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肺综合征是什么?肝肺综合征怎么办?肝肺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免疫系统的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识别、攻击、清除外来物体或自身的衰老、变异细胞。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随体液分布全身各处,通过各种途径全面监控是否存在“非己”物体。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释放信号因子,调动免疫系统的各种攻击力,展开全面的围剿,这就是所谓的“排异反应(Rejection)”。就临床而言,大到器官移植,小到伤口缝线都可能引起排异反应。当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因为这对于移植患者性命攸关。一方面移植器官极其珍贵,很难再次获得手术机会;另一方面,移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家庭很可能难以承受再次手术的费用。因而,减少排异反应发生风险,及时控制排异反应是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排异反应本质上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攻击外来异物的过程,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功能。只是它的攻击目标是得之不易的移植器官,并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危险。临床发生排异反应的高危因素包括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基因或血型不符,免疫抑制剂剂量不足,移植器官质量欠佳,供体 - 受体年龄差较大,受体既往有输血、移植、透析史或伴有各种慢性心血管疾病。超急性排异反应程度最为严重,发生在外来物体(例如移植器官)进入患者体内的几分钟至 24 小时内,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移植器官肿胀坏死。急性排异反应多数发生在术后 3 个月内,主要表现为移植物肿大、疼痛、压痛,并伴有全身发烧、乏力、关节肌肉疼痛。慢性排异反应发生在手术 3 个月之后,至少持续 6 个月,可造成移植器官渐进式的缓慢恶化,症状多不明显,但可造成严重后果。若未经及时处置,最终将彻底丧失功能。移植过程中通过免疫抑制治疗可以大幅降低排异反应的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但无法确保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患者必须在按时按量用药的基础上,遵医嘱定期复诊。控制排异反应的关键是持续压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力,尽可能保护移植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术前通过诱导治疗降低抗体水平,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维持治疗。患者应该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去医院复诊,以便于及时发现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的异常情况,越早调整治疗方案,越更有利于保护移植器官。治疗过程中,患者务必注意防范感染,同时尽可能确保每天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排异反应缓解之后,患者仍需终生用药,维持稳定的免疫抑制状态,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概述

肝肺综合征顾名思义,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肺血管异常扩张,动脉氧合功能降低的疾病。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终末期的一种并发症,以动脉性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

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阐明,病理基础为肺内血管异常扩张。

临床表现以严重动脉性低氧血症为主,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该病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上通常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断较困难。

是继发于肝脏疾病的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引起的肝功能不全是产生肝肺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

目前临床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肝移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1]。

症状

肝肺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HPS(肝肺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肝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而特征性的表现则是与肺病有关的严重低氧血症。

HPS 所致的重度低氧血症,一般发展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肝脏疾病的发展,低氧血症的表现逐渐明显,出现胸闷、气短、紫绀、胸痛、呼吸困难及杵状指等症状。

呼吸困难多在活动后、直立位时出现或加重,晚期患者在静息时也有明显呼吸困难,活动量下降。

部分患者可合并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下肢水肿。

直立性缺氧和仰卧呼吸是本症最具特征性表现。直立性缺氧是指患者由仰卧位改为站立位时,血氧分压(PaO2)降低 10%。仰卧呼吸是指患者由仰卧位改为站立位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症状,而恢复仰卧位状态时上述症状得到改善。

肝肺综合征会并发症有哪些?

严重低氧血症造成细胞内低能量状态,使患者抵抗力降低,常反复发生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

病因

肝肺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认为 HPS 发生的三个主要机制:

肺内毛细血管血流增加,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弥散功能降低;

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异常。

主要机制是肺微血管扩张或血管新生[6]。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研究的十分清楚[2]。

哪些人容易患肝肺综合征?

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均可伴有肺血管异常和动脉低氧血症,最主要的是慢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病人,特别是隐源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慢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胆汁淤滞以及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如特发性门静脉高压、血吸虫性肝硬化等,肝外门静脉阻塞也可并发动脉低氧血症,诱发肝肺综合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般患有肝肺综合征后,既有肝病的表现,也有肺病的表现。肝脏出现问题后做检查会发现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水等肝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另外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气短等肺病的表现,如果有这些表现,建议及时去医院做肝脏、肺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肺血管造影检查等进行确诊。

就诊科室

消化科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肺综合征?

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可得出初步诊断,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明确疾病诊断及严重程度且排除其他诊断。

常见的辅助检查有:

动脉血气分析:其中,PaO2 的测定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AaDO2(肺泡和动脉氧分压之间的差值,是判断氧弥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肺换气的指标)较 PaO2 更灵敏,可作为 HPS 的主要诊断依据。

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阴性基本可除外 HPS,经食管对比心脏超声(CTEE)可以鉴别病变部位, 后者敏感性更高。

核素扫描:低氧血症的患者扫描结果阳性提示有明显的肺内血管扩张,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 HPS。

肺血管造影:可以区别弥漫分布的蜘蛛样血管扩张、海绵状动脉扩张以及不连续的动静脉交通,对肝移植术的选择及疗效预测有重要价值。

其他:包括胸部 X 线、胸部 CT 和病理改变等,均对 HPS 有辅助诊断作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何种肝脏疾病?确诊疾病时间?

上次复查肝功能及肝脏 CT 结果是什么?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自行用过药?目前使用什么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肝肺综合征?是否严重?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有什么治疗方法?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延缓肝硬化进展、降低门静脉压力等,以减少肺内右向左分流,缓解症状[3]。

治疗原发病:改善肝损伤,减轻低氧血症。降低门脉压力,从理论上可以减少肺内血管右向左分流,常用药物有 β 受体阻剂、抗组胺药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具体药物需咨询专科医生,不可自行服药)。

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快速起立:卧床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会改善肺局部的气体交换,容易加重低氧血症。

吸氧及高压氧舱:吸氧对相当一部分患者效果欠佳,适用于轻型、早期患者,可以通过吸氧最大限度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组织供氧[4]。血管扩张轻微的患者吸入纯氧(100%)效果良好,尤其是卧位时,而扩张明显者吸入纯氧往往效果不佳。

中药:丹参、川芎等活血化淤药物可适当改善肺内循环[5]。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降低门脉压力,可改善肺内分流,减少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肺血管的扩张作用。是目前治疗 HPS 的一种有效方法。

肝移植:目前治疗 HPS 的根本方法,但肝移植有术后并发症较多、费用昂贵的缺点。

肝肺综合征发展及转归

肝肺综合征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重要并发症,预后较差。但及时纠正肝功能异常,可逆转肺血流异常。

日常注意

休息:HPS 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脏的血液供应,缓解和预防 HPS 直立性呼吸困难,减轻低氧血症[4]。

保持心理健康:由于肝硬化病程长,加上 HPS 出现后,出现呼吸困难,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病人出现烦躁、丧失信心、焦虑、抑郁等表现。因此,家属应关心、体贴、安慰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4]。

吸氧: 长期持续吸氧在家庭护理中起重要作用[4]。

预防

肝肺综合征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肝脏疾病,控制其进展。另外,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哪些花卉茶有益夏季健康

2023-8-27 23:23:44

药品

润肺止嗽丸(修正)的功效与作用-润肺止嗽丸(修正)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