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冠形病毒感染,日冕形病毒感染,日冕病毒感染
概述
冠状病毒感染是指由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多见。主要在冬春季发病,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人体感染冠状病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受凉、淋雨、劳累、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 A 和 D 缺乏、免疫力低下等。
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病情较轻者可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咳嗽等,较严重者可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呼吸不畅等。
无明显症状及症状较轻者可无需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者可给予对症治疗,如降温、止咳、止痛及并发症的治疗。
本病大部分可自愈。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气管炎、肺炎及合并细菌感染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症状
患者感染病毒后可有 2~5 天潜伏期。患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极少数严重者可有并发症的发生。病程 2~18 天,平均 7 天。
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上呼吸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是本病最常见的表现。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呼吸不畅、肌肉酸痛、乏力、精神差等症状。
其他症状:少数可表现为腹泻、胸痛等,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萎靡,甚至休克、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但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等,可出现各种并发症。
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
中耳炎
副鼻窦炎
胸腔积液
腹泻
病因
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疾病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人体的免疫力低下也是本病的重要原因。因感染人体的冠状病毒型别不同,临床表现及疾病严重程度也不同。
冠状病毒感染的原因?
冠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是单正链 RNA 病毒,因病毒表面向四周的突起形似花冠或日冕而得名。现已发现的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六种型别,多数仅引起症状较轻的上呼吸道症状,最为人所知的 SARS 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多较重,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冠状病毒感染?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肿瘤、白血病、艾滋病患者,贫血、营养不良等。
受凉、淋雨、气温突变、劳累,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老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易感染。
患者家庭成员及医务人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39 度),伴或不伴畏寒、寒战,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
咳嗽、咳痰:尤其咳黄色痰者,考虑合并细菌感染。
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精神差、乏力、呼吸不畅、胸闷、胸痛、腹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昏迷,面色、皮肤苍白、心率加快等疑似休克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冠状病毒感染?
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接触史,进行体格检查,可能进一步通过血液、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主要明确血常规及其他炎性指标有无病毒感染表现,如白细胞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及其他炎性指标常升高。伴细菌感染时,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升高。
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胸片 X 线检查及胸部 CT 检查。主要明确有无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病原学检查:一般不作为临床检查。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行鼻分泌物、咽拭子细菌培养,明确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如需明确病毒类型,可检测病毒抗体,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的病毒基因,还可以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分离出病毒后再行 RT-PCR 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近有没有淋雨、受凉、劳累?
有无发热?发热几天?最高温度多少?
有没有流涕、喷嚏、咳嗽?有没有头痛、精神差、胸痛、腹泻等症状?
在家或外院治疗了吗?用的什么药物?效果怎么样?
以前有过什么病史?有没有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怎么治疗?能治愈吗?会有并发症的发生吗?
需要做什么检查?
会传染家人吗?需要怎么预防?
以后还会再患这种病吗?
孕妇得这病会影响胎儿吗?
治疗
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抗冠状病毒感染药物,因此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本病多可自愈,症状较轻者可无需治疗。但对于症状较严重者,主要对症治疗,对合并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
解热镇痛药:主要在发热 38.5℃ 及以上者使用,常用药物如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需注意,儿童忌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引起瑞氏综合征)。
止咳化痰药:咳嗽、无痰或少痰者,常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止咳;痰不易咳出者,常用氨溴索、溴已新祛痰治疗;严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此类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少,部分可有头晕、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局部用药: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可应用伪喷剂等药物,减充局部充血水肿。
抗生素药物: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由医生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病毒药物:一般不推荐使用,对于合并其他病毒可酌情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流感病毒可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奥司他韦能够阻止已感染的细胞释放病毒及入侵周围细胞,是目前治疗甲、乙型流感首选药物。利巴韦林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常用于普通感冒的治疗,但对治疗流感效果不如奥司他韦。
中药:清热解毒及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治疗对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均有良好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降温:对于体温 37.3~38.5℃者,可行温水擦浴、冰敷等降温。
疾病的发展跟转归
冠状病毒感染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即可自愈。但对于有并发症者,需积极对症治疗,必要时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可痊愈。对极少数病情危重或治疗不及时者,可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降温药物常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当出现黑便、皮疹、剧烈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发热 3 天及以上者,应到医院检查有无合并其他感染。
饮食:多饮热水;多吃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青菜、水果;清淡且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蛋类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如烧烤、火锅等。
适量运动,坚持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每周 3 次,每次约 30 分钟,但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其他: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在其他疾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补充营养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必要时服用药物。
避免淋雨,注意保暖,受凉后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如多饮白开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老人、儿童应尽量避免去人口众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患者家人应注意隔离,尤其儿童,尽量避免共用餐具。
医护人员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