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结石是什么?支气管结石怎么办?支气管结石症状有哪些?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引起的一种血栓前不良反应,其特征是血小板活化抗体(几乎完全是免疫球蛋白 G)识别并结合血小板因子 4-肝素复合物,再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血小板,产生促凝物质,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并发血栓形成,但较少有出血表现。血栓形成可以是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或微血管血栓。虽然血小板活化抗体的形成很常见(在心脏手术中高达 50%),但只有一小部分患者(0.2%~3%)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即血小板减少或血栓形成)。女性患者较多见。此病最主要的病因是使用肝素。根据发病时间及严重程度,本病分为 Ⅰ 型和 Ⅱ 型。Ⅰ 型是在肝素治疗开始后 48~72 小时,血小板计数出现短暂轻微下降,临床上并不显著。Ⅱ 型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反应,临床多见,特点是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症状是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和血栓形成导致的肢体肿胀。主要治疗方法为静脉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还可用直接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等。治疗关键点及难点在于及时地识别及诊断本病。本病导致血栓形成、引起栓塞,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用药,避免出血及血栓形成。主要预防措施为减少肝素类药物的使用。及时治疗,多不影响生活质量及寿命。

别称

bronchial calsulus,咯石病

概述

支气管结石又称“咯石病”,1744 年被荷兰医师 Boehrave 所描述。广义的支气管结石泛指支气管腔内,或与支气管相通的肺腔内存在着钙化物质。肺结石、支气管钙化、支气管肺结石等描述的均是本病[1]。

支气管结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1]。

绝大多数支气管结石是炎症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钙化的并发症,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发生钙化,压迫并侵人支气管所致;也可由于吸入异物、炎症、年龄增长、矽肺等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有: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体弱久病、接触粉尘环境等。

根据纤支镜下的表现可分为裸露型、息肉型、嵌壁型、结节型、外压性狭窄5种类型。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闷、呼吸困难、咯血、咯石、胸骨后压迫感;特征性表现是为咳出结石样异物[2]。结石可引起阻塞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经支气管镜取石和手术治疗。

可并发大咯血、支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

避免感染肺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防止异物吸入、定期体检等,可以预防该病或防止复发。

症状

支气管结石主要表现为长期刺激性咳嗽、反复咯血、支气管阻塞三大症状。

支气管结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支气管结石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长期慢性咳嗽或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在平躺着或运动时尤易发作。有时咳出脓性痰,偶有咳出一块或两块结石的情况。

咯血(俗称:咳血):间断少量或大量咯血,侵蚀较大血管时可大量咯血(一天内达到 500 毫升)。

支气管阻塞: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脓痰、胸痛、咯血、胸闷、呼吸困难、胸骨后压迫感(胸骨旁边疼痛或突发剧烈胸痛)等。

支气管结石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气管或支气管-食管瘘;

支气管-胸膜瘘;

致命性大咯血;

纵膈气肿;

支气管癌变。

病因

绝大多数支气管结石是炎症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钙化的并发症,由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发生钙化,压迫并侵人支气管所致;也可由于吸入异物、炎症、年龄增长、矽肺等引起。

支气管结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钙化,压迫侵人支气管;

吸入异物;

炎症;

年龄增长:由于年龄增长而发生支气管壁钙化;

继发于矽肺,极为罕见。

哪些人容易患支气管结石?

有这些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支气管结石:

粉尘环境:长期处于空气中粉尘较多的环境中。

有这些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支气管结石:

有异物吸入史者。

年龄:多见于 40~60 岁人群。

患有感染性疾病:如组织胞浆菌病和结核病,前者比后者更常见。

就医

患者出现长期刺激性咳嗽、咯血、胸闷、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胸骨后压迫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若出现呼吸困难及大量咯血,需要立即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长期刺激性咳嗽、咯血、胸闷、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胸骨后压迫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大量咯血(一天内达到500毫升,或一次咯血达 100 毫升及以上)。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胸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

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做出初步判断,但还需要结合胸部 X 线片、胸部螺旋 CT、支气管镜检查,以及术后取出的结石样物结果来帮助确诊。

X 线平片:能显示肺门及纵膈是否发生钙化。

CT:胸部 CT 扫描可以发现 X 线平片难以发现的纵膈区或心影后钙化,以及支气管腔内的钙化,判断病变范围,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3]。

支气管镜和术后诊断:支气管镜检查对疑有支气管结石的患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并且也是治疗方法之一。对术后取出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长期有肺部感染?

是否有异物吸入史、结石咳出史?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病情是否反复发作?

工作、生活环境中是否有较多粉尘?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支气管结石?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原则是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结石发生的部位、大小、症状和并发症。主要通过支气管镜取石或手术切开取石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适用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确诊后有症状但不接受手术或不耐受手术者。

经支气管镜取石

适应于支气管镜易达到部位的,并与支气管壁结合松散、可以移动的结石的治疗。包括经纤维支镜取石和经硬管支镜取石两种。

经纤维支镜取石:简单、创伤小,但结石部位易出血常使视野模糊难以观察,仅能取出较小的结石。

经硬管支镜取石:易于观察、钳夹方便能取出较大结石,全部或部分移除结石的成功率可达 87 % ,但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大咯血,支气管-食管瘘或支气管-胸膜瘘等。

手术治疗

手术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有:

反复大量咯血;

反复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合并慢性肺脓疡;

合并气管或支气管-食道瘘、支气管-胸膜瘘;

疑有癌变,此时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为原则。

支气管结石的发展及转归

有些患者可以自行咳出结石,或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可以消失。

若伴有纵膈瘢痕,手术切除常常很困难。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粉尘、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引流管的护理、遵医嘱定期复查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长期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

接受手术治疗者,术后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质是否正常,预防术后感染。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遵医嘱进行复查,观察并反馈手术效果。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应积极接受抗感染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

避免感染肺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防止异物吸入、定期体检等,可以预防该病或防止复发。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组织胞浆菌病、结核杆菌等特殊类型的病菌感染。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

在气候变化和寒冷季节,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

感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保安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炎琥宁的功效与作用-炎琥宁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知柏地黄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