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是什么?呼吸道疾病怎么办?呼吸道疾病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性联无 γ-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人体 B 淋巴细胞发育异常而诱发的一种免疫缺陷病,可导致抗体缺乏和反复发作的细菌感染。每十万人中约有 0.5~1 人发病,约有 50% 的患儿有家族人群发病的情况,发病人群均为男性患儿。遗传家族中存在缺陷的基因,是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反复性的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如出现由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支气管炎、鼻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烧、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等。首先应采用一般疗法,即远离病原体和加强日常养护;或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灭病原菌,以控制感染病情;或采取输入正常人血浆、人血清γ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进行治疗。若该病不能及时治疗,可因严重的全身感染危及生命。应加强日常饮食营养和护理,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同时要注意远离病原体,减少患儿细菌感染机会。

别称

呼吸系统疾病

概述

呼吸系统虽然位于体内,但作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其整体与外界相通。所有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化学物质或病原体都可能进入呼吸系统,引发损伤和感染。因此,呼吸道疾病(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个疾病大类。

任何地区、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呼吸道疾病。尤其在经济落后、环境拥挤、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发病率通常会更高。如果患者未能得到早期、有效的诊治,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会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可能是由于呼吸道和肺组织,受到香烟烟雾或其他污染物中有害气体或颗粒的长期刺激,形成持续的慢性炎症反应,逐渐破坏肺部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持续气流受限,呼吸困难。

哮喘:是儿童阶段最常见的慢性病,全球大约有 3 亿哮喘患者,且患病率仍在不断上升。哮喘发病可能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的呼吸道会形成慢性炎症,并对外界刺激呈现高反应性,病情发作时往往呼吸困难。

呼吸道感染:整个呼吸道,上至鼻腔、咽喉,下至肺部支气管,都可能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这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主,肺部感染以细菌为主。

肺结核:90%以上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而且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以及耐药菌株的不断涌现,肺结核的防治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肺癌:肺癌可能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吸烟和二手烟的毒害。目前我国是全球肺癌大国,可能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改善肺癌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早筛查、早诊治,假如病情进展晚期,则通常预后不佳,生存时间有限。

其他:其他临床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还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病等。

症状

多数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都有相似之处,但各自又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呼吸困难:呼吸道疾病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呼吸短促或伴有喘息,特别是在运动之后,例如走路或爬楼梯。事实上,呼吸时发出的喘息声就是呼吸道变窄、气流通过受到限制的象征。

咳嗽:几乎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会导致间歇性或持续性的咳嗽,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为常年咳嗽,秋冬季加重;咳嗽变异性哮喘则是多发于夜间的发作性干咳。

咳痰:咳嗽有时会带出痰液,而痰液的多少、颜色及气味,都可能有助于医生初步评估大致病情或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咽喉肿痛:由于感染、咳嗽等原因,可能造成咽喉部位肿胀、疼痛,并出现声音沙哑。

胸痛:胸痛往往会引起患者的恐慌​​,然而它并不一定代表心脏病发作,也可能是呼吸道疾病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种表现。

咯血:这是一种重症呼吸道疾病(例如肺结核、肺癌)的常见表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全身症状:虚弱乏力、体重下降、容易出冷汗、精神涣散。

在肺部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后,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杵状指:手指或脚趾最末端的指节明显增宽、增厚,指甲呈拱形隆起;

发绀(皮肤、嘴唇青紫);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病因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总体而言可以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由相应的病原体侵入呼吸道所致。多数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往往是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与环境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由相应的病原体侵入、定居在呼吸道某个部位,并逐渐增殖、扩散,破坏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中大约 70%~80% 是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另有 20%~30% 的病原体是细菌。

感染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患者在医院外发生感染,罹患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患者在入院≥48 小时后受到感染形成肺炎。此类患者的病情往往比社区获得性肺炎更为严重。

肺结核

90% 以上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

它仍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目前方案对于多药耐药菌株和极端耐药菌株的疗效较差。

非感染性疾病

多数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往往是致病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癌、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

