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什么?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怎么办?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白血病表现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注恶性增殖,产生大量停滞在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缺乏相对应的正常血细胞的生理功能,严重者抑制正常造血,造成贫血、出血及感染,并浸润至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淋巴结或器官肿大、功能丢失,甚而产生疼痛等症状。根据癌细胞相应发育阶段,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根据癌细胞的类型,可以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细胞白血病两类。据此,白血病主要分为四个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 CML)不同亚型白血病的病程、症状、治疗方式和预后都不尽相同。

别称

羊膜腔感染综合症

概述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感染的总称,包括羊水、胎膜(绒毛膜、羊膜和蜕膜)、胎盘甚至子宫感染。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可增加胎儿、新生儿感染,是引起胎儿宫内死亡或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可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增加产妇围生期感染及死亡风险。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 4%~10%,且胎龄越小的新生儿,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另外,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诱发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早产原因的 30%。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最主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而胎膜早破、医源性因素孕妇抵抗力下降、孕妇既往有早产史、产褥期感染史、胎膜早破史,既往有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史、妊娠前合并子宫内膜炎以及羊水内胎粪污染等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根据症状表现可分为亚临床型和临床型。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孕妇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超过 100 次/分钟,胎心率超过 160 次/分钟,子宫收缩伴有压痛,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外阴出现瘙痒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胎盘、胎膜和羊水粪便污染并伴有臭味。若胎儿感染,出生后新生儿可表现为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皮肤发紫)、嗜睡等。

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是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适时终止妊娠;治疗关键点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新生儿,如怀疑或确诊孕妇为本病者,新生儿均应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治疗难点是感染时间越长,发生胎死宫内以及新生儿感染的风险性就越大。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未及时治疗,可引发众多并发症,孕早期出现感染可造成流产,孕中期发生感染可造成胎儿畸形、死胎发生;在孕晚期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及产褥感染等;另外可引起孕妇感染性休克,继而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及孕妇生命。

对于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症状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孕妇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超过 100 次/分钟,胎心率超过 160 次/分钟,子宫收缩伴有压痛,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外阴出现瘙痒等。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孕妇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胎儿心率增快;

羊水浑浊;

孕妇阴道分泌物呈脓性伴恶臭;

孕妇外阴瘙痒;

孕妇出现宫缩伴下腹压痛;

羊膜早破;

新生儿可表现为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皮肤发紫)、嗜睡等。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孕早期流产;

孕中期胎儿畸形、死胎;

胎儿生长受限;

胎膜早破;

早产;

新生儿感染;

产褥感染;

新生儿死亡;

孕妇感染性休克;

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孕妇呼吸衰竭;

孕妇死亡。

病因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最主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最主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主要的致病菌有β族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支原体、衣原体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此外,病毒性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肝炎病毒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胎膜早破;

医源性因素:如无菌观念不足、羊膜腔穿刺技术、胎儿外科或宫内手术、羊膜镜和胎儿镜技术、围生期的阴道检查、肛查和阴道手术等操作;

孕妇抵抗力下降;

妊娠前合并子宫内膜炎;

羊水内胎粪污染。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孕妇既往有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史;

孕妇既往有早产史、产褥期感染史、胎膜早破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孕妇体温升高,超过 37.5 摄氏度 ;

孕妇心率增快,超过 100 次/分钟;

胎心率超过 160 次/分钟;

宫缩伴下腹压痛;

孕妇阴道分泌物呈脓性伴恶臭;

孕妇外阴瘙痒;

见红;

胎儿胎动增多或减少;

新生儿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嗜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胎膜破裂(破水);

孕妇下腹剧痛;

不规律宫缩;

孕妇昏迷、意识障碍;

孕妇脸色苍白、全身无力、大汗淋漓;

新生儿发热、呼吸困难、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妇产科

急诊科

新生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时,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胎膜破裂史和阴道检查操作史等做出初步判断;进一步通过产科检查、既往产检资料、实验室检查(包括母血测定和羊水检查)、细菌培养、胎心监测、胎儿生物物理行为检测以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综合判断,以进一步对该病进行产前诊断;产后通过对胎盘进行病理检查以予确诊;另外可对新生儿咽及耳拭子、脐血细菌培养等检查,进一步判断本病是否对新生儿产生影响。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产科检查:医生会站在患者的右侧,让患者平卧位,解开衣服,用手触诊患者的下腹部,判断有没有压痛、反跳痛,并且判断是否存在宫缩,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因感染引起腹部炎症刺激;接着医生带上无菌手套,消毒阴道,用食指伸入阴道,查看阴道内是否有羊水及分泌物,观看羊水或分泌物的颜色,判断是否有胎膜早破或阴道感染,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母血测定:

