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淹死,溺死
概述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水吸入肺内或喉痉挛导致窒息。
淹溺死亡率 13%,主要是指在 20 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
本病常见病因是无溺水自救能力的落水者,或误入不熟悉水流和地形的河流池塘,以及投水自杀或意外事故造成。如若抢救不及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死亡。
淹溺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
本病主要症状是呛咳、呼吸困难、头痛或视觉障碍、胸痛等。
本病越早心肺复苏,患者存活下来的机会越大。以药物治疗为主,需要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并进一步送医院治疗观察,在出院后也需要随访。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出现呼吸心脏停止、器官衰竭、严重全身出血、休克、溶血、喷射性呕吐等。
应积极学习淹溺自救知识。游泳前需要做足准备活动,结伴下水,加强安全和急救知识教育。
症状
淹溺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头痛、视线模糊、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肺部严重感染、心律失常、脑水肿、溶血或贫血等症状。
淹溺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淹溺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或视线模糊:患者在溺水之后,都会感觉有短暂性的头痛和看不清事物。
剧烈咳嗽:由于水或者是其他东西(如海草)吸入到咽喉部,刺激咽喉,患者产生剧烈咳嗽。咳出的痰是粉红色的泡沫样。
胸痛、呼吸困难:水吸入到肺部之后,造成肺部轻微性感染,患者会自感胸痛,呼吸困难。
口渴:溺水在海边的患者,口渴非常明显。
寒战、发热:溺水的患者在溺水 6 个小时左右会有寒战、发热的情况出现。
淹溺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急性肺水肿:多发于心脏,患者会自感呼吸困难加剧,甚至有窒息的感觉。
肺部感染:主要是针对在溺水之后,肺部或喉部的异物尚未清理干净,细菌导致感染加重。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导致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是昏迷。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属于毛细血管微血栓的形成,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引起多脏器栓塞和衰竭(心脏和肾脏)、严重的全身出血、休克、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病因
淹溺主要是因为患者误入不熟悉水流和地形的河流池塘,以及投水自杀或意外事故造成的。
淹溺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患者自身:有些患者是误入河流或池塘,有些患者是投水自杀,有些患者是因为意外事故造成。
干性淹溺:主要是指喉部痉挛导致的窒息,呼吸道和肺部吸入的水很少或者是无水,一般占淹溺的 10%。
淡水淹溺:一般淹溺在江、河、湖、池中,主要是水进入呼吸道,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缺氧;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从而导致心脏颤动或者是心脏停跳,而溶血过量的血红蛋白会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海水淹溺:海水对于呼吸道和肺泡都有化学性刺激。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盐和镁盐,高钙血症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脏停跳。而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导致横纹肌无力、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温水与冷水溺死:冷水是指水温低于 20 度,温水是指水温高于 20 度。水越冷,越会有更多的氧送到心脏及大脑,所以,水越冷,存活的机会越大。
哪些人容易淹溺?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人群,容易罹患淹溺:
有自杀念头的人;
不会游泳的人;
喜欢潜水的人;
喜欢出海的人;
常年生活工作在船上的人。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淹溺:
年龄:多见于 15~29 岁的青壮年。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季节:多发生在夏季。
就医
当患者出现呛咳、头痛或视线模糊、胸痛、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意识障碍、水肿、皮肤发白、呼吸衰竭、心脏停跳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呛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胸闷、四肢酸痛无力;
头痛或视线模糊;
呼吸困难、剧烈咳嗽;
口渴;
寒战、发热;
眼充血、口鼻血性泡沫痰;
皮肤发白。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神志昏迷、口鼻血性分泌物;
呼吸浅弱、呼吸心脏停止;
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
器官衰竭(主要是指肺和心脏);
严重的全身出血;
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淹溺时,医生将通过实验室检查、胸部 X 线、心电图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指血尿检查。诊断对象是溺水的种类以及感染情况。严重的患者实验室监测指标异常,诊断属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显示,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病情较轻、几小时内能恢复正常显示的是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 ST 和 T 波改变。
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有无混合性酸中毒,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胸部 X 线检查:典型肺水肿征象显示斑片状浸润。住院 12~24 小时吸收好转或发展恶化。20% 病例胸片无异常表现。如果颈椎损伤,也需要做该检查,进行颈椎 X 线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淹溺多长时间?有无急救措施?
在哪儿淹溺的?什么情况下溺水?
有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
除了溺水还有其他地方受伤吗?
患者平时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会留下后遗症吗?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吗?
需要服用哪些药物?医保报销吗?
怎样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日常生活有影响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淹溺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并且送到医院进行观察,出院随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3% 高渗盐水:主要是针对淡水淹溺的患者,静脉滴注。
5% 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是针对海水淹溺的患者,静脉滴注。
强心苷: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使用毛花苷丙或地高辛。
抗生素:对于有肺部感染的患者,不同程度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等级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等。
糖皮质激素:脑水肿、肺水肿、溶血的患者需要使用该类药物。主要是甲强龙。
利尿剂: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使用 20% 甘露醇、呋塞米。
呼吸兴奋剂: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需要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
其他治疗
吸氧: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可以使用人工呼吸机。
复温:患者体温过低,可根据病情酌情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将出现呼吸困难、器官衰竭、心跳停止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是可治愈的,正常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饮食:
患者在 1~2 天需要流质饮食(如粥类、牛奶),情况逐渐改善后需要改变为半流质食物,如若患者无其他不适,3 天之后就可以正常饮食。
日常注意需要多吃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猕猴桃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饮食多以清淡为主。
运动:患者日常注意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1 周至少 2~3 次。
烟酒:吸烟会增加患者自身身体患疾病的风险,对于康复不利,应戒烟。饮酒对于肝脏负担过大,应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需要及时开导或治疗,打消自杀倾向。
学习游泳,作为一个傍身的技能。
对于喜欢潜水的人,需要做好溺水急救的常识培训,做好准备,以防突发情况的出现。
对于常年生活在船上的人,需要加强溺水急救知识的培训。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在夏季,特别是暑假期间,父母需要对孩子需要做好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