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特别在老年人发病率更高,约占老年人总数的 10%~15%。
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
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须住院治疗。如果存在高龄、慢性心肺基础疾病等,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住院接受呼吸支持和氧疗。而急性加重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急性支气管炎,如无呼吸困难,一般仅需对症治疗,如给予止咳化痰药物等。
急性支气管炎的结局一般良好,无后遗症。但如果长期反复发病,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处于急性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时就诊后,结局一般也比较好,但极易复发,甚至发展成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为主,全身症状较为轻微,有时会出现低热、畏寒、全身乏力、咽喉部发痒、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等。
痰液主要为黏液痰,量不多,但不易咳出。2~3 天后,黏液痰可转变为黏液脓痰。受凉、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等,可使咳嗽加剧或诱发咳嗽。晨起或夜间时咳嗽更显著,咳嗽多为阵发性,有时为持续性。
部分人还会伴发恶心、呕吐及胸腹部的肌肉疼痛等,严重者会发生支气管痉挛,出现哮鸣音及气急的情况。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咳嗽: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其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在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四季均会咳嗽,冬春症状加剧,并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咳痰:一般痰呈泡沫状的白色黏液,晨起痰量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咳出。在发生感染或受寒的情况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有时为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严重者还会因为剧咳而使痰中带血。
气喘:当合并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细支气管的黏膜呈充血水肿状,痰液阻塞而引起支气管的管腔变狭窄,从而发生气喘(喘息)症状。呼吸时,咽喉部会发出喘鸣声,肺部听诊时存在哮鸣音。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可并发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等慢性病。
病因
常见原因有哪些?
气候因素:寒冷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因为寒冷的空气会刺激到呼吸道黏膜,导致支气管发生痉挛,使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导致支气管易受到感染,引起支气管炎的发生。
感染因素:支气管炎受到感染,常见的有细菌、病毒感染等,这些微生物在呼吸道黏膜上大量繁殖,破坏组织细胞,使呼吸道黏膜保护作用减低,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外界因素:包括雾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引起支气管炎的发生。
吸烟:重要的发病因素,长期吸烟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因此,患者要戒烟,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哪些人容易患病?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比较常见。婴幼儿的支气管炎也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通常是由感冒引起,对孩子伤害很大,所以,要重视儿童的支气管炎疾病。
老年人:支气管炎是一种炎症,也是一种肺部疾病。由于年龄的影响,老年人体内的组织和器官的各项功能、以及免疫能力,都会严重下降。因此,当老年人咳嗽、或外部环境出现巨大变化时,就容易感染上支气管炎。
吸烟者:属于高发人群。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破坏体内肺部的结构和功能,损害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引起支气管炎。
接触职业粉尘者。
免疫力低下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慢性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一般无须住院治疗,但高龄、存在慢性心肺基础疾病等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则需住院接受呼吸支持和氧疗。
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无基础疾病,可在门诊随诊治疗;如果是老年、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存在慢性疾病、肿瘤等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可根据临床症状诊断,如果出现局限性肺部体征、呼吸困难、气急、脉搏率>100 次/分、发热超过 4 天等情况,怀疑存在肺炎的可能性,则需要进一步行胸片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或 2 年以上。所以,需要与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胃食管反流等。
慢性支气管炎需行以下检查:
X 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如果疾病反复发作,会发生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的炎症细胞发生浸润或纤维化。在 X 线检查的影像中,可看到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条索状、斑点状等阴影。
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如果有小气道阻塞的情况,可发现在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中,75% 和 50% 的肺容量所对应的流量,存在明显降低的情况。
血液检查:如果发生细菌感染时,有时可发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增高。
痰液检查:可培养出致病菌。在检查中,可发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大量破坏的白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等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哪些问题?
最近有没有发烧?
有没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什么时候会咳嗽?痰的颜色是什么?有没有伴喘息的症状?
这些症状每次发生多长时间?
以前有过这样的情况吗?是怎么缓解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得的是什么病?
需做哪些检查?
多长时间可以好?以后会不会复发?
有无后遗症?
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自限性,简单说就是不需要干预也能自己康复,全身症状可在 4~5 天内消退,但咳嗽有时可延长数周。
如果无呼吸困难发生,可给予对症治疗,如止咳化痰药物;
如果伴支气管痉挛,可给予 β2 受体激动剂;
如果合并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处于急性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给予抗感染、镇咳化痰平喘治疗。在缓解期,一般以戒烟、增强体力、预防感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为主。如果存在呼吸道反复感染,可使用免疫调节剂。
药物治疗
止咳药物:针对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包括复方甘草合剂,复方氯化铵合剂、溴已新、氨溴索等药物,顽固咳嗽者可选用复方甲氧那明止咳药。
抗生素:针对处于急性感染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患者检查出的致病菌结果,进行相对应的药物治疗。
轻症者可选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药物,进行口服给药;
重症患者可用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等抗生素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积极治疗下,一般结局良好,无后遗症发生。但是如果长期反复发病,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在急性期进行及时治疗,结局良好,但极易复发,甚至发展成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戒烟或远离二手烟;
避免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接触;
出门戴口罩;
预防感染。
预防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禁烟,包括二手烟的吸入;
避免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接触;
预防感染;
提高免疫力;
儿童防止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