血沉:若血沉>60 毫米/小时,可辅助诊断;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升高,可判断是否感染;

母血超敏 C 反应蛋白:其升高与宫内感染有关,对于诊断早期羊膜腔感染有一定意义;

细胞因子的检测:当发生羊膜腔感染时, 白介素-6(IL-6)>8 纳克/升则可以诊断羊膜腔感染。

羊水检查:

羊水培养: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是羊水培养,但羊水培养过程时间比较慢,是该项检查的不足之处,另外对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诊断价值也有限。

羊水革兰染色检查:该项检查操作简单而方便,尤其适合于胎膜已破者;涂片中找白细胞及细菌,两者都可提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存在。

羊水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羊水中葡萄糖浓度低下是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胎儿生物物理行为检测

胎心监测:持续的胎心监测可评估胎儿心率情况、是否缺氧等。

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能实时监测胎儿宫内活动情况,进而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包括羊水量、胎儿呼吸样运动、胎动、肌张力及胎心率的反应性 5 项指标,可用来评估胎儿宫内健康状况;另外超声检查能观察羊水情况,判断羊水是否浑浊,为本病提供一定的证据。

胎盘病理检查:孕妇血中病毒感染可透过胎盘屏障,而细菌、衣原体、螺旋体的入侵可在胎盘上形成病灶;故出生后进行胎盘的病理检查,看是否有白细胞聚集,从而进一步判断是否发生羊膜腔感染。

新生儿咽及耳拭子、脐血细菌培养:可进一步筛查致病病原体是否通过母胎屏障进入新生儿体内,对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感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身高多少?

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

有没有发烧?发热多久了?体温多少?

心跳会快吗?会呼吸困难吗?

家里有没有胎心监测仪?宝宝的胎心自己有监测过吗?一般多少下?

最近有没有感觉胎动有变化?是胎动更明显了还是没感觉到胎动?

既往有早产史、产褥期感染史、胎膜早破史吗?

既往是否得过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史、子宫内膜炎?

腹痛多久了?多长时间痛一次?间歇多长时间再痛?

怀孕期间有没有胎膜破裂史?

怀孕期间有没有发烧、感冒过?

怀孕期间有没有定期产检?有没有做过超声检查?在哪里做的?检查结果有没有带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宝宝还活着吗?还有胎心吗?

小孩能顺利生下来吗?

目前宝宝健康吗?有合并什么畸形?能存活吗?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能保守治疗吗?

以后如果生二胎的话还会这样吗?

宝宝生下后要做什么检查呢?

平常要注意什么?

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是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适时终止妊娠

药物治疗

抗生素的应用:在培养结果没有出来时可以选用毒性低、抗菌谱广且易穿过胎盘的抗生素,同时兼顾到厌氧菌的感染,如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及甲硝唑等。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抗生素的类型及使用时间;

手术治疗

及时终止妊娠:

孕 34 周以后发生的羊膜腔感染要尽快终止妊娠;不到 34 周,且1周内可能分娩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适时尽早终止妊娠。

如患者为轻度感染,估计在短期内可以分娩,阴道分娩是最佳分娩方式。

产程中需要连续严密监测胎心,如胎心监护出现反复变异降低或晚期减速,应尽快结束分娩,必要时需随时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同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通知新生儿科医师到场参加抢救。

其他治疗方法

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给予孕妇全静脉营养维持,输入葡萄糖的同时补充白蛋白、氨基酸等。

新生儿的处理:新生儿一出生,立即清理呼吸道,仔细吸去咽喉和气管部位污染的胎粪和黏液,同时行耳、咽、鼻拭子及脐血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防止新生儿肺炎发生,以便及早治疗新生儿可能出现的败血症;滴抗生素眼药水以预防或治疗眼炎。

疾病发展和转归

患有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孕妇,若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引发多种母婴并发症,可造成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感染性休克等,继而导致母儿死亡。

若孕早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并且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可一定程度保护母儿生命安全。

