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疫咳,痉咳,鸡咳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多数患者表现为剧烈的阵发性咳嗽,阵咳结束时还可听到高亢的吸气声。病程长达 2~3 个月,所以被称为“百日咳”。目前,随着接种百日咳疫苗的临床推广,儿童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百日咳患者在开始咳嗽后的大约 2 周内具有最强的传染性,病菌可通过飞沫传播。症状轻微的青少年或成年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往往不经意间将病菌传染给婴幼儿。
百日咳的潜伏期为 5~10 天;初期表现为感冒症状,病情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严重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高亢的吸气声。
低龄婴幼儿可发生窒息、心跳停止,惊厥、脱水、脑损伤,甚至死亡。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往往仅有持续的干咳症状,若发生剧烈咳嗽亦可造成骨折、腹部疝、血管爆裂。
百日咳婴幼儿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青少年和成人患者通常可以居家治疗。
早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杀灭致病菌,降低传染风险,有助于加速康复。不推荐使用止咳药,对百日咳患者通常没有明显效果。
接种百日咳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症状
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疾病潜伏期:感染后的 5~10 天,某些情况下可长达 21 天。
初始期:表现为感冒症状,持续 1~2 周,病情逐渐加重。
流涕;
低热;
轻微咳嗽;
1 岁以下婴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
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阵咳结束时还可听到高亢的吸气声,持续 1~6 周。
每次咳十余声至数十声,直到咳出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
阵咳之后,显得非常疲劳、痛苦;
面红耳赤或发绀;
低龄婴幼儿也可能没有咳嗽症状,而是表现为呼吸困难、惊厥、窒息、心跳停止;
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往往仅有持续的干咳症状。
恢复期:阵发性咳嗽症状逐渐消失。
百日咳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在青少年和成年百日咳患者中,可能由于剧烈咳嗽而导致以下并发症:
肋骨挫伤或骨折。
腹部疝。
皮肤或眼部血管爆裂。
在低龄婴幼儿,尤其是 6 个月以下的婴儿中,百日咳的并发症更为严重,可能包括:
肺炎。
拒食引起脱水或体重下降。
惊厥或脑损伤。
婴儿死亡:百日咳致死非常罕见,主要发生于婴儿患者中。
病因
百日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百日咳的病原菌是百日咳杆菌,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患者开始咳嗽后,大约 2 周内传染性最强。症状轻微的青少年或成年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细小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里面包含了很多细菌,位于附近的其他人吸入呼吸道就可能发生感染。
致病菌进入呼吸道后,会附着在呼吸道表面,释放毒素引发炎症和肿胀,并损害呼吸道纤毛功能,导致患者大量痰液难以排出,造成呼吸困难。
影响百日咳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低龄婴幼儿,尚未来得及完成百日咳的整个疫苗接种过程。
未曾接种百日咳疫苗。
成年之后,疫苗的保护效力有所下降。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百日咳对于婴幼儿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该立刻前往医院接受诊治。
6 个月以下的婴儿,如果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送医急救,并住院治疗。
成人患者若出现呕吐、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也要及时接受治疗,以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就诊科室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百日咳?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病情变化趋势等情况。
实验室检测:
验血:评估感染和炎症的严重程度;
病原学检测:临床医生从鼻咽部通过拭子或抽吸取样。经过样本检测或样本培养后,明确是否存在百日咳杆菌。
胸部 X 光片:医生可能要求 X 光片检查,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或积液,从而判断是否发生继发性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或家长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突然发作还是逐渐加重?
各项症状分别有多严重?能否具体描述?
每次咳嗽可持续多长时间?
以前是否接种过百日咳疫苗?什么时候接种的?
家庭成员是否也有类似症状?
患者或家长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百日咳?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是否会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染?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百日咳是否会造成什么后遗症?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百日咳婴幼儿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青少年和成人患者通常可以接受居家治疗。早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杀灭致病菌,降低传染风险,有助于加速康复。不推荐使用止咳药,因为对百日咳患者通常没有明显效果。
如何治疗百日咳?
百日咳婴幼儿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疗;青少年和成人患者通常可以接受居家治疗。
静脉补液:
患儿若拒食,医生一般会给予静脉补液,补充必要的营养和水分。
青少年和成人若症状严重,影响进食和饮水,也需要静脉补液。
抗生素治疗:
早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杀灭致病菌,有助于加速康复。
抗生素治疗还可能降低患者的传染风险。
如果患者延误治疗时机,即使抗生素已经杀灭致病菌,症状也不会很快好转,因为百日咳对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已经形成,人体组织的修复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定的时间。
医生一般会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非处方止咳药:医生一般不推荐使用,因为对百日咳患者通常没有明显效果。
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下列人群必须及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孕妇;
年龄小于 1 岁的婴儿;
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哮喘;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痉咳在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均会减少,呕吐逐渐消失。此时标志着疾病进入恢复健康的阶段,此阶段约历经 1 周~2 周。咳嗽后出现高调的吼声,在疾病本身已经清除后,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日常注意
需要特别关注百日咳患儿,密切监测症状,并确保营养和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确保充分休息,少食多餐,补充足够的营养。
足量饮水:水、果汁和清汤都是很好的选择。尤其要注意患儿是否出现脱水迹象,如嘴唇干燥,无泪无尿。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确保室内没有刺激性气体,以免引起咳嗽。
防止传染:咳嗽时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经常洗手;如果身边还有其他人,记得戴口罩。
幼儿如果居家治疗,需要全天候的监护,因为剧烈的咳嗽或大量的痰液可能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青少年和成人患者通常无需过分担心,一般不会进展为严重的并发症,都能获得治愈。
预防
接种百日咳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孕妇或其他与婴儿密切接触者,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
为了确保足够的保护效力,最好每隔 10 年进行 1 次强化接种。
当百日咳疫情爆发时,少部分接种过疫苗的人仍然有可能发生感染,但病情会轻微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