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subacute extradural hematoma
概述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主要为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导致以脑膜中动脉为主、颅内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等的颅内血管损伤,造成颅内血肿的形成。症状出现时间为 3 日以后到 3 周内。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病数据中,硬膜外血肿占 30%,其中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占比约 10.5% ,而急性硬膜外血肿(3 天内)更为常见,占比 70%。常见于户外生产活动的青壮年男性,因其外伤机会更多,头部的生理解剖结构之间的连接相较于妇女儿童及老人而言更为疏松,好发于额颞顶区。
该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头部外伤和颅部手术后并发症。
硬膜外血肿可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急性硬膜外血肿(3 天内)、亚急性硬膜外血肿(3 天以后~3 周内)和慢性硬膜外血肿(超过 3 周)。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由于血肿形成速度较为缓慢,多表现为特征性的中间清醒期为主的意识障碍和各种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还会有偏瘫、失语、癫痫等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
根据患者症状和血肿量的程度,可在临床医生的综合评估后尽早进行干预,选用手术治疗直接清除血肿和非手术治疗应用药物降低脑水肿等待血肿自行吸收两种方案。
如不尽早治疗,可有致命性脑疝的发生,会留下不可逆的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偏瘫、失明、失语等。
应注意通过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影像学诊断与急性硬膜外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
症状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以进行性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头晕呕吐的颅内压增高表现,当血肿积累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脑疝,进而引起瞳孔改变,也可见神经功能的缺损。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意识障碍:原发脑损伤程度较轻时,无原发性脑损伤导致的昏迷,但由于血肿的形成会出现继发的意识障碍,患者表现为由清醒状态逐渐演变成意识模糊。原发脑损伤程度稍重时,先由于脑损伤造成原发性昏迷,但逐渐好转清醒,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中间清醒期),但又会陷入继发性的昏迷。
颅内压增高:昏迷前期或中间清醒期内出现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严重者可出现库欣反应:呼吸脉搏变缓,血压升高。
眼部症状:当血肿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脑疝,表现为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小脑幕切迹疝为患侧瞳孔的改变,后逐渐加重成枕骨大孔疝,表现为双侧的瞳孔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偏瘫,肢体活动异常,还可出现失明失语的表现。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如不及时进行干预,会出现致命性的脑疝,常合并有外伤性的颅内病变。
常见并发症包括:
颅底骨折。
脑脊液漏。
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假性动脉瘤。
脑疝:分为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脑水肿。
病因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主要有头部的外伤所致,或是头部手术的术后并发症。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外伤:如外力直接作用的撞击伤或间接力作用造成的对冲伤。外伤可能导致颅骨骨折和脑脊液漏,使颅内压降低,硬膜表面微小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血肿形成。或者导致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血肿。
术后并发症:颅部手术中止血不当或缝合不严导致的术后出血。
哪些人容易患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长期从事室外生产活动
颅部手术史
头部外伤史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青壮年男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晕呕吐
视物模糊
肢体活动异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偏瘫
失语
瞳孔散大
意识丧失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当医生怀疑是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时,通常需询问患者病史及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并通过 CT、MRI 的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可直观发现颅骨有无骨折情况。
CT:可直观显示血肿情况,楔形双凸镜形稍高、等或低密度影,与硬膜下血肿相鉴别,还可观察脑组织有无移位和水肿情况。
MRI:与 CT 相似,但可显示细微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3 周内是否有头部外伤史或手术史?
患者意识状态如何,有无清醒?
是否有头晕呕吐的情况?
可否出现了偏瘫失语等严重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何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
目前应采用何种方案进行治疗?
该病预后如何,可以恢复到什么程度?
治疗
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血肿量来评估是否进行手术。
药物治疗
巴比妥类:可降低脑代谢,保护脑功能。如戊巴比妥、硫喷妥钠等。
苯妥英钠:用于高热癫痫的治疗,来减少病情发作对患者造成无意识的伤害。
手术治疗
钻孔冲洗引流术:病情紧急时,可根据受力部位,对冲部位和临床表现分析后钻孔,置管引流血肿,降低颅压。
骨瓣或骨窗开颅术:定位明确,术中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并妥善止血。
颞肌下减压术或去骨瓣减压术:如并发严重的脑挫裂伤和脑水肿,清除血肿后无法使颅内压恢复至正常,需进行去骨瓣减压。
其他
亚低温治疗:头部应用冰帽降低头部能量消耗,减少脑组织损伤。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致命的脑疝,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较少留有后遗症。
日常注意
术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引流管的无菌、封闭、通畅,同时应注意引流液的性状,术后应吸氧帮助恢复,患者意识清醒前可做雾化,减少呼吸系统的分泌物,经常翻身减少褥疮的发生。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 1 个月、半年、1 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观察血肿是否清除干净,有无复发,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有无并发症。
饮食:
术后 1~2 天内进流食,3 天后若无异常可进食半流质或普通食物,清淡饮食。
应高蛋白饮食,如蛋奶类物质,必要时可重复蛋白粉来使头部创伤更好愈合,同时应注意营养均衡,不可进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运动: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应严格卧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好转后方可下床活动;若为非手术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卧床静养。
其他:卧床患者需保持皮肤的干爽,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避免头部外伤:激烈运动时注意保护头部,摔倒时应双手护头。
脑部手术后定期检测有无隐秘出血。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定期做好体检如在头部术后积极随诊,做好 X 线、CT 等检查来观察颅内是否有隐蔽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