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呼吸道感染,艾滋病毒相关呼吸道感染
概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呼吸道感染是指由 HIV 感染引起的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或缺乏,从而导致呼吸道的机会性感染。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以肺部感染更为多见。
估计目前全球 HIV 感染者约 3300 万,每年因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人约 200 万[1]。
主要有以下原因:
患者血液中的 CD4+T 细胞(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可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从而发挥保护机体的作用)逐渐减少;
患者肺泡中的巨噬细胞(一种在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功能受损[2]。
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
该病药物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的 CD4+T 细胞的水平和病毒含量,治疗方案有所不同[3],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和 HIV 蛋白酶抑制剂为常用药物。
危及生命,同时合并肺卡波西肉瘤及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者 1 年内死亡率为 50%,3 年内死亡率为 80%,5 年内死亡率几乎为 100%。进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者平均存活期为 12~18 个月。
平常注意性生活安全,避免接触高危人群。
症状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很难与一般的呼吸性疾病区分。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咳嗽。
呼吸困难。
发热。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各种严重的细菌、真菌和(或)病毒性感染。
病因
目前 HIV 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病因还不是特别明确,患者中以肺部感染发病率最高。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 HIV 相关的呼吸道感染?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此病:
胎儿时期母亲为 HIV 患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此病:
同性恋者;
异性恋、有多个性伴侣者;
静脉嗜毒史;
曾经输入血制品或曾经输入未经 HIV 检测的血液;
曾经罹患过其他性传播性疾病;
曾在 HIV 高流行国家或地区居留。
就医
在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中,以肺部感染患者病情较为棘手,患者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心率大于 100 次/分)、皮肤呈青紫色改变等症状。所以,当您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时,您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反复发热。
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以上的困扰,切勿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处理,请您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
医生一般首先会排除常见的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随后根据患者是否是高危人群来鉴别诊断,最后可以通过抽血化验 HIV 进行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HIV 检测:确诊该病的必查项目。主要是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 HIV 病毒的含量。
血常规:该项检查可推测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类型,例如肺部细菌性感染或真菌(如曲霉菌)感染等。主要通过抽血化验来完成。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此项检查有助于诊断是否合并患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需空腹采静脉血。
动脉血气分析:此项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动脉血气指标方面的异常,辅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必须入院治疗或是否能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该检查需要从手腕处、大腿根部或足背处抽取患者的动脉血样本。
胸部 X 线检查:此项检查可以为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提供诊断线索。该检查需要患者取站立位,在平静吸气后屏气接受 X 线扫描。
胸部 CT 检查:此检查对于鉴别诊断肺部的多处发病情况有一定帮助。该检查需要患者仰卧位接受 X 线的扫描。
镓 67 肺扫描:此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 HIV 患者是否患有 PCP。该检查需要患者接受镓 67 注射。
肺功能测试: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可辅助诊断及定量评价肺部疾病,对合并 PCP 的患者十分敏感,结果呈阳性。该检查需要患者夹上鼻夹,口含咬嘴后平静呼吸,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CO),屏气 10 秒钟后,正常呼气。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记得用过哪些药吗?有效吗?
有没有输过血?
性伴侣固定吗?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是异性恋吗?
有没有和 HIV 患者接触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会传染吗?传染途径有哪些?
治疗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其治疗方案与一般呼吸道感染患者基本相同,目前最常用治疗药物是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 HIV 蛋白酶抑制剂(PI)。
药物治疗
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司他夫定。此药能够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 HIV 感染。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外周神经病变、胰腺炎、贫血等。
HIV 蛋白酶抑制剂(PI):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包括茚地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阿扎那韦、达芦那韦等。此药能够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 HIV 感染。与本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多数是轻微的,且不需要停药。
疾病发展和转归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主要取决于 HIV 感染是否进展为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如果患者已经进展为 AIDS,则平均存活期为 12~18 个月。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如果合并 KS 及 PCP 者病死率最高,1 年病死率为 50%,三年病死率为 80%,病程 5 年几乎全部死亡。
日常注意
治疗期间,有任何不适,需及时就医;遵医嘱定期复查;保持乐观的态度。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服药期间:由于服药期间容易发生副反应,患者如出现发热、头晕、恶心等不适,需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对于某一些患者(CD4 + 细胞个数小于 200 个/微升时,而且其 HIV 病毒含量低于可检测水平),医生一般不会建议其进行抗 HIV 治疗,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
饮食: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需少食多餐,多喝开水或口服补液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麦片、香蕉等。
运动:适度锻炼身体,可选择健走、慢跑等运动形式。
其他:保持规律作息,常与朋友、家人聊天沟通。
预防
HIV 相关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主要从预防 HIV 感染着手,进行性生活时要注意健康安全;接触血液制品时,要确认其经过严格的检测。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如在孕前已知为 HIV 感染者,需严格避孕;如在孕期发现 HIV 感染,可遵医嘱进行抗 HIV 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母婴传播。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及同时存在多个性伴侣,在进行性生活时需注意卫生,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避免与人共用采血针头;
避免输入未经 HIV 检测的或不知来源的血液制品;
如曾经罹患过其他性传播性疾病,需定期体检;
避免前往 HIV 高流行国家或地区居留。
感谢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岑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