家族遗传,患者发病时可呈家族聚集性。

患者个体的基因自发突变,与其他家庭成员无关。

环境因素

吸烟(包括雪茄和烟斗):这是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刺激呼吸道,严重损害其中的细胞和组织,引发各种疾病和感染。

致敏原:例如花粉、尘螨、宠物身上的毛屑。

药物:用药不当或药物的毒副作用。

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化工原料、有机溶剂、矿石粉尘、大气污染颗粒。

就医

就诊科室

呼吸科

常见检查项目

病史采集:呼吸道疾病可能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询问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宠物接触史、家居环境情况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胸部听诊,腹部叩诊。

血常规检查:检查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血生化检查:测定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评估肝、肾功能。

痰培养或血培养:尽可能查明病原菌的类型,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抗菌治疗,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最大程度减少耐药风险。

肺功能检测:测定各项肺活量相关指标,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可以综合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

胸腔积液和胸膜活检:通过检查其中的生化和细胞成分,有助于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

影像学检查:

X 光胸片和 CT 扫描:观察呼吸道病变部位、具体病情,以及呼吸道是否阻塞。

胸部高分辨率 CT 扫描:可以强化细节,评估肺部的受损程度,指导后续诊治决策。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取样活检:医生会使用一根纤细、柔软的导管(支气管镜),从患者的口腔或鼻腔进入肺部,取出非常小量的组织样本用于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医生会通过支气管镜将少许生理盐水注入肺部,然后立即吸出。液体中会含有患者肺部的组织碎片,这就可以交给实验室进行检查。

肺组织活检:医生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开展经皮肺活检;或是采用视频辅助的胸腔镜进行肺活检,获取足量组织样本进行最终确诊。

治疗

呼吸道疾病患者务必及早诊治,采取必要的临床干预措施。医生会根据呼吸道疾病的类型及其病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哮喘的患者人群主要是儿童。

患者均应戒烟或远离二手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根据诱因选择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稳定控制病情,避免急性发作或继续恶化。

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 β 受体激动剂适合长期用药,例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福莫特罗+布地奈德;

其他还有: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例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例如异丙托溴铵)、茶碱类药物等。

呼吸道感染、肺结核

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患者需要接受规范的抗感染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病毒引发,不要随意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病毒药物副作用严重,通常并不作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患者的临床常规方案。患者只要多喝水、多休息,服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即可。

假如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或真菌感染证据,医生会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开展治疗。

肺结核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有所不同,需要接受长期的抗感染治疗和疾病监测。患者无论居住地如何变化,务必要按时、按量用药,争取实现治愈。

肺癌

肺癌的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还可以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和长期结局取决于肺癌的类型,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

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案,应以确保生活质量为先,过于激进的疗法不适用于高龄或身体虚弱的患者。

日常注意

呼吸道疾病患者应该立刻戒烟,适度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

立刻戒烟,远离二手烟:香烟的烟雾中存在大量有害成分,尤其会对脆弱的呼吸道病变组织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刺激病情加速恶化。

多喝水或服用含片:保持口腔和咽喉湿润,含片可以暂时缓解咽喉的不适感。

适度户外运动:锻炼方式可采用散步、慢跑等方式,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强耐力和肺活量,提高呼吸效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推荐使用含有杀菌剂成分的洗手液;日常注意还可以选用含有杀菌剂成分的漱口水或鼻腔洗液,减少病原体滞留、入侵的风险。

净化室内空气: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配置室内空气净化器,并按照使用说明定期更换内芯。

外出时做好防护:外出时,尤其去医院复诊时最好戴口罩,不要接触其他传染病患者。

预防

呼吸道疾病的病情复杂,还可能存在致病基因,所以难以实现完全预防。但通过完善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拒绝吸烟、接种疫苗,还是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拒绝吸烟、拒绝二手烟:香烟的烟雾是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

完善职业防护:从事有毒有害气体、粉尘作业的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充分做好防护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劳累:气候突降、淋雨、过度劳累等会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

接种疫苗:如果有条件,应该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积极治疗,杀灭病原:对于呼吸道传染病,例如肺结核,切断传染源才是最好的预防。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消咳宁片的功效与作用-消咳宁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益母草膏的功效与作用-益母草膏说明书

2023-8-3 4:34:42