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成人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83~108 mmHg。
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支气管、肺病变等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导致缺氧的发生。
因低氧血症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影响亦不同。
低氧血症可能继发于多种疾病,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确定的疾病,其改善不代表原发病的改善。
症状
低氧血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缺氧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皮肤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的发绀。
中枢神经系统可由注意力障碍,发展为烦躁不安、谵妄、表情淡漠及视物模糊、共济失调,乃至神志丧失。
心血管系统可由心律失常发展为心室停搏、血压下降,乃至休克,长期慢性缺氧还可有右心室肥大及右心衰。
呼吸系统可见深快呼吸,可因进一步缺氧发展为呼吸微弱,乃至呼吸停止。
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血液浓缩。
严重的缺氧,还可导致肝、肾细胞损伤,出现肝功能损伤、急性肾衰竭等,以及细胞内酸中毒和血钾升高。
病因
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支气管、肺病变等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导致缺氧。
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吸入氧分压过低。
肺泡通气不足。
弥散功能障碍。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右向左分流:
吸入气体氧分压过低:因吸入过低氧分压气体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大气性缺氧。
外呼吸功能障碍:由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称为呼吸性缺氧。常见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中枢抑制或呼吸肌麻痹等。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
就医
低氧血症可能继发于多种疾病,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当患者出现憋气、烦躁、口唇发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病情轻微时没有症状,因此具备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接受血压、血脂、血糖检测。一旦发觉出现器官、组织缺血的迹象,如四肢麻木、胸痛、心绞痛等,应记录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并尽快前往心血管内科门诊就医,预防心脏病发作或卒中发生。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低氧血症?
对于低氧血症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应行胸部 X 线片、肺功能检测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对明确低氧血症的病因诊断提供帮助。高分辨率 CT 和多导睡眠监测对低氧血症的诊断也有帮助。
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慢性低张性缺氧很容易出现紫绀,紫绀是缺氧的表现,但缺氧的患者不一定都有紫绀,例如贫血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可无紫绀。同样,有紫绀的患者也可无缺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易出现紫绀而无缺氧症状。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吸烟、肺部感染等病史?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有没有类似的家族史?
在服用哪些药,有没有进行家庭氧疗等?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低氧血症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通过氧疗或高压氧舱治疗改善症状,药物治疗解除支气管痉挛。
氧疗
首先要进行氧疗,可以进行简易的面罩给氧,有创机械通气,还有无创的机械通气治疗。
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无论其基础疾病是哪一种,均为氧疗的指证。
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分为两种: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但无助于二氧化碳排出,如应用不当,反可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单纯低氧血症:一般为弥散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弥散功能障碍,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可较满意地纠正低氧血症,但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产生的肺内分流,氧疗并不理想,因为氧疗对无通气的肺泡所产生的动静脉分流无帮助。
药物治疗
解除支气管痉挛。主要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松弛气道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亦可选择抗胆碱药、选择性 β2 受体激动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氨茶碱、二羟丙茶碱,有松弛气道平滑肌、抑制组织胺释放作用,如氨茶碱静脉注射负荷量 5.6 mg/kg,20 分钟滴完, 以后按每小时 0.2~0.8 mg/kg 的维持量静滴,血药浓度保持在 10~20 μg/ml。
吸烟者剂量酌增,而老年、慢性肾功能障碍者酌减。血药浓度大于 20 μg/ml 可致中毒,表现为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律失常、呕吐,甚至惊厥(>30 μg/ml) ,用药时最好监测心率、心律和血药浓度。其他尚选用抗胆碱药如异丙阿托品、选择性 β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
面罩给氧、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及高压氧舱治疗。
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低氧血症预后同原发病相关,慢性低氧血症通过治疗可得到改善或纠正,如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发生低氧血症,则预后不佳。
日常注意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
适当进行呼吸运动锻炼,在无不适的前提下,两上肢平伸,两手各提重物,上下进行活动,同时缩唇呼吸。
戒烟,防止肺功能进一步降低。
慢性低氧血症者,应进行家中低流量吸氧。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给予营养充足的饮食,摄入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进食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必要时可予肠外营养支持。
预防
低氧血症预后同原发病相关,慢性低氧血症通过治疗可得到改善或纠正,如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发生低氧血症,则预后不佳。
宜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品。
宜食用流质,半流质食物。
忌高盐饮食。
忌辛辣刺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