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高压性气胸
概述
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是由于气道损伤,空气不断泄漏至胸腔内,且基本保持只进不出的状态,令胸腔内的气压不断上升。这是一种院前急救和急诊科常见的致死性危急重症,某些情况下需要在场的医护人员当机立断,立刻实施穿刺减压。院前急救及时对张力性气胸患者开展干预、处置,可以为救护车转运,以及后续进一步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1]。
张力性气胸是气道组织受到损伤,形成类似于单向阀门的活瓣结构,在吸气过程中空气不断进入胸腔,气压不断增大,直至高于外界大气压,致使患侧肺部结构严重塌陷[1]。
临床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20~40 岁的青年人群、身材高瘦、家族病史、抽烟、伴有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使用呼吸机[2]。
张力性气胸的典型临床特征是非常严重的呼吸困难,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缺氧表现[2]。
若张力性气胸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缺氧可导致全身器官衰竭、休克,甚至死亡[2]。
如果患者感觉胸痛、呼吸困难,且数分钟内无法缓解,应该立刻去医院接受救治或拨打急救电话[3]。
医生会询问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进行体检和胸部听诊,并结合影像学检测结果,即可得出确诊结论[1][2]。
张力性气胸的治疗目标是减轻胸腔内空气对肺部的压力,使肺部重新膨胀,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首选治疗方案是采取闭式胸腔引流术。若气道长时间漏气,无法自愈,则需要施行外科手术进行修复[1][2][3]。
患者应尽可能去除病因,改善生活习惯,避免气胸复发[4]。
预防张力性气胸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避免病情进展[4]。
症状
张力性气胸有哪些临床特征?
张力性气胸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1]:
重度或极度呼吸困难;
神情烦躁、意识障碍;
大汗淋漓、脸色苍白或青紫;
颈静脉怒张,血液循环障碍;
脉搏浅快,血压骤降。
张力性气胸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若张力性气胸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2][3]:
缺氧可导致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昏迷;
有致命危险。
病因
张力性气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力性气胸是气管、支气管或肺部损伤部位形成类似于单向阀门的活瓣结构,空气在每次吸气过程中逐渐进入胸膜腔,并累积至胸膜腔内的气压高于外界的大气压力[1]。
在胸膜腔内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气道损伤一侧的肺部结构发生严重塌陷、萎缩,整个胸腔内的结构由此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气道未受损伤一侧的肺部,由于受到压迫作用,其中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1]。
随着病情进展,胸腔内的高气压可能驱使空气向周边的疏松结缔组织扩散,形成纵膈气肿或面部、颈部、胸部的皮下气肿[1]。
张力性气胸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临床与张力性气胸发病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2]:
年龄:20~40 岁;
身材:高、瘦;
基因缺陷:家族性倾向;
抽烟;
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伴有各种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矽肺、肺纤维化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感觉胸痛、呼吸困难,且数分钟内无法缓解,应该立刻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3]。
就诊科室
急诊科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张力性气胸?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并进行细致的体检和胸部听诊,可作出初步判断[2]。
影像学检查:是否发生肺部萎陷[1][2]。
X 线检查
B 超
胸部 CT
若患者在院前急救时接受过胸腔穿刺,可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1][2]。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症状是不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能否大致描述目前症状的严重程度?
是否还伴有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
是否还伴有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平时是否服药有效控制病情?
家族成员是否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症状?
患者或家属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有致命危险?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张力性气胸的治疗目标是减轻胸腔内空气对肺部的压力,使肺部重新膨胀,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首选治疗方案是采取闭式胸腔引流术。若气道长时间漏气,无法自愈,则需要施行外科手术进行修复[1][2][3]。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张力性气胸?
胸腔穿刺[1][2][3]
紧急胸腔穿刺应用于张力性气胸的院前急救,通过排气以降低胸腔内的气压。
急救医生会用粗针头插入患者胸腔,随后就会有高压气体喷出。
通过恰当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转运时间,提高入院治疗后的生存率。
胸腔闭式引流术[1][2][3]
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加快排出气体,促使肺部膨胀;
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待漏气停止 24 小时后,经 X 线检查证实肺部恢复正常,方可拔除引流管。
外科手术[1][2][3]
气道长时间漏气,无法自愈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通过开胸手术或电视胸腔镜手术修复气道缺损。
日常注意
患者应尽可能去除病因,改善生活习惯,避免气胸复发[4]。
每天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营养元素,以利于肺部损伤愈合。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积极去除病因,坚决戒烟,治疗呼吸系统基础疾病。
远离空气污染,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加湿器。
预防
预防张力性气胸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避免病情进展[4]。
根据医生的指导,积极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除了降低张力性气胸的风险,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坚持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对呼吸系统造成更大的损伤。
健康饮食,适度锻炼,改善肺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