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小儿病毒性口炎
概述
疱疹性口炎,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有自限性。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终年可以发生,以 2~4 月份最多,具传染性,可群体发病,多见于 6 个月~5 岁儿童。
疱疹病毒 1 型感染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发热性疾病,感冒,消化障碍,过度疲劳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期分型。
烦躁,拒食,发热与局部淋巴结肿大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2-3 天后口腔症状加重。初期症状表现为黏膜潮红,在 24 小时内渐次出现针尖大小水疱,水疱破溃,暴露出表浅小溃疡,表面覆有黄白色分泌物。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愈合。
全身症状重者,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合并细菌感染造成病程迁延。
口腔黏膜疱疹是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最典型的症状,口腔护理对于此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
烦躁,拒食,发热与局部淋巴结肿大是此病最早出现的症状,2~3 天后体温下降,但口腔症状加重,病损最初表现为弥漫性黏膜潮红,在 24 小时内渐次出现密集成群的针尖大小水疱。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口腔黏膜疱疹:是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最典型的症状,初期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弥漫性潮红,后渐次出现密集的针尖大小圆形、椭圆形水疱,水疱破溃后暴露出溃疡,表面上覆盖有黄白色分泌物。
发热:在疱疹出现前 2~3 天患儿常有发热与局部淋巴结肿大,患儿体温可达 39~40 摄氏度。
其他症状:烦躁,拒食,哭闹。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全身症状重者,可因高热引发惊厥;
继发细菌感染。
病因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主要病因为疱疹病毒 1 型感染,发热性疾病,感冒,消化障碍,过度疲劳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疱疹病毒 1 型感染:是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的主要病因,1 型疱疹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和器官的感染。
机体抗病力减弱:发热性疾病,感冒,消化障碍,过度疲劳,情绪环境改变时,体内潜伏的病毒即活跃而引起发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发热:在疱疹出现前患儿常有高热表现,故认为高热与此病关系密切。
胃肠功能紊乱:造成患儿免疫力低下。
病灶感染致病毒攻击人体。
过度疲劳:致免疫功能紊乱,易受病毒侵袭。
情绪环境改变:使机体处于脆弱状态。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良好,易发生各种病毒感染。
严重营养不良或有其他感染的儿童。
免疫缺陷和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体温大于 39 摄氏度时应注意监测控制。
口腔黏膜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红点,上有白色分泌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惊厥,因为体温过高出现抽搐表现。
昏迷,不省人事。
意识障碍,出现嗜睡或者昏睡。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病?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时,将通常嘱患儿做血常规检查,判断患儿体内是否有出现炎症,然后取皮肤黏膜疱疹刮取物作涂片,取新鲜疱液接种,测定血清抗体,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组织病理变化,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在皮肤黏膜疱疹刮取物涂片中检出有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新鲜疱液接种病毒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血清抗体升高,组织病理病变以水疱为主,基本可确诊为此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医生可通过此判断患儿体内炎症情况。
细胞学检查:医生可通过取皮肤黏膜疱疹刮取物作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后,可有助于诊断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
病毒培养:医生可通过取新鲜疱液接种,成功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可有助于诊断。
测定血清抗体:医生可通过用中和,补体结合或间接免疫试验,检测出患者血清中多有抗体,对于此病有助于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医生可通过此检查判断口腔皮肤黏膜病损情况,以细胞变性和坏死为主,表皮松解而形成水疱,因气球变性比较明显,且多发于疱疹底部,故水疱多,有助于诊断。
脑电图:医生可通过脑电图检查结果判断患儿是否处于癫痫发作状态,与高热惊厥患儿做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疱疹的?
孩子是否还有其他的不舒服?
孩子有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孩子之前有出现过发烧后四肢抽搐的情况吗?
孩子疫苗是否有按时接种?
孩子这段时间食欲怎么样?
孩子这段时间大小便都正常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会传染吗?
一定要住院治疗吗?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这个病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这个病很严重吗?
怎么做可以预防这种病?
治疗
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愈合。
药物治疗
一般不用抗生素,继发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
西瓜霜口腔喷雾剂、碘苷:减轻疼痛。
退热剂:控制高热。
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一般重症者可全身使用此药物治疗,过敏者禁止使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长期发热不对症处理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昏迷不省人事等危险。
若接受正规治疗,该病有自限性,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愈合,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饮食: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鸡蛋,猪肉等)及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水果,蔬菜)。
运动:多参与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免疫力。
其他: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患儿吃手,咬玩具等,避免感染。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疱疹病毒感染,出现口腔黏膜溃疡。
勤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改善环境,避免或减少污染,避免被动吸烟。
经常户外运动和晒太阳,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起居室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做好孕期保健,提倡母乳喂养,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时,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或用乳酸,食醋等蒸熏消毒。
与病人隔离,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肉类、蛋类等)及丰富维生素的食物(玉米、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