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pediatric sinus node dysfunction,小儿病窦,小儿病窦综合征,小儿窦房结功能不全
概述
本病是由于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发生器质性改变,造成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多种心律失常及脏器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内手术创伤,也有因误服药物或药物过量而导致该病。
根据病变部位和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单纯病窦型、慢-快综合征型、双结病变或全传导系统病变型。
常见症状包括心律失常、心悸、头晕、食欲不振、肌肉乏力。
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起搏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难点在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可能因身体因素和家庭因素,无法获得及时治疗。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猝死。
症状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最常见也最典型的症状是心律失常,以持久的心动过缓为主,造成脏器供血不足,引起心、脑、肾等部位不适,如:头晕、失眠、昏厥、心绞痛、少尿、食欲不振、肌肉酸痛无力等一系列症状。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心律失常:以持久性心动过缓最为常见,但由于小儿交界性逸博(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频率较高,使得症状并不明显,故而不易察觉。少数患儿会出现异位快速心律失常,阵发心动过快。
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胸口心脏部分阵阵绞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脸色苍白,头冒虚汗。
头晕:头晕疲乏、失眠或嗜睡、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出现眩晕、昏厥甚至猝死。
消化器官症状: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少尿(尿量少于 400 毫升)。
全身症状:肌肉酸痛、无力、运动耐受性下降。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阿-斯综合症
休克
抽搐
猝死
病因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原发疾病、药物因素等。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内手术创伤:在进行心内手术的操作中,如:上腔静脉插管、心房切开或缝合时造成窦房结损伤,引发出血、坏死或窦房结动脉栓塞等,导致窦房结出现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等器质病变。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有些会伴发窦房结畸形,另外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窦房结受到压迫或牵扯也会造成窦房结功能障碍。
其它类型疾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败血症、电解质失衡、甲状腺功能降低等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药物因素:地高辛、交感神经阻滞剂等药物有可能引发本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病患儿:先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患儿。
接受心脏手术的患儿:如果手术中操作失误,造成患者窦房结损伤,易引发本病。
患有其他疾病:败血症、电解质失衡、进行性肌萎缩、硬皮病等。
服用某些药物:例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病窦综合征家族史:此类较为罕见,或与基因有关。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晕、嗜睡;
心律失常、心悸;
食欲不振;
肌肉无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厥
休克
抽搐
心绞痛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心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将通常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运动试验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当患者每分钟心跳低于一定标准,并出现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交界性逸博心律或者出现慢—快综合征时会高度怀疑患有本病。
动态心电图:部分患者发作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行心电图检查时发作已经终止,无法收集到有效的发病时心电图,可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 24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心电图,可做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电生理检查:用于测定窦房结的恢复时间,以此来判断窦房结功能是否正常,并为之后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阿托品试验:此项试验是为了排除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窦性心律过缓的因素。但此实验有一定的假性结果,需要与其他检查相结合来确诊。
运动试验:运动前后各检测一段心电图,分析心律变化,是一项安全、简便的辅助检查,能够帮助了解病情进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患者多大年纪了?
是否有其他疾病?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有没有做过心脏手术?
直系亲属有没有同样症状的?
是否接受过治疗?服用过哪些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做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有哪些治疗方法?接受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治疗效果如何?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治疗
由其他疾病或服用药物而并发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针对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身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
药物治疗
控制心律药物:主要是防治心动过缓,提高患者心律,维持心脏正常的供血功能以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等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出汗减少、排尿困难等。有慢-快综合征的患者需谨慎用药。
抗凝药物:主要针对有慢-快综合征的患者,预防发生血管栓塞。所有的抗凝药物都有造成身体出血的风险,当身体部位出现紫癜时需要及时就医。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手术治疗
心脏起搏器安装手术:严重的心动过缓伴有窦房结功能障碍,反复出现慢-快综合征、阿—斯综合征,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及时植入心脏起搏器,以减轻临床症状,保证正常生活。
疾病发展和转归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程很长,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引发猝死。
本病预后与病因及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对病因进行及时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以痊愈。有些患者可能出现长期不愈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可发生心功能不全。严重患者仍有猝死风险。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安装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术后 24 小时要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或低坡卧位,严禁翻身,术后一周内术侧不可活动;敷料要及时更换病保持干燥清洁;不要穿过紧的内衣。学会自测脉搏,每天在同一时间静坐 15 分钟后监测。
用药注意事项: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当出现便秘、视力模糊、身体部位出血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诊治。
定期复查: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一般术后的 1 个月要每半月复诊 1 次,之后的 3 个月每月 1 次,并需要终生定期随访。用药患者也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主要检查心电图、肝功能等项目。
运动:
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在拆线后方可进行活动,初期避免做大幅度的动作,要循序渐进,逐步做抬臂和扩胸运动。
所有患者在日常注意中都应尽量避免进行剧烈的高强度运动,如马拉松、拳击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原发病预防:积极预防或治疗可能会引发本病的疾病,如先心病、心肌炎、败血症、甲状腺功能降低等。
按时产检:孕期妇女要定期做孕检,积极预防先心病。
慎用药物:对于可能导致本病的药物要谨慎服用,如地高辛、交感神经阻滞剂。
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自身情况,定期体检,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