日常注意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因孕周、感染范围以及孕妇自身情况等不同,其处理也不尽相同,所以其日常注意事项也不同。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做了剖宫产的手术:

术后穿棉质宽松舒适的衣服,注意保暖,避免衣物摩擦或刺激伤口,特别注意内衣带子,不宜过紧;

术后,通常要卧床休息 1 天;术后第 2 天,若无明显不适,可在家人搀扶下在病房慢慢走动,有助于帮助胃肠蠕动和预防血栓形成;一般需要住院 4~6 天;

医生或护士会定时来查看伤口情况,并且按压按摩下腹部,促使子宫尽早恢复,并且使恶露排出,在按压的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痛,这时需要尽量忍住,并且放松腹部;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卫生,每日 2 次消毒、清洁、更换,防止感染;

术后第 1 天流质饮食,如骨头汤、鱼汤、面汤等;之后 1 周半流质饮食,如稀饭、汤面等;

剖宫产后由于静卧时间较长,容易形成下肢血栓,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者下肢皮肤温度增高、皮肤颜色变红,请及时告知医生,须急查下肢静脉彩超,判断是否形成血栓,若形成血栓须及时治疗;

剖宫产后至少休息 6 周,放松心情,避免劳累,不要做体力劳动,特别是不要提举重物或可能给切口施加压力的事情;

打喷嚏或咳嗽时,请按住腹部,保护剖宫产切口;

引产后 1 个月内禁止性交,并要注意保持清洁,以防生殖器官感染。

如果患者是经阴道分娩,除去切口注意事项及以下几点,其他注意事项与剖宫产术后类似:

患者分娩后第 1 天即可下床,在家属搀扶或者自行扶着墙在病房内慢慢行走;

患者第 1 天即可正常吃月子餐,无须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若在阴道分娩过程中,若伴有会阴撕裂或者会阴切开手术,分娩后这一区域,可能在几天或者几周内特别敏感,坐着、走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感到疼痛;可以在分娩后 24 小时内,试着在患处敷上冰袋,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尽量侧卧以减轻会阴切开处的压力,不要坐或站太久;坐时,先绷紧臀部肌肉,坐下后再放松;或者可以坐在柔软的枕头上;

经常更换护垫,至少每 4 个小时更换 1 次,尽量避免对患处的摩擦。

饮食管理

产后(剖宫产 1 周后)应多吃些富有营养的食物,摄入精益蛋白质,如瘦肉、鱼或鸡肉等;可食用全谷物,使身体尽快恢复正常;

可适量增加苹果、梨、西瓜、葡萄等水果及白菜、黄瓜、南瓜、萝卜等新鲜蔬菜的摄入。

运动管理

产后若无明显禁忌症,应即早期离床活动,可在病房或家里房间内走动,促进身体各部机能的恢复。

若为经阴道分娩伴有会阴撕裂或者切口的产妇,可根据自己身体恢复情况,除了在房间或客厅内慢走,还可做凯格尔运动,做该练习的时候,就像要停止排尿一样的收紧肌肉,保持收缩 10 秒钟,然后松开,每天重复 20 次,随时可以做该练习,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

术后复查:请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剖宫产或自然顺产患者术后 42 天到医院复查伤口情况及妇科彩超。

预防

由于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对母儿危害大,所以预防很关键,主要做好孕期保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孕前或者孕期阴道感染,并且怀孕期间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主要是针对易引起羊膜腔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具体如下:

孕期应积极治疗无症状性菌尿,即孕妇平常无泌尿系统的症状,但尿液检查时发现有细菌感染,则需积极抗菌治疗,可以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孕前或孕期如果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应积极治疗,可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的机会。

准备怀孕前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常规 1 年 1 次);尤其当出现白带异常或外阴不适时,建议行妇科检查和分泌物检查,必要时行病原体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避免滥用抗生素。

怀孕前后均应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每天温水冲洗外阴。

若在怀孕期间,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如分泌物突然增多、颜色变黄或脓性分泌物,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怀孕第 4~28 周期间,孕妇应每月就诊 1 次,到产科医生处进行产检;并且于孕 7~10 周、11~13+6 周、22 周、32 周、36 周进行彩超检查。

经医生许可后孕妇可做一些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游泳或每天散步半小时,提高身体免疫力。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容易疲劳 可能跟这些疾病有联系

2023-9-26 23:23:44

保健

喉咙痛喝什么好 八款降火茶

2023-9-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