疗原则为:防治休克、抗感染,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积极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休克治疗:针对病情较重、产生早期休克表现(如口渴、头晕、面色发白、心悸、脉压缩小及尿量减少)的患者,应该迅速给予血容量补充,即给予平衡液来促进微循环的改善,且适当输入胶体液,保持红细胞压积为 30%。

抗感染治疗:合并腹膜炎患者,应予以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将腹腔内的食物残渣、异物、粪便等清除,并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污染位置。同时,观察有无多处伤、贯通伤,以及对损伤部肠管的血供及是否合并脏器损伤进行严密的观察。

手术方式包括:肠切除术与单纯性肠修补术。

肠切除术:主要针对肠损伤面积较大、周围产生多处断裂或穿孔的患者。

单纯性肠修补术:主要针对单纯性损伤穿孔者。

日常注意

小肠破裂属于急性外伤所致,患者受伤前往往无任何心理准备,故术后患者应积极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如康复治疗、护理方法。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以促进肠功能的康复,防止肠粘连的出现。

康复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及时与医师联系,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家属应时刻关心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全面照顾,疏导其不良情绪,而患者自身也应积极面对病情,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促进早日康复。

患者及家属应学习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危害,日常注意中可对危险因素有所预防,避免病情加重;还应掌握康复治疗知识和护理方法,因合适的护理及康复方法,能促进病情痊愈。

预防

小肠破裂的具体预防措施,主要在于生活中应避免外伤。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应增强全面安全意识,了解急救知识,以及掌握劳动保护、生活安全等知识。

处于危险工作或环境中,应做好腹部保护措施。

如果受到外伤,出现持续腹痛,呈进行性加重,且伴胃肠道症状时,警惕小肠破裂的可能,应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而加重病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滋阴补肾丸(999)的功效与作用-滋阴补肾丸(999)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春季吃生梨菠菜毛笋易致哮喘

2023-9